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银器制作的历史与创新

2020-05-19 15:04詹东升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4期
关键词:银器制作历史

【摘要】拥有两千年发展历史的银器拥有着核心制作技艺体系和丰富优良的产业形态,并且制作技艺通过与现代化产业有机结合等创新方式调节、完善自身,正因如此银器的传统制作技艺在这片文化土壤才得以生根发芽。本文通过深层次、全面地对银器的生存环境和发展历史进行调研,从银器手工艺的制作传承方式和对未来的创新发展方向入手,全面了解银器的制作发展历史和发展传承规律,为银器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创新方案。现代科技发展和古老文化相互交流碰撞,在研究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纹样丰富、工艺精巧的金银器除在出现贵族宫廷之中,也用于诸如外交、军事战争等活动中,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理念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银器;制作;创新;文化;历史

【中图分类号】K876.43 【文献标识码】A

一、银器的歷史来源

纯银的物理属性是一种带着银白色光泽的金属,硬度较低,有着非常好的延伸性,银器的产生正是由于银这种良好的物理性质,利用银器的贵重属性打造的日用器物,同时因银器和金器的加工技艺极为相似,便统称这类技艺称为“金银细工”制作技艺。

目前,经研究发现的银器制品和银饰品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以前的战国时期,出土的一些代表性银制品有河南辉县出土的战国包金镶玉琉璃银带钩、山东曲阜出土的鲁国猿型银饰等。银器和其他工艺品不同之处就在于其与金器一样,除了可以作为手工艺品同时也包含着特殊的货币作用,因此,也一直是达官贵人巨贾富商趋之若鹜的日常奢侈品,也是地位的象征。

由于历史悠久、使用率高,所以,在每个历史时期银器都可以找到其独特的艺术及工艺表现形式。在战国时期,青铜工艺占据金属工艺制作主流,战国时期所出土银器大多带有青铜工艺的痕迹,措金银器开始出现,到秦汉时期器型发生转变,整体器型简洁,以素面为多且金银细工相比战国时期逐渐成熟。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佛教的传入,和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使银器的风格和代表的价值趋于多元化,直至银器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唐朝,唐代政治开放国力强盛,社会包容性强,在生活安定及经济富足的背景下,银器的种类和作用增加,且广泛出现于人们日用器皿、装饰品及宗教用品中,其制作工艺水平有显著的提高,随着浇注、焊接、锤击、抛光、錾刻和镂空等制作工艺出现,加之当时的开放政策,许多制作工艺传出中国,传向世界,尤其是对邻国的影响颇深,比如日本及朝鲜半岛,直至今日日本还完整地保存着银器制作的传统手工技艺,这也印证了唐代的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可见一斑。之后,宋代、辽、元时期的银器,虽然在造型上讲究,在工艺上多新颖雅致,以素面居多。到了明清时期,皇权集中审美更偏向于富丽堂皇,讲究华丽的外观,此时的龙凤纹样占据了银器造型艺术的重要地位。

二、晚清、民国时期,银器成为外销银器

在晚清和民国时期,银器又进入了另一个时代,但是在中国银器的发展史上这些被外销的银器一直不为人们所认识,因为这些器物数量有限,且有众多的珍贵收藏品,这些外销的银器散落于西方国家的各个家族,一度不被人所知,甚至在被历史尘封下被误认为是西方银器,这些银器的帷幕直至1975 年中美贸易博物馆创始人发表的《中国外销银器》一书的出版才揭开帷幕,原来这些独具特色的器物来自古老的中国。

随着我国海外的艺术品回流,这部分被外销出去的银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内的许多文博机构开始研究并收藏这些外销银器,同时也受到众多收藏家的青睐。结合历史文献和研究发现这些外销银器的时代集中于清代和民国时期,在当时通过贸易和被帝国主义的掠夺方式运输到西方国家,当时银器的大量外销也与清政府的海外贸易政策密切相关。这个时段的银器之所以被误认为是国外银器的原因是在当时受“一口通商”政策的限制,外销地点主要聚集在广州,并且银器的风格以西方风格为主,在形态和装饰图案上是按照西方人的审美情趣设计制作。但在1840年之后,中国的国门被西方列强打开,随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我国的外销银器的产地也不断扩大,上海、天津、汉口、等地也开始外销银器,经过这一时期,西方商人来华进行贸易往来的人数大幅增加,随着对中国文化理解和认知的加深,中国文化的传统艺术形式在西方逐渐被接受并流行。在这一时期之后的外销银器更多地赋予了他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所产出的银器也呈现出一种中西合璧的文化面貌,随着西方市场的打开,相继也激发了中国工匠们极大的创造力,一件又一件的艺术佳作产生,中国的银器工艺也因此出现了新的时代。

三、银器手工业的创新发展

(一)以互联网作为创新媒介

当下是网络时代,传统手工行业也要逐步学习利用互联网平台、运用信息通信技术,将传统行业同网络结合起来。互联网已经从原来的信息网络技术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生产形式和经济形态。例如在新媒体和自媒体的推动下,故宫博物院开通官方微博账号“故宫淘宝”,结合网络的新媒介形式,将一些珍藏品通过生动形象的界面向外界进行传播和互动,通过这种方式赢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提高了人们对故宫博物院的认知程度,也实现了传统手工艺的现代化及其生产性保护和传承。抓住时代契机才能够使传统手工艺实现质的发展与飞跃;同时新的技术也带来新的挑战,在技术学习和思维模式方面需要去认真应对,要做好转型与升级就必须认清当前的机遇与挑战。

(二)研究手工银器的文化价值

传统手工艺银器创作离不开与文化艺术的交流与碰撞,作为历史古国,追求现代科技发展并不需要以牺牲古老文化作为代价,文化更是众多国家能够相互区分并展开多元化相互学习融合的根本。反之,现代科技技术能够推进古文化的发展,使传统手工银器在科技的传承中创新,其中文化价值在创新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要提取地方文化特色融入到银器创作中,通过创作者对民间文化的理解对制银技艺的参悟,不断的创作、创新是传统银器地域特色发展必不可少的过程。与此同时还要通过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加强人们对传统手工制银工艺的认知,才能更好地发扬其文化价值。

(三)传统手工银器制作技艺传承人才匮乏

推动社会经济进步、实现行业驱动和传统行业转型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而传承人才匮乏一直是传统手工艺行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这并非少数优秀艺术家可以改变的现状,要解决传承人才匮乏的问题,可以通过网络传播银器历史文化内涵、传播银器教学方案,打破地域限制。解决传承人才匮乏这一瓶颈问题,除了线下需要举行重要的活动宣传外,线上教学更是必不可少。互联网学校并不是新鲜事物,网上公共论坛可以和感兴趣的年轻人进行在线交流、解答他们的疑惑。网络视频教学可以引导人们观看并引发兴趣,从而提高手工银器的知名程度。网络是一个大流量平台,且超过8亿的网民中年轻人占很大一部分比例,这种通过网络和新媒体形式的传播不仅普及了银器的知识,也培养了大众对于手工银器的兴趣,同时也是吸引对传统手工艺喜欢热爱的年轻人的有效途径,更多的学习者、投资者参与到这件事情中来才是解决传承人才匮乏的关键,海纳百川才能桃李满园。文化传承并非只靠几位优秀艺术家的努力所能实现的,只有众人的参与与付出,才能使传统手工艺行业发展转型和产业升级自然水到渠成。

四、结语

银器经济效益低下,受大众重视程度与之前老一辈相比大幅降低,再加上制作工序繁杂、传承人才匮乏、公众认知度差使得手工银器的发展举步维艰。作为拥有两千多年历史并一度达到辉煌的银器在新时代的冲击下需要做出创新和改革,陈旧的工艺手法使生产困难,零散的个体经营不符合当今市场需求,此时需要的是银器行业能做到破釜沉舟的勇气,投入经济拓宽学员招收渠道,普及互联网知识,与新媒体运营相结合,与有关部门合作做到线上线下同时进行,制定行业规则减少内部竞争,只有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社会的需求,才能使手工银器的制作技艺发展找到新的转型道路。时代带来新科技的变革,因此,银器的制作方法也产生多种新型的工艺从而促进了银器文化产业的进步。例如,材料综合创新乌铜、皮艺等材料也纷纷进入到工匠的视野,3D打印可以完成更多传统手工银器无法达到的效果,制作的创新就要从根本上进行创新,从家庭或者小型企业的生产制作转变成为有较大的生产规模和产业化的发展,打造品牌价值,提高品牌知名度与商业价值从而更好的体现其文化意义,还可实施产业联盟,减少内部竞争增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主动形成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从而使传统手工银器在未来发展道路中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徐顺.云南鹤庆新华村银器工艺调研[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9):135.

[2]郭乐乐.福安畲乡银器的发展和特点——以“珍华堂”为例[J].福建艺术,2018(6):41-43.

[3]武改朝.马兰峪银器市场发展探析[J].艺术科技,2017,30(8):156,238.

[4]樊巧玲.白银时代中国外销银器特展精品賞析[J].收藏,2017(1):118-127.

作者简介:詹东升(1971-),男,汉族,河北省遵化市人,遵化市马兰峪东颖工艺厂厂长,皇家金银细工技艺传承优秀人物,中国金牌银质茶具设计制作人。詹东升从小酷爱传统艺术,曾师从于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王世喜,系统学习皇家金银细工技艺。同时,注重传统技艺与实用理念的有机结合,先后赴清华大学、日本东京艺术大学进行学习深造,创作出许多集收藏、实用为一体的经典之作。2019年,其设计制作的“银器—花团锦簇”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评为“金奖”。詹东升有较强的经营管理经验,不断带领全厂职工,秉承“择一事、终一生”的企业发展理念,传承皇家技艺,争创行业标兵。2017年4月,被遵化市命名为“行业领军人物”。

猜你喜欢
银器制作历史
俄罗斯银器有多少种装饰手法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设计与制作实践
应用瀑布模型的MOOC制作方法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银器一试,鸡蛋猕猴桃有毒?
历史上的4月
白银之美 曲水流觞
刘玉平:东西方银器的鉴赏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