王金花
摘 要: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深度复习、发展关键能力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之一,有利于提高复习效率。所以,在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过程中,引领学生进行深度复习,在注重对知识的理解上,把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重新整合、生成和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循序渐进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尤为重要。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深度复习
一、依据课标,把握联系,重新整合,建构知识
课标是中考道德与法治深度复习的总指挥,是统帅。“深度复习”是一种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教学理念。在中考道德与法治课堂深度复习中,要深入研读《课标》和《考试说明》,抓住教材的主线,将“课标要求”和“考点分析”相结合,按照其逻辑性和难易程度进行排列,整体把握复习内容之间的联系,重构教学内容,围绕学科素养培养的主要概念和关键能力精选整合学科资源进行知识专题化复习设计,建构新的知识结构。通过对学习内容的有机整合,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引导学生有意学习,强化整体观念,夯实基础知识,逐步形成学科知识体系,为进一步实施深度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精选“时”材,巧设情景,启发探究,归纳分享
“深度复习”不仅是一种教学模式,一种教学理念,而且是一种学习模式。深度复习的主体是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复习动机和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学生就乐于深度思考和交流,再者深度复习是有目的、基于问题解决的复习。所以,教师要精选与时俱进的时事材料或生活素材,深度挖掘素材与教学内容的联系,使复习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和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依托情境的创设,引出相关问题,使其富有针对性和典型性,激发学生深度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启发学生思考与探究问题,发散思维,归纳分享,强化对知识的认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结合题型,强化训练,巧妙点拨,融汇贯通
2019年道德与法治的中考题型,非选择题部分新增题型“判断说理题”,在复习过程中,结合中考典型题型和新增题型,进行专题训练,引导学生在做中思考,教会学生思考的思路与方法,鼓励学生不仅要勤思考,还要勤动笔,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和掌握各题型的正确解题思路和方法。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学会举一反三,融汇贯通,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案例】中考新增题型“判断说理题”的解题思路及专题训练
1. 解题思路:
(1)判断正误。判断试题中给出的“价值取向或行为标准”是正确的(打√),还是错误的(打×)
(2)说明理由:①观点类:观点正确,先点明主题,再说明理由;观点错误,先纠正错误,再说明理由。②行为类:先说行为性质,再说理由。
(3)总结做法:运用学科术语,阐述我们应有的态度和做法,简单阐述即可。
2. 例题解析:(厦门市质检27(1))在运动会上,小丁与班长意见不合,拒绝代表班级参加接力比赛。(×)理由:
(1)小丁缺乏集体主义意识。
(2)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不因个人之间的矛盾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情。
(3)小丁应该积极主动代表班级参加接力比赛。
3. 专题训练:
(1)网络是自由的,网络言论不受法律约束。
(2)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小华在讲话,同桌小凯提醒他注意听课。老师却误以为小凯违反课堂纪律,对小凯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小凯觉得很委屈,下课后找老师说明情况。
(3)小江要和同学出去郊游,父母一直叮嘱要注意安全,别单独行动,别丢东西等等,小江觉得父母很烦。
(4)小芳说:“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往往是相冲突的,因此,维护集体利益必须放弃个人利益。”(泉州质检27(1))
(5)小夏所在的社區组织开展向贫困山区孩子献爱心活动,社区的居民纷纷捐款捐物。小夏决定将自己的压岁钱和宝贵的图书捐给贫困山区的孩子。
(6)我国高铁技术水平居世界前列,说明我国已经是科技强国。
通过专题训练,明确解题思路,提高学生复习的针对性和效率,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四、错题整合,针对突破,总结反思,胸有成竹
在中考复习过程中,会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训练或模拟训练,要引导学生总结反思做错的题目,要及时纠错,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对于高频出现的知识点,且经常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要进行归纳总结,在对比记忆下,深化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在考试中,做到胸有成竹,应用自如。
总之,我们要把打造深度复习的中考道德与法治课堂作为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转变复习理念,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精加工,建构有意义、高效的复习课堂,循序渐进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吴永军. 关于深度学习的再认识[J]. 课程·教材·教法,2019,39(2):51-58.
[2]崔永兴. 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深度学习[J]. 课程·教材·教法,2019,39(2):6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