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2020-05-19 15:04亢晓荣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4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

【摘要】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电影作为一种常见的艺术形式,成为文化输出与文化交流的主要渠道。近年来,国内电影市场日益成熟,引进了大量的英语电影。片名是电影的灵魂,好的片名翻译往往可以给观众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在片名翻译时,直译法、音译法较为简单,而音译法则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特殊元素,让影片译名表现出更加浓厚的“中国风”。回顾近年来引进的英语电影,其中不乏一些优美甚至是惊艳的中文译名。本文介绍了几种常见的英语电影片名翻译方法,随后就翻译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运用策略和现实映照展开简要分析。

【关键词】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传统文化;音译法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2019年度规划课题“山西经济转型背景下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课题编号:2019B493)的研究成果之一。

一、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常见方法

(一)直译法

在我国早期引进的许多英语电影中,直译法比较常见。另外,一些英语电影的片名如果比较直白,或是能够直接揭示电影的主旨大意,通常也会采用直译法。例如,指环王三部曲的第三部英文片名为“The Return of the King”,中文译名为“王者归来”,这暗含了影片中主人公阿拉贡从“游侠”向“国王”的身份转变;有迈克尔?贝执导的影片《Pearl Harbor》,中文译名也直接引用了地理名称,直译为《珍珠港》。直译法有其优势,例如可以最大程度上还原英语电影片名,但是其弊端也十分明显,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英语与汉语在表达方式、构词形式等方面的不同,很多直译过来的片名往往晦涩难懂。例如印度电影《Three idiots》被直译为《三个傻瓜》,很难激发观众的观影兴趣。

(二)意译法

意译法是翻译者在充分了解英语电影内容、内涵的基础上,加上个人的理解或是本土文化元素,将其翻译为符合本国、本民族语言环境或文化背景的片名。中国传统文化和汉语文化博大精深,为英语电影片名的意译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例如由勒罗伊指导的爱情电影《Waterloo Bridge》,如果直译过来是“滑铁卢的桥”,但是经过意译后,中文名为《魂断蓝桥》,使影片传达出一种凄美的意境,比原片名更胜一筹。类似的还有根据长篇小说《飘》改编的电影《Gone with the Wind》,意译后的中文影片名为《乱世佳人》,不仅概括了电影的内容,而且升华了影片的情感。意译法的优点十分明显,它能够让翻译过来的电影片名更符合本土观众的文化习惯。但是意译法对翻译者的语言功底有严格要求,也可能会因为脱离了影片的原意,不符合影片内容,而导致观众摸不着头脑。

(三)音译法

音译法与直译法有一定的共性,在翻译过程中要求保留英语片名的典型特征,做到词汇对应、结构对应等。例如电影史上的首部3D影片《Avatar》,采用音译法翻译过来的中文名就是《阿凡达》。Avatar是印度教中的一位神,它能够通过附着在人体内,让被附着的人拥有无穷无尽的力量。而将Avatar直接作为这部电影的片名,正好契合了电影中人类需要借助于体型巨大的纳美族人躯壳进行活动的故事背景。相比于香港地区的中文译名《天神下凡》,采用音译法的《阿凡达》更容易被中国观众接受。同样采用音译法的还有卡洛?卡雷执导的《Romeo and Juliet》,采用音译法后将其翻译为《罗密欧与朱丽叶》,词汇与结构都与影片的原名一一对应。

(四)增译法

又称为“创译法”,即英语电影的原名,找不到与之对应的、恰当的中文词汇,就需要翻译者发挥创新思维,增添一些元素,让中文译名既贴合电影内容,又方便观众理解。其中最典型的是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出品的首部3D电影《Up》。单词“up”在英语中有多种词性,例如可以作为副词,翻译为“向上;上涨”,作为介词翻译为“在……之上”,作为形容词翻译为“向上的”等,另外还有动词、名词等属性,这就给中文翻译增加了很大的难度。而我国台湾地区翻译为《天外奇迹》、香港地区翻译为《冲天救兵》,虽然与电影内容有一定关联,但是缺少美感。采用增译法将其翻译为《飞屋环游记》,除了更加符合影片主旨大意外,也赋予了更多的美感和艺术气息。

二、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中中国传统文化的运用

(一)选择古诗词中的经典词句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如果能够恰当地选择诗句作为片名的中文翻译,也可以提升其意境和美感。例如有华纳兄弟影业出品的歌舞片《My Fair Lady》,直译后的中文意思是“我的美丽妻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描写美丽女子的诗篇。例如《诗经》中“窈窕淑女”就可以很好地表达出片名的意蕴。同样的还有伦理片《Lolita》,该片讲述一个中年男教授带着对伦理的蔑视迷恋其再婚妻子的小女儿、放荡调皮而早熟的Lolita的故事。其译名《一树梨花压海棠》就出自宋诗人苏轼的一首调侃诗“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犁花”和“海棠”暗指白发与红颜,即老夫少妻,以“压”字连接两者,意境全出,点明了影片老少恋的主题,是影片内涵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

(二)使用传统文化特有的意象

意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无论是古诗词还是山水画,运用“写意”的手法往往能够带给人们无穷无尽的遐想。在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中,运用写意手法也可以让中文译名具有浓厚的传统意象。例如上文提及的《Waterloo Bridge》,只看表面意思“滑铁卢桥”,很容易让中国观众误认为这是一部与拿破仑有关的电影,而翻译为《魂断蓝桥》则结合了民间“裴航蓝桥遇仙女”的传说,以及民间用“魂斷蓝桥”比喻夫妻殉情的坚贞爱情。这一翻译不仅让影片名赋予了凄美色彩,也紧扣电影的内容。同样运用意向进行片名翻译的还有影片《The Bridge of Madison County》,片名的字面含义是“麦迪逊县的桥”,而中文翻译为《廊桥遗梦》,廊桥对应了英文片名中的“Bridge”,同时“遗”字有遗憾、惋惜的意思,让片名带有一种惆怅的意味。

(三)采用中文特色的四字成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成语是璀璨的明珠,其中又以四字成语最为常见。这些成语或是包含了一些历史典故或是对仗工整,也常常被用作英语电影的片名翻译。如美国大片《The Rock》片名只含一单词,反映了西方人的崇尚简洁的美学文化;但“岩石”一词并不适应中国文化的审美心理,译成《石破天惊》效果就大不一样:“石”保留了原名信息,“破”“惊”二词言简意赅地传达了原片的思想内容,渲染了“惊险”的气氛,充满一种蓄势待发的张力。使用成语作为电影译名,一来这些成语是中国观众非常熟悉的,很多成语只需要通过字面意思就能够理解其含义,这样就对英语电影的主要内容有一个大体的了解;二来很多成语有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或是有一定的文化寓意,对于升华影片的主旨也有帮助作用。

三、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中传统文化的现实关照

(一)注重集体意识

在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中,还必须注意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英语电影中常见的“美国大片”为例,这些影片通常具有很强的美式个人英雄主义精神,从微观层面上来说,影片中的主人公以一己之力拯救全国、全世界,这与中国强调的集体主义不符。因此,在进行片名翻译时,还要注意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的集体意识。例如有斯皮尔伯格执导的影片《Saving Private Ryan》,中文译名为《拯救大兵瑞恩》,爱默里奇执导的影片《The Patriot》,中文译名为《爱国者》。这些中文译名比较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博爱、爱国等思想。

(二)注重中庸观念

“中庸”是儒家的主要思想之一,也是几千年来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处世之道。“中庸之道”在于讲求平衡、不走极端,在进行英语电影片名翻译时也要注意赋予中庸气息。比如在英语电影《Pursuit of Happiness》中,中文片名《当幸福来敲门》就很好地诠释了故事情节,也为中国观众所接受。虽然影片的主人公通过自己的积极进取和不懈努力最终得到了幸福,具有典型西方式的生命轨迹,但是在中文译名中淡化了其中的艰辛,添加的却是具有浓重的中庸气氛的中国味道。

四、结语

文化无国界,在世界各国文化彼此交融和交流碰撞的过程中,电影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主要载体,成为宣扬民族、国家文化价值理念的重要形式。近年来,国内引进的国外影片数量不断增加,其中英语电影占据了较大比例。片名是电影的“点睛之笔”,翻译好片名可以让影片增色,起到吸引观众的效果。在翻譯时,要注意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让电影片名具有更加浓厚的“中国风”,从而让观众更具体地理解电影内容,带给观众不一样的观影体验。

参考文献:

[1]韩凌.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中国传统文化关照[J].电影文学,2013(20).

[2]卢志君,覃江华.电影片名翻译研究在中国(1984-2015)[J].外国语文研究,2017(4).

[3]李柽杨.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中汉语传统文化的凸现[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A02).

[4]王昕.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中国传统文化分析[J].校园英语,2016(17).

作者简介:亢晓荣(1968-),男,汉族,山西原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从事课程与教学论、英语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
运用传统文化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提升党员干部道德修养
论弘扬行为德学的重要性与实现途径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旅游开发对纳孔村布依族传统文化的影响研究
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