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小学教育。语文课本不断更新,所学知识不断变多,内容逐步加深,相当一部分学生感到吃力,觉得不感兴趣,从而直接影响学生能力素质和语文知识水平的形成和发展。生活是语文教学的土壤,从生活入手就能降低难度,离开了生活的语文可能就离开了真实,失去了活力与本真,我们语文教师应学会把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语文教学必须和生活联系起来,“生活的边界就是教育的边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生活就是学生们充满活力与精彩纷呈的大课堂,很多知识都能从生活中去发现,去理解。在历史久远的古代社会,原始先民刚开始并没有用文字交流,为了生存需要去寻找猎物,可能会用身体语言去告诉同伴自己的想法,进而产生了没有文字的交流。随着历史的演变,人类也在慢慢进化,从而慢慢出现了语言,语言又慢慢走向了成熟。由此可见,语言从生活中产生,语言与生活是不可分割的。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最主要就是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运用语言。
孩子的现实生活多姿多彩,可以说是他们充满活力的课堂。很多经验都是从生活中汲取而来的,离开生活的教学,学生学习起来是吃力的,是索然无味的。若没有听过雨声,怎能产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想象;若没有在寒风中看过枝头绽放的梅花,何来发出“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赞叹;若没有看见过婀娜的柳枝,何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美感。因此学习走进生活,才能获得切身的感受与深刻的感悟。
生活中处处是语文,生活中时时有语文。语文学科的教学要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很多知识点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语文课本也在发生改变,知识点增加了。学生学习语文是离不开生活经验的,语文的学习贴近生活,这样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增加学习的兴趣。接下来我从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这三方面谈一谈如何运用现实生活资源,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
(一)联系学校生活,学习语文
1.构建生活化的语文课堂
对于现在的小学生而言,有些文本的内容与当前的生活实际间隔久远,小学生的知识水平还是有限的,难以联系当时的生活,对文本的内容深入了解。在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多种手段,对材料进行补充与解读。例如古诗的教学,由于作者生活的年代久远,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是有距离的,学生难以解读并体会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因此学习困难难免会打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如《游园不值》一文的教学,我们可以创设情境,利用这盎然春意,在生活中寻找春天,使學生积极参与情感体验,激发起他们的兴趣,从而主动去探索。在教《赠汪伦》等古诗时,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联系平时与家人朋友分别场景,让同学揣摩李、汪二人在分别之际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学生便很快进入当时的场景中,慢慢走进诗歌的意境。让诗意生活化,结合生活经验,诗歌的情意也就容易领悟了。生活就是语文教学的土壤。
执教《“小伞兵”和“小刺猬”》这篇课文时,我从生活入手,引导学生想一想“自己看到过的蒲公英和苍耳,它们又是怎么来传播种子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了蒲公英和苍耳的传播方式。然后回归到文本中,找一找课文又是怎么写的,用了哪些动词,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最后再说一说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大家一起交流。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拓宽了知识面,可谓生活处处皆语文。
2.利用课外活动学语文
语文教学依靠课堂那短短的40分钟是不够的,如果课堂上有什么难以理解的、无法想象的,那么我们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来弥补。《母亲的恩情》《沉香救母》《木兰从军》这几篇课文都贯穿“孝”,所以我就利用空余时间开展了一次“感恩父母”的实践活动,布置学生给爸爸或妈妈洗一次脚的作业。第二天交流从哪些事情中感受到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说说你帮爸爸妈妈做过哪些事,自己该怎么报答父母。话音刚落孩子们就展开讨论,将自己的感受和回报一一分享,这样实践下来,比老师口头讲述“孝”的含义更为深刻。
(二)联系社会生活,学习语文
教育应该使学生接触社会生活。广告语标新立异:某摩托车宣传“‘骑乐无穷”,某服装店门口挂着“‘衣帽取人”字样,某洗衣店标语“‘衣衣不舍”,某房产公司广告“万‘室俱备”……这些时髦的广告词,是不规范用汉字的现象。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改正平时在社会生活中看到的错误现象,有利于学生形成规范使用汉字的意识,同时还能把正确的讲给别人听,弄清这些汉字的规范运用。社会生活的确也是孩子学习的土壤。
再例如执教《菜园里》这篇课文时,我发现很多孩子对蔬菜很陌生,只能说得出常见的几种,他们也不了解这些蔬菜是如何种植的,更别提交流蔬菜的特征了。但是这篇课文就是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特点的能力,所以我让孩子去菜市场了解。仔细观察蔬菜的特点,对种植方式感兴趣的可以去询问蔬菜摊主,随时记录。孩子们通过之前的收集,在课上拿出准备好的蔬菜进行解说,把观察到的特征一一介绍给大家,这样既理解了课文,又培养了观察能力。
(三)联系家庭生活,学习语文
从孩子咿呀地学语到最后流利地说话,家庭的影响是巨大的,家庭是影响学生发展最初的因素,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来自家庭生活,家庭生活可以为家庭教育提供一定的氛围。如果爸爸妈妈爱看书,家里有良好的阅读氛围,那么孩子也会爱看书。班上有个小家伙在一年级的时候就已经认识好多字,说起话来滔滔不绝,见多识广,让我非常惊讶。他告诉我,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喜欢在食品包装袋上教他认字,从品名到配料表再到生产日期都会教孩子,甚至空余时间还和孩子扮演商家和顾客的游戏,让孩子做卖家,来介绍自己的商品,认字的同时也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平时外出时也引导孩子说说“是和谁去的,怎么去的,去了哪里”,其间会不时出现优美的句子。孩子的说话水平大大提高,离不开家长的引导。通过家庭生活这片土壤,看得见语文的种子也在慢慢发芽。我们要有一双慧眼,要善于发现生活中一些比较好的资源,合理安排与利用,让孩子可以从生活中汲取知识。
总之,生活是语文教学的土壤,生活处处见语文。在这片学习的土壤上,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活教语文,把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生活中的语文资源丰富,在这片资源丰富的土壤上播种希望,相信有一天会呈现出枝繁叶茂的生机。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北城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