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特点分析及相关护理对策

2020-05-19 06:39:54张剑霞张文利穆海歌
贵州医药 2020年4期
关键词:普外科围术情绪

张剑霞 张文利 穆海歌

(杨凌示范区医院,(1.护理部;(2. 普外科,陕西 咸阳 712100)

普外科手术大多相对简单,手术应激反应对患者的心理影响高于对躯体的影响。因此重视普外科患者心理状态,并采取措施提高其心理情绪状态,对改善其预后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普外科老年人群占比较高,研究分析老年人群围术期心理状态特点、探讨如何提升老年患者心理情绪状态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本方案分析了我院普外科老年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特点,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进行调整,取得较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1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老年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另选择同期医院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老年人60名作为健康人群。健康老年人组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69.21±4.23)岁;体质量指数(24.17±1.32) kg/m2。普外科患者中男41例,女19例,年龄(69.27±4.22)岁;体质量指数(24.21±1.31)kg/m2。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普外科手术指征;年龄≥65岁;文化背景小学及以上;认知功能正常;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脑血管、呼吸系统、血液系统、精神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者;有影响心理情绪的心身类疾病者;随访资料收集不全者。各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所有老年人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心理状态测评,统计其HAMA、HAMD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均行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患者心理测评结果予以围术期针对性心理干预:(1)术前心理干预:根据测评结果,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了解患者对手术的恐惧、紧张情况,结合健康宣教,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及治疗方案,介绍医护团队,给患者手术成功的信心,必要时可邀请手术成功患者与其交流疾病及治疗心得,减轻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放松心态,自信面对治疗。(2)术中心理支持:责任护士将患者送至手术室门口,介绍手术护士,向手术护士交待患者情况,鼓励患者坚强面对手术。手术护士在入手术室前与患者进行轻松交流,避免涉及手术相关信息,减轻患者的紧张感,进入手术室后介绍麻醉医师、手术医生及相关护士,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专业水平的信任,减轻对手术治疗的担心。手术过程中注意患者隐私的保护,术中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3)术后心理支持:术后患者麻醉清醒后,及时传递手术成功信息,使患者放松心情,术后严密关注患者的疼痛感受、应激反应等,并进行语言安抚、肢体抚触等,缓解患者不适感受,必要时予以镇痛镇静药物。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及情绪变化,沟通病情信息,耐心倾听患者倾述,实时予以疏导,使患者处于医护人员的关爱之中。

1.3观察指标及标准 对健康老年人、普外科老年患者的HAMA、HAMD测评结果进行比较,比较不同护理方式的患者术前、术后1周的HAMA、HAMD评分。HAMA评分标准:包括躯体性焦虑和精神性焦虑两类,得分越高说明焦虑情绪越严重。HAMD评分标准:包括焦虑躯体化、体质量、认知障碍、阻滞、睡眠障碍、胃肠道症状、自知力,得分越高说明焦虑情绪越严重。

2 结 果

2.1健康老年人与普外科老年患者心理情绪比较 普外科老年患者术前HAMA及HAMD评分分别为(10.31±1.72)分、(22.28±2.31)分,均高于健康老年人(10.31±1.72)分、(22.28±2.3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17、4.537,P<0.05)。

2.2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HAMA评分比较 术后1周,两组患者HAMA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较术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HAMD除体质量外,其余维度及总分均较术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HAMA及HAMD评分比较[分,

注:与术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3 讨 论

任何手术都存在一定几率的意外事件,如麻醉意外、大出血、手术创伤、术后并发症等,这些意外作为手术告知书的重要内容之一[3],是患者需要知情的内容。患者知晓上述情况后,可能增加对手术的恐惧感受,导致患者围术期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增加患者对手术创伤的应激反应,降低术后康复效率,增加并发症率,影响患者的治疗质量的同时,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4]。这些影响在老年患者中体现得更为强烈。因此,对老年手术患者实施必要的围术期心理干预非常必要。

本文结果显示,普外科老年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较健康老年人群的更高,且平均分均达到了病理期以上的焦虑、抑郁状态。说明普外科老年患者的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亟需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加以改善。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对普外科老年患者行针对性心理干预,有效缓解了患者的负性情绪状态,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知,缓解围术期紧张状态,减轻对疾病的担忧和恐惧。术前强化对患者的健康宣教,使患者正确认知疾病,客观看到自身病情,理性面对手术治疗,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工作[5]。指导患者采取合适的措施,缓解紧张情绪,有效疏导负性情绪,术中注意加强对患者的关爱,术后辅以镇痛措施,使患者尽可能平静面的术后康复,这些措施使患者全程处于情绪可控状态[6],有效平复患者的负性情绪,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普外科围术情绪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医学新知(2019年4期)2020-01-02 11:04:08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浅谈普外科中引流管的医学临床应用
Seminar教学法在普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