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雪,刘玉卿,陈月英(通讯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骨科 江苏 南京 210002)
骨肉瘤是骨科的一种恶性骨肿瘤,常发生于儿童或青少年群体,具有很高的死亡率。传统护理只针对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未能结合影像学检查与应用,降低了护理工作效率及患者的满意度。随着护理观念转变与发展,CT 扫描结合骨肉瘤护理成为新趋势,本次结合我院2018 年10月—2019 年10 月收录的资料,汇报如下。
回顾性分析2018 年10 月—2019 年10 月期间我院科室收录的100 例骨肉瘤患者资料,年龄范围10 ~22 岁,平均年龄17±3.2岁。其中,男64例,平均年龄20±1.6岁,女36 例,平均年龄15±3.8 岁。初步观察,患者以疼痛、肿块、跛行、发热、体重下降等为典型症状,多数患者伴有2 种或2 种以上病症。
1.2.1 分组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包括:病情观察、常规看护;观察组采用CT 扫描结合标准化护理,通过CT 扫描掌握病况,采取标准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症状等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
1.2.2 护理评估 于3 个月后回访调查,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症状变化情况,按照显效、有效、无效等标准评分;具体标准:(1)显效:疼痛、肿块、跛行、发热、不适、体重下降、贫血等,基本消失;(2)有效:疼痛、肿块、跛行、发热、不适、体重下降、贫血等,明显消失;(3)无效:护理前后,症状无变化。
1.2.3 满意度评估 本次采用评分制(10 分),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体标准:(1)非常满意:10分;(2)满意:8 ~9 分,(3)基本满意:7 分,(4)不满意:≤6 分。
本次对照组总有效40 例(80%)、观察组总有效48例(96%),如表1。护理满意度调查中,对照组39 例满意,平均8.2±0.4 分,总满意率78%;观察组47 例满意,平均9.4±0.6 分,总满意率94%;本次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护理效果对比
现阶段平片、CT 均可显示骨肉瘤的基本征象,对患者肿瘤骨、骨质破坏、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等情况具有很好的诊断作用[1]。近年来,许多学者提出骨肉瘤应用CT扫描比X 线平片更加全面,可针对患者获取更加全面的病理资料,对护理工作提供更为准确、全面、客观的影像资料。标准化护理是结合专科病例需求,从科室、人员、设备、服务等方面建立一套护理标准,安排专科护士实施标准护理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康复环境,结合CT 扫描开展标准化护理是骨科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2]。
3.2.1 影像检查 骨肉瘤患者具有强烈的疼痛感,对生活及工作造成诸多不利影响。CT扫描可检查骨肿瘤性质、范围、有无周围软组织浸润等情况,为标准化护理常规提供指导意见,及时发现肺部和其他脏器的病变情况,引导护士合理开展工作,提高常规检查效率。
3.2.2 疼痛护理 标准化护理需讲减轻疼痛放在护理的首位,主要给予口服药物止痛[3]。同时,与患者加强交流,准确判断病人的疼痛程度及疼痛规律,教给病人对疼痛的评估方法,用药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的自控能力,缓解疼痛,病人的休息得到保证。
3.2.3 心理护理 骨肉瘤患者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因病况产生的恐惧感强烈,心理关怀是标准化护理不可缺少的部分。结合CT 扫描结果提供心理疏导,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强其参与治疗的信心,配合康复训练工作,强调良好的心理状况对疾病治疗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改善心理病况。
3.2.4 化疗护理 对化疗患者加强对穿刺部位的局部护理,观察并发症的发生和护理。标准化护理需按照化疗操作原则,常规给予止吐药物,调节病人的饮食,多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无刺激易消化的食物[4]。经常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
3.2.5 手术护理 手术通常在最后一次术前化疗后2周进行,术前指导患者规则的作息习惯,合理膳食和营养,避免过劳过累。术后做好全血分析和尿常规,如合并恶液质、全身多处转移、白细胞低于3×109/L 应禁止手术。
总之,对确诊患者除了采取化学或放射性治疗外,拟定标准化护理方案对环节病况也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CT扫描为患者提供准确的影像检查结果,对性质、范围、软组织浸润等情况进一步确诊,保证标准化护理工作流程有序开展,既改善了肿瘤症状,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