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健慧 张小燕 谢萍 邓灵娜
(1.汉中市勉县医院神经外科,陕西 汉中 724207;2.咸阳市泾阳县医院耳鼻喉科,陕西 咸阳 713700)
脑出血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 是其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1]。术后护理质量对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影响较大。集束化护理是集合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来处理某种难治的临床疾患。它是由美国健康促进研究所(IHI)首先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帮助医务人员为患者提供尽可能优化的医疗护理服务和护理结局[2]。本文旨在探讨集束化护理对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凝血指标、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66例,按照入组顺序编号,单号设为对照组,双号设为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44~72岁,平均(59.25±7.22)岁;出血部位:壳核出血9例,皮层下出血6例,丘脑出血10例,小脑出血5例,其他部位出血3例。观察组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43~74岁,平均(59.31±7.27)岁;出血部位:壳核出血10例,皮层下出血5例,丘脑出血9例,小脑出血5例,其他部位出血4例。纳入标准:年龄18~7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出血诊断标准;均符合手术治疗的指征并由同一组医护人员实施围术期治疗和护理;有能力参加术后恢复护理的满意度调查;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排除发病到住院治疗时间超过48 h的患者;孕妇,哺乳期或妊娠期的患者;外伤性脑出血者、颅脑肿瘤者;合并严重其它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呼系统、肝肾功能等严重疾病者;凝血功能障碍;合并静脉血栓者。终止和撤销标准:纳入后患者病情发作严重变化不符合纳入标准者;受试者依从性差,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影响疗效判定者;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或并发症,自动退出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集束化护理:在手术开始前医护人员将开始对患者实施术前护理,医护人员对患者输氧并清洁身体,安抚患者使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减少。术后护理包括:实施常规护理;每天检查患者的手术创口,更换宽松、绵软的衣物从而避免感染;每天观察患者下肢状况(包括:肤色、温度、弹性等)及时发现深静脉血栓出现;术后针对性地为患者制定康复训练方法,早期可让患者在病床上训练,并为患者按摩下肢从而减少出现深静脉血栓的出现几率,中期需协助患者下床进行康复训练[3];饮食方面术后早期为患者提供流质食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一段时间后可更换为正常饮食,医护人员需为患者制定健康的饮食方案,食物以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禁止患者的家属为患者提供食物,并提倡患者多食用水果、蔬菜,使患者排便正常,避免患者排便用力过度[4];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由于脑出血的术后恢复周长,患者及家属通常会存在悲观、焦虑等负性情绪,医务人员需要多与患者及家属交流,减少患者及家属的负性情绪,帮助患者建立恢复的信心,引导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用坚定的信念战胜病痛。两组均护理3周。
1.3观察指标 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判定标准:按照国际静脉血栓预防研究组织制定的标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并比较;护理满意度的判断方法:在3周的护理后,医护人员向患者分发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由患者自行填写;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判断标准:调查问卷以100分为总分,≥90分为非常满意,60~90分为比较满意,<60分为不满意。各组患者的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总例数×100%;脑出血患者术后凝血指数检测:护理前、术后护理3周后,医护人员分别对每位患者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等凝血指标检查[5]。
2.1术后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9例、比较满意18例、不满意6例,满意度为81.81%;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20例、比较满意12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为96.97%。观察组的术后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247,P<0.05)。
2.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发生深静脉血栓9例、偏瘫5例、失语症4例、精神和智力障碍2例,总并发症发生率60.60%;观察组发生深静脉血栓1例、偏瘫1例、失语症2例,总并发症发生率12.12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9.547,P<0.05)。
2.3护理前后凝血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凝血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凝血指标对比情况
注:与护理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脑出血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手术解除血肿、引流脑积液,解除神经压迫是脑出血患者的重要治疗措施。术后患者在康复期间并发症多,如果患者的术后护理不当就很有可能引起并发症,从而增加患者的疼痛程度,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医疗负担。可见术后护理质量对患者康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集束化护理常用来处理某种难治的临床疾患,其将循证基础治疗与相应的护理措施有效结合,在给予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更多样的护理方法,多种护理方法同时进行比单一护理方法更能提高患者的康复效率。医护人员需在多个方面关注脑出血患者的术后护理,包括:饮食、心理状况、健康状况、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等[6]。由于脑出血极强的破坏性,近30%的脑卒中患者是由脑出血引起[7]。脑出血治疗伴随着众多的术后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脑出血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可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几率,而且可以有效降低其他术后并发症(如:偏瘫、失语症以及精神、智力障碍)的发病概率。
本文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凝血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说明集束化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的术后凝血指标无影响。观察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及总并发症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集束化护理可有效降低脑出血患者术后深静动脉血栓形成率及并发症率,可显著提高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率,提升患者的康复效率[8],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