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代河湟地区各民族处于共同的时空场域,各类宗教节日和文艺娱乐活动都有各民族共同参与,形成了共同创造和享用的文化机制,体现了河湟各民族共有的价值观和生活追求,部分消解了民族界限和宗教隔阂,起到文化交流、融洽民族关系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清代;河湟地区;民族节庆;文化共享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清代河湟地区族际关系与多元文化格局研究”(项目编号:14XJC770004)。
河湟地区是我国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区,至清代,主要居住着汉族、回族、藏族、蒙古族、土族、东乡族和撒拉族,各民族之间存在多种形式的交往,不同文化模式、价值观念的相互交流与影响也不断加深,逐渐形成了一些交融共通的社会心理和文化传统。
一、共享的文艺节庆
艺术是文化中直观表现力较强的一类,因其常与现实利益纠葛保持距离,能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国家、民族、政治、宗教和语言文字的隔阂与局限,消解偏见与冲突,更易于被他者接受。游戏、娱乐、节会将人们从循规蹈矩和平庸重复的日常生活中解脱出来,放松和自由的氛围、大规模参与的人群都有助于促成新的社会结合。马林诺夫斯基认为:“艺术似乎是文化通衢中最闭塞,而同时又是最具有国际性和种族共同性的一种”,河湟地区各民族创造和享用了一些共同的艺术文化形式,河湟花儿即为典型。
河湟“花儿”是该地区回、藏、汉、东乡、保安、土、撒拉等民族共同创造、共同参与、共同享用和喜爱的文艺形式,其特点是信手拈来、张口就唱。“花儿”曲调主要来自羌、藏、回等民族音乐,但使用河湟地区各族共同使用的汉语方言,同时受到蒙古族、藏族等民族转用汉语的影响,唱词蕴含丰富,田园农耕、祈雨禳灾、男欢女爱、地方风俗、民族关系无所不包,或豪放坦荡或情真意切,或幽默诙谐或智慧通达,在没有接受过学校教育的普通民众中,每年的“花儿”盛会是河湟各族群众深入交流、定情交友的重要聚会,渗透着河湟各族群共同的文学艺术营养。在这个盛会上,民族、宗教及语言的差异和界限被暂时搁置,不同族群在共同的时空中共享艺术美感,抒发河湟各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生活诉求,也是他们表达情感的重要途径和展现才华的绝佳机会。
临潭县新城的端午节迎神赛也是典型一例。临潭县地处今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是河湟地区重要的民间活动,也是该地区规模最大、牵动人口最多的一个庙会,大概始于15世纪中叶,奉祀的洮州(临潭旧称)18位“龙神”,都是明朝开国征西的大将,如徐达、常遇春、胡大海等人。每年农历五月二十五日到二十七日,全县10个乡(镇)和周围7县的汉、藏、回、土民众举行迎神、祭海、煨桑、诵经、赛马和唱神戏、唱花儿的活动,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
通过丰富的民间文艺活动,“友谊与爱情的联络,远亲或族人的相会,对外的竞争,和对内的团结——这些社会的品质,都可以由公开的游艺中发展出来。……在原始社会里,当举行大规模的游艺和公开表演的时候,就会关系常因而得到重新调整的机会。氏族体系或因而转为重要,家族和地方团体的分野或反趋消灭,而且非地域性的情操亦可得着发展的机会”,各族群众在共享文艺的过程中加深了情感,也融洽了民族关系。
二、互相尊重宗教信仰
各类宗教在具体的教义、崇拜对象和祭祀仪式等方面不同,甚至会有巨大差异,但在满足人们的生活诉求、缓解人的精神压力和安慰人的世俗痛苦等方面具有相似的功能,因此,所有宗教都有交流的可能。清代河湟地区信众中宗教交叉和信仰重叠的情况时有发生。
河湟地区的蒙古族、藏族、土族、汉族除平时在家敬佛、祀佛外,还经常到寺院烧香拜佛、捐钱布施,每逢藏传佛教节日、法会等,不同民族的信徒从四面八方汇聚一起,共同参与宗教活动。汉族本来有信仰佛教的基础,又为藏族的虔诚所感染,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藏传佛教的影响。如河湟贵德有番俗,在墙角立一竿,上挂番文长帛,称为“嘛呢搭阙”,本地汉人也模仿此风俗。《贵德竹枝词》曰:“屋角高标百尺竿,飘摇搭阙绕云端。问称借彼东皇力,披拂空中保治安。”汉族以儒家文化传统为信仰根基,但事實上,汉族在信仰方面一直是多元而开放的,“在其日常宗教活动中,把大量的时间和金钱都投入到了佛教仪式中”。汉、藏两族在宗教信仰和实践上表现出彼此宽容,尤其是没有受过教育的汉人则更为明显。
伊斯兰教和藏传佛教都是非常成熟的宗教,信众的虔诚度都相当高,两个民族都具有较强的民族意识,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找到共同点。1632年(顺治九年)三月,五世达赖喇嘛赴京朝觐,途经青海境内恰喀布拉克时,“西宁城的回民掌教率50余人前来敬献重礼。询问掌教敬奉什么神,掌教答说敬奉的是天,认为大约与敬奉大自在天、遍入天相类似,向日月等礼拜”。西宁东关清真大寺的大殿脊顶中心,竖立着三尊金碧辉煌的镀金鼎。据说,这三座金鼎是由甘肃夏河拉卜楞寺院的嘉木样活佛派僧众多人用牦牛驮运到西宁,赠献给西宁东关大寺落成的礼品,借以表示佛教徒与伊斯兰教徒的友好关系。该清真大寺的宣礼塔落成时,塔尔寺的很多主持和僧众持珍贵礼物前来参加落成典礼,表示衷心祝贺。
三、共享的宗教节庆
宗教节会具有宗教和民间娱乐的双重性质。贵德县四月初八的浴佛节是各族群众共同参与的盛会,是时,“乡人舁神到城,鼓乐喧天,番女盛服入城游观,相传为盛会。前人有句云:金铙法鼓并喧声,此日传言是佛生。簇簇争到香火愿(殿),红男绿女如云行。浴佛声中数乐阗,神近河嶽下晴天。善男信女争罗拜,存醴焚香意甚拳。居然博带与峨冠,边外束装亦可观,毕竟披裘炎夏日,蒙茸似畏塞风寒”;贵德县六月六日,谓朝山日沐浴会,“番汉少年多有在黄河药水泉洗身涤面者,俗呼除病却疾,并曝衣服,以防蛀电”,西宁卫有银塔寺,一名塔儿寺。寺内有一菩提树,叶形如人,当地人称为千佛树。“其叶经絣澼,则如绢如纱。其纹有如人如云者。海夷达赖将银裹树。每岁六月,不分番夷,尽集于寺礼拜,寺无隙地,霍英所谓以拜佛为名者也。”宗教节日更多成为民众借以交往、娱乐的媒介。
西宁府的藏传佛教寺院每年元宵节都要燃酥油花灯,其中数量最多,花样最奇特的属湟中塔尔寺。清末塔尔寺有主持番僧三千余众,“花样年年改变,所不变者,惟左右较大之佛像耳”。是日,番僧抟五色酥油作佛像、楼阁、花鸟、虫鱼,巧夺天工,“层累寻丈,矗若锦屏。下列铜盏酥油灯,参差星布。屏凡二十四,灯以万计。茄鼓动地,幢幢幕天。外藩蒙古及番汉顶礼,有不远数千里来者。附近游人、商贾,蜂屯蚁集”,“所费亦不知若干万元。每年均由该寺僧众遍往番地募化”,寺院的财力和号召力由此可见一斑。寺院组织大规模的宗教节日活动,吸引远近各族人民聚集,“频繁的宗教集会不仅加强了同一族群内部的紧密联系,也使分属不同族群的信徒相互认同的概率得以增强。”
功能学派认为,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手段,必须满足和适应人类的需要,文化在形式上虽然会发生种种“有限变异”,“但自其所满足人类生活需要之功能上言,则绝对相同”。基于人类共同的生存及发展需要,互补、互利、互惠成为河湟民族关系的主流,也是各民族求“和”的巨大动力。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和享用的宗教、文艺、节庆活动体现出“异中有同”的基本特征,实质上也反映了该地区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内在联系,体现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整体性特点。
参考文献:
[1]马林诺夫斯基,费孝通.文化论[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2][清]张价卿,来维礼.西宁府续志卷10《志余·诗》[M].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
[3]丹朱昂奔.历辈达赖喇嘛与班禅额尔德尼年谱[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4][民国]姚钧纂,宋挺生标注.贵德县志稿卷2《风俗》,参见《青海地方旧志五种》[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
[5][清]梁份.秦边纪略卷1《西宁卫》[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
[6]马建春.多元视阈中的河湟:族群互动、文化认同与地缘关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魏梓秋(1980-),女,江苏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