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捕捉训练精心打造“微作文”

2020-05-19 15:20马金山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微作文习作课文

马金山

“微习作”之“微”,就是“小”的意思。所谓“微习作”,就是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研究教材单元习作要求及文本特点,挖掘读写训练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开发初步尝试习作训练点及再度创作训练点的教学行为。即,利用一个小点完成片段练笔,可以是一段对话,可以是心理补白,可以是美景的描写,还可以是一封短信……如今流行的“微信”“微博”,分析原因主要就是,它的篇幅短小,形式自由,无论何时何地都能随心所欲地为自己创作。我们的教学也可以模仿这种模式,打造“微习作”。这样不但学生轻松,老师也便于指导。并且,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更利于灵感的捕捉,同时,也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习作素材。

一、课堂阅读“微练笔”——激发写作兴趣

要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首先要激起学生写作的兴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课堂上也是有很多写作“训练场”,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微作文”来进行训练。

身临其境,有感而发。不少课文是借助特殊的事物,或者难忘的事情来表达作者的情感。例如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组课文:《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三篇课文都是作者回忆儿时的事或物,感怀父母之爱的深远。在这些课文中我们可以这样设计,让学生“微习作”,身临其境,想一想,有感而发,写一写,想想作者当时是怎样的心绪,动笔写写作者字里行间所表露的情感。

联系生活,迁移运用。学生的习作可以通过“微练习”在课堂上把学到的表达方式、方法内化。例如,教学说明性文章时,无论是介绍事物的形态还是生活习性,不论是介绍新产品的使用方法,还是解释自然现象的形成原因都用到了多种多样的说明方法。而学生对于常用的几种说明方法,更是容易区分辨别。很多时候,学生掌握的知识也只是停留在对课文的理解上,让学生运用这些说明方法来写作的话,大部分学生还是会在写作中出现问题。所以,很有必要在课内让学生试着用课文里的方法来模仿、迁移运用的练一练。例如在学习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的课文《太阳》时,让学生写一写身边的事物,运用课文里对太阳的特点、作用的描写的方法,让学生在微习作中内化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以及说明文的语言特色。

意犹未尽,创作补白。许多课文都会采取“留白”的方式,给文本以想象的空间,让读者自行探知,自行体悟。而这些意味深长的“留白”也恰好是最耐人寻味的,例如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穷人》中的“桑娜沉默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这些都是作者留给读者思考的地方,为何沉默?为何不动?正是意犹未尽的表达,给学生以驰骋的想象空间,此时教师就可以及时引导学生探求这些“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留白处,进行创作补白,更好地深入课文,触动情感的流露。

二、多彩生活“微日记”——积累写作素材

通过课堂阅读,进行“微练笔”,既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又激发了他们写作的兴趣与动力。那么,到底该如何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呢?由于“微日记”的内容切点小,范围广,引导学生用眼睛,用心灵,用智慧感受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微习作记录多彩童趣生活。童年最是天真有趣,少年不知愁,童年还有很多学习趣事、玩耍乐事……把这些点点滴滴,有选择性地通过“微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就是在为写作积累素材。

微习作记录天马行空的想法。学生的想法是千奇百妙的。把这些奇思妙想通过“微记录”的形式记录下来,每个学生都有许多稀奇古怪的创意,有无数王子与公主的美丽童话,抑或天马行空,抑或古灵精怪,种种神奇的创编,都是宝贵的素材积累。

微习作记录喜怒哀乐情绪。学生会因为老师的一句表扬而窃窃自喜,也会因为做题时的马虎而垂头丧气……这些情绪相对应着学生那时候的心理活动,而情绪的变化会引起心理活动的变化,把这些内心独白通过“微吐槽”,不仅能宣泄当时的情感,更能为习作积累素材。

三、互相赏识“微评价”——增添写作自信

完成“微习作”后,教师要进行指向性点评。当然我们可以选更多更适合学生互相学习的互评方法,让学生明确自己存在的问题,增添写作自信,便于二次修改。

习作点评,提升学生自信。及时有效地跟进学生的习作评价,评价指向学生的写作技巧。可以是老师评,还可以是学生互评。撰写的评语可以是几个词语,短短几句话,不仅让学生享受到被认同的喜悦,也让学生在评价他人的过程中对习作技巧加深印象。双方通过“微评语”点亮写作的自信。

比点赞卡,燃烧学生热情。在教室布置墙上开辟一块“作文集赞”版面,把學生的微作文通过卡贴形式展示。然后,用比点赞卡的方式选出心目中最棒的作文。不仅激发了写作激情,又让点赞的同学学习了他们的微习作,一举多得。

班级推送,展示学生才华。把作文集赞墙的微习作通过班级推送的方式,推向其他班级和其他学生、老师、家长,通过一个展示的平台,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自我展示与分享的自信心。

总之,“微作文”式的片段练笔,不但解除了大篇幅的作文字数的束缚,使之更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写作技巧,还给了学生更多展示与分享的空间,给了教师们更高效的习作训练手段。

猜你喜欢
微作文习作课文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依托文本,生成微作文精彩
“微作文”:让写作教学风驰电掣
如何开展体验“微作文”的研究
微作文,让作文教学走上快车道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