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降低高危妊娠产后出血效果分析

2020-05-19 06:39:54刘静张华杨妮
贵州医药 2020年4期
关键词:情绪性产道出血量

刘静 张华 杨妮△

(1.西北妇女儿童医院产房,陕西 西安 710061;2.西安市临潼区妇幼保健院护理部,陕西 西安 710600)

高危妊娠是指妊娠孕妇发生难产及危及母婴安全几率较高的妊娠行为[1]。高危妊娠胎儿具有较高的围产期死亡率[2]。随着我国《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3]的制定和完善,高危妊娠孕妇有了规范化的监护规程,其围产期并发症率及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尽管如此,高危妊娠孕妇围产期并发症的控制仍然任重道远。而产后出血即为其常见且危险性较高的并发症,严重威胁孕妇生命安全及新生儿健康,是高危妊娠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一种并发症。本方案采用预见性护理对高危妊娠孕妇进行围产期护理,以期降低产后出血率,提高产妇妊娠结局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高危妊娠孕妇60例,按照入组顺序的不同编号,单号设为对照组,双号设为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孕妇平均(29.78±8.32)岁;初产妇22例,经产妇8例;入组时孕周(22.37±2.51)周。观察组孕妇平均(29.82±8.29)岁;初产妇21例,经产妇9例;入组时孕周(22.42±2.50)周。纳入标准:均符合《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3]中对高危妊娠的界定标准;均为单胎;认知功能正常;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随访资料收集不全者。两组孕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高危妊娠孕妇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引入预见性护理:(1)制定预见性护理方案:对入组孕妇进行全方位的体检及既往病史了解,根据孕妇高危因素及关联因素,分析其围产期易出现的并发症,结合孕妇对高危妊娠的认知情况,制定涵盖孕妇并发症预防、生理调节、心理干预、产道锻炼等符合孕妇实际情况的多种措施相结合的预见性护理方案。(2)产前护理:重点为健康宣教及产道锻炼,重点强调产妇保持平和稳定轻松情绪对顺利分娩的意义。指导孕妇采用呼吸法、打坐法、转移注意力等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使孕妇理解心理情绪状态尤其是紧张情绪在分娩期间对产道肌肉、子宫收缩等的影响及对产后出血的影响,使孕妇高度重视自身情绪的管控,积极学习情绪控制缓解方法。指导孕妇进行孕期产道锻炼,提高产道肌肉能力,为分娩做好准备。(3)产中护理:孕妇进入分娩阶段后,护士全程陪同,严密监测孕产妇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监听胎心、注意羊水情况;及时传递产程情况,鼓励孕妇配合医护人员分娩指令,增强其分娩信心。做好孕妇膀胱、肛门、子宫的观察,采取导尿降低膀胱压力,必要时根据子宫收缩力给予催产素加快产程,对于胎位异常、头盆不称、巨大儿者应及时配合产科医生行剖宫产。对于阴道分娩时间较长者应适当补充能量,确保孕妇保持足够体力,在分娩过程中过度紧张的孕妇,应尽可能与其进行沟通交流,转移注意力,缓解孕妇紧张情绪,若不可避免使用镇静剂或麻醉剂,应做好产后宫缩不力的防范措施。(4)产后护理:孕妇分娩后,应密切关注产妇宫缩情况,宫缩不良者予以按摩子宫促进其宫缩,并根据产后出血情况调整子宫按摩频次。剖宫产孕妇适当调整宫缩剂的剂量,促使产后宫缩,减轻出血;增加剖宫产孕妇产后头痛评估频次,及时予以止痛措施避免孕妇因疼痛而出现强烈应激反应,增加出血风险。需要清宫的产妇配合医生对其进行清宫避免产后大出血,根据孕妇呼吸状况,选择是否对其进行氧疗。指导孕妇多喝白开水,增加排尿频次促进子宫收缩,保持产妇情绪稳定,睡眠充足,尽快恢复体力,指导孕妇早期接触新生儿并尝试母乳喂养,促进子宫收缩,加快产后恢复,减轻出血风险。两组孕妇均观察随访至产后2周。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产后焦虑评分(HAMA),情绪性宫缩乏力率、器质性宫缩乏力率。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24 h内出血量及判定为产后出血率,产后2周内发生的晚期产后出血率。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并发症率。焦虑评分:由经过培训的医师采用HAMD焦虑量表对孕妇产后生命体征稳定后进行测评,得分越高说明产妇焦虑情绪越严重,得分>14分为焦虑情绪。情绪性宫缩乏力:临床医师能明显感受到产妇的紧张、恐惧情绪,且排除器质性宫缩乏力的原因。器质性宫缩乏力:产妇出现宫缩乏力与产后产道肌肉疲劳、全身衰竭、巨大儿、重度子痫前期、并发症导致子宫功能下降、子宫畸形、胎盘早剥或滞留或粘连或残留、软产道裂伤、羊水栓塞、死胎等因素相关。产后出血判断标准:产后24 h内出血量超过500 mL者为产后出血,产后24 h至2周内,出血量超过500 mL者为产后晚期出血。

2 结 果

2.1产后HAMA、情绪性宫缩乏力率比较 对照组产妇产后HAMA评分(15.36±2.13)分、情绪性宫缩乏力率16.67%、器质性宫缩乏力率20.00%;观察组产妇产后HAMA评分(12.57±1.83)分、情绪性宫缩乏力率6.67%、器质性宫缩乏力率23.33%。观察组产妇产后HAMA评分、情绪性宫缩乏力率均低于对照组产妇(t=4.691,χ2=6.485,P<0.05),两组患者器质性宫缩乏力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42,P>0.05)。

2.2产后出血量及出血率比较 观察组产妇产后2、24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两组产妇产后24 h至2周内晚期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及出血率比较

2.3产后康复指标比较 对照组产妇住院时间(7.36±2.04)d、产褥感染率10.00%、乳汁分泌不足率16.67%;观察组产妇住院时间(5.85±1.87)d、产褥感染率3.33%、乳汁分泌不足率6.67%。观察组产妇住院时间、产褥感染率、乳汁分泌不足率均低于对照组产妇(t=4.395,χ2=4.691、5.406,P<0.05)。

3 讨 论

目前临床对于高危妊娠孕妇产后出血的预防多以增加孕期保健检查频次及内容,及时发现并控制出血因素,降低产后出血风险为主要措施。临床数据显示,约80%的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 h内,有少部分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1~2周内,称之为晚期产后出血[4]。这两种产后出血不仅对孕妇的生命安全形成较大威胁,同时会导致产妇或餐后泌乳不足,增加产后并发症的风险,降低新生儿母乳喂养率,影响新生儿健康成长[5]。因此,重视高危妊娠孕妇产后出血的预防是提高母儿健康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高危孕妇产后出血原因复杂,较难有程序化且有效预防措施进行预防。临床总结的常见因素如产妇全身因素、产道因素、胎盘因素等造成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最为主要的原因[6]。其中产妇由于紧张恐惧增加了产道肌肉的紧张度及子宫肌肉的紧张度是导致子宫收缩乏力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7]。产妇临产时及产程中紧张,源于产妇对分娩认知不足,情绪控制能力欠缺等,是可以通过产前针对性的指导、产时及时调整及产后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改善[8]。本方案对每位高危妊娠孕妇实施个性化的预见性护理,结果显示,较之于常规高危妊娠孕妇护理的孕妇,产妇产后的焦虑情绪、情绪性宫缩乏力率、产后不同阶段出血量和产后出血率均有明显的预防作用,降低了产后出血率。同时由于产后出血率的降低,产妇产后住院时间缩短,产褥期感染率及产后母乳分泌不足率均下降,有效提升了产后的各项指标。由此可见,预见性护理可有效改善高危妊娠产妇紧张情绪,降低情绪性宫缩乏力,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及出血率,提升产妇产后康复效率及健康水平,降低并发症率,是适合高危妊娠孕妇的一种护理方式。

猜你喜欢
情绪性产道出血量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善调情绪,缓解情绪性失眠
养牛场常见的难产类别及治疗
产道保护凝胶对初产妇经阴道分娩中软产道及盆底的保护作用
酒店情绪性工作探讨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软产道裂伤致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压力大的孩子容易产生情绪性饮食
软产道损伤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