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瞬间之变,促进别样精彩

2020-05-19 15:05童华英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促进课堂教学

童华英

摘要:面对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只有树立动态生成的正确态度,把握有利时机,运用有效策略,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真正享受课堂生成的精彩。

关键词:课堂教学  促进  有效生成

新课程非常关注和提倡动态生成,而在这种动态生成的课堂上,有许多不可控制的生成性因素。那么,教师应怎样做才能有效促进课堂生成,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呢?

一、欣赏学生,为课堂的生成打好基础

记得实习的时候我上的一篇课文是《盘古开天地》,其中有一句描写盘古开天地的话: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师:你们谁能说说“抡起”是什么意思?

生1:拿起的意思。

生2:很用力的拿起。

最后,有一位学生站起来,他说:“我想用动作来解释‘抡起的意思。”接着,他便做出了一个用力挥舞的动作。经他这么一做动作,别的学生对词语的意思很快就理解了。我为他这种别出心裁的回答感到震惊,高兴,于是我夸奖了他,并让其他同学向他学习。结果发现,接下来的课堂学习气氛越来越活跃,学生都处在积极思考的状态。

因此,教师要欣赏学生的“独到见解”“异想天开”或者“别出心裁”,让学生敢想、敢说、敢疑、敢批,为课堂的生成奠定基础。

二、把握生成的有利时机

(1)质疑问难中生成。质疑即是学生主动求知、主动学习的生动体现,也是培养学生创新品质的重要途径。他们提出的问题就是新的教学资源,而且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他们提出的问题也会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如果教师能及时抓住,集中力量攻破疑点,那么教学就会在“生疑——质疑——解疑”中创造精彩。

(2)在多元解读中求生成。对于文学语言各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由于读者时代,经历,个性的差异,对文本的解读必然呈多元的态势。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多元解讀,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

记得见习的时候,有一位教师在上《四季》一课时,让学生思考:冬天里雪人会怎样想呢?

生1:雪人觉得自己很神气。

生2:雪人觉得很自豪,因为自己很漂亮。

生3:雪人很高兴,因为他能跟很多小朋友玩。

生4:雪人拿着扫帚很神气。

后来,有一位学生说:“雪人很害怕,因为冬天过了,他就要融化了。”这位学生的见解很独特,说明此时学生已经入情入境,和雪人融为一体了,教师并没有必要去追求一个唯一的答案。

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多元解读,让学生在文本原有的基础上产生新的观点,产生多种生成答案,尽管这些答案有高下之分,但这些都融入了他们自己的思考,并在这种解读中获得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

三、运用动态生成的有效策略

(1)教学流程以在生成中适当变动。我在一本教学杂志上看到过一堂别具一格的作文课:老师刚想开始上课,突然巨大的雷声打破了安静的氛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不由自主地把头朝向窗外,安静的课堂开始骚动起来。显然如果这时整顿纪律,效果肯定不佳,停下来让学生做作业也不是好办法。于是老师顺水推舟,停下来和学生一起冲出教室,欣赏起窗外的景色。天空响起雷声,许多学生吓得叫起来。老师又让学生观察这些同学的神态、动作。操场、树枝、房屋都成了同学观察的对象。暴雨过后,老师又叫学生讲讲这场雨,学生讲得头头是道,于是老师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雷雨的作文。第二天作业交上来,效果出奇的好。

在这堂课中,教师打破了原先的安排,在课堂生成中及时改变了教学计划,却收到了更好的效果,使生成更精彩,更有效。

(2)教学环节可以在生成中随机“增删”。我在实习期间教学《一副名扬中外的画》一文,当一位学生读到“这副画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现在还完整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馆里”时,把“保存”读成了“保留”。当时我叫其他同学指出了这个错误,同时,我想到,何不让他们区别一下“保存”与“保留”呢?于是我抓住这一细节,增设了教学环节。

师:“保存”与“保留”这两个词语哪个更好?

生:“保存”。

师:两个词语的意思有区别吗?(讨论)

生:“保存”指事物不受损失,保持原样,不发生变化留下来,而“保留”不一定就保持原样。

师:那《清明上河图》是不是按原样留下来了呢?

生:是。

师:所以,用哪个词语好?

生:保存。

这个环节是我在课前没有预料到的,但我觉得这个环节的增补更有利与教学目标的深化,并且指导老师在课后也肯定了这种做法。因为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兴趣、情绪、观点,乃至错误的回答都是完善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性资源,教学环节的推进必须纳入这些变化的学习情境。

四、教师要做好一名引导者,防止学生在生成中迷失

面对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常常会被课堂上一些错误信息资源和毫无意义的生成性问题分散精力,扰乱视线,继而引发教学行为上的偏差和迷失。这样,既没有很好地促进有效生成,也没有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要做好课堂的引导者,防止学生在生成中迷失。

(1)克服过分强调“独特体验”忽视价值取向。语文新课标特别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但小学生的生活阅历不如教师丰富生活体验不如教师深刻,如果对学生非理性的解读不能及时纠正,或视之为创新,便会使课堂生成偏离了正常的价值取向。

例如,在《狐狸和乌鸦》一课中,学生对文本主人公的评价是——狐狸很聪明!你看,它为了得到肉,很会动脑子!对于这些所谓的“独特体验”教师如果不加以纠正,任其蔓延,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怎么会不迷失方向?”因此,让学生有“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同时,要求语文教师有灵心慧眼,帮助学生在独特体验和价值取向之间找到支点。

(2)克服过分追求“教学形式多样”导致课堂教学虚化。现在课堂很流行的用语是: “你喜欢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你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你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结果,不和谐的现象接踵而至:不少学生读最简单的一段,乱读,随意交流。在课堂小组讨论中,教室里讨论声响成一片,课堂气氛非常热烈。但展示讨论成果的往往是几个优等生。这种讨论形式也不利于课堂生成。

(3)做一个耐心、宽容的引领者。在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特别是要有足够的耐心,善待和宽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不足,因为错误往往是新的课堂生成的契机。

五、调整好教师自身的心态,促成精彩生成

面对动态生成的不可控制的课堂问题。教师普遍有一种担心:如果自己被课堂上即时生成的问题“问住”了,怎么办?因而,教师更愿意将课堂生成控制在自己设定的范围之内,缺乏应有的耐心和宽容大度。但其实理想的课堂生成正需要“问住了”,教师被学生“问住了”,往往是新的课堂生成的生长点。

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生成的即时资源,在被学生问住的情况下,耐心引导学生再细读课文,积极思考,使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刻,情感得以升华。

总之,只要我们把握时机,相信学生,相信自己,合理运用策略, 我们的语文课堂定会出现有效生成,成为五彩缤纷的精彩世界。

猜你喜欢
促进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筑巢引凤共建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赢
浅论QC小组活动对勘察设计企业质量管理的促进作用
“体验式旅游”促进吉林省旅游资源优势的作用研究
活化经营管理机制 促进国有林场发展
微信营销对小微企业的促进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