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 宁
(甘肃省白银市中心医院 甘肃 白银 730913)
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是机体对曲霉菌高度过敏所致的一种免疫介导性肺部疾病,多见于哮喘或囊性纤维病患者。临床上,ABPA 比较少见,但其有潜在的致死风险,若延误诊治可导致支气管扩张及肺纤维化,并造成肺功能显著减退[1]。由于ABPA 并非真菌直接侵犯所致,其已有的结构性肺实质病变在螺旋CT 扫描中存在多种影像学改变。因此,如何发现、鉴别此病,减少误诊或漏诊,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高分辨CT 对ABPA 诊断的临床优势。
收集2018 年05 月至2019 年05 月我院确诊的ABPA患者共19 例,均为男性;年龄45 ~70 岁,平均58 岁;平均体重(66.3±7.2)kg,平均身高(166.52±4.35)cm,平均体重指数(25.43±3.01)kg/cm2。临床表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咳血、肺功能异常、小结节定性困难等。
采用东芝Aquilion TSX-101A 型64 排128 层螺旋CT 进行检查,受检者取仰卧位,双臂上举,先扫定位片后,在确定扫描范围。(1)常规CT 检查:由肺尖至肺底进行扫描,120kV,100mA,层厚及间距为10mm,矩阵512×512,扫描时间1s,采用标准图像建法。(2)高分辨率CT 检查:全肺扫描层厚1.5mm,间隔10 ~20mm;局部扫描(病灶最大直径≤3cm)层厚2mm,间隔2mm,病灶最大直径>3cm 者扫描间隔4mm;130kV,190mA,矩阵512×512,扫描时间1s,采用高分辨率重建法。肺窗采用窗宽:700 ~1000Hu,窗位:-600 ~800Hu;纵隔软组织窗采用窗宽:250 ~400Hu,窗位:30 ~50Hu;骨窗采用窗宽:1000 ~2000Hu,窗位:400 ~600Hu。
由2 位影像科主治医师对ABPA 患者的CT 图像进行分析,主要对支气管异常、肺实质异常、胸膜异常情况进行评价,最终经协商后作出一致性诊断,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ABPA 影像学征象的检出率。
采用SPSS13.0 统计软件包分析数据,ABPA 影像学征象的检出率以(n,%)来表示,两样本率的比较采取χ2检验,P<0.05 为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
高分辨率CT 检查ABPA 影像学征象的检出率高于常规CT 检查,其中两种方法检查支气管异常、肺实质异常征象的检出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种检查方法对ABPA 影像学征象检出率的比较[n(%)]
目前,ABPA 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与IgE 介导的I 型和IgG 介导的III 型变态反应有关;同时,也有一些学者认为IV 型变态反应也与本病后期的肉芽肿形成有关[2]。临床上,典型的ABPA 多发生在患有哮喘、肺气肿等呼吸系统基础病变的患者中,其以反复发作的哮喘症状为主要表现,急性期伴有发热、咳痰症状,而慢性期的肺间质性改变可出现发绀、呼吸困难等症状。本病的病理特点为中心性支气管扩张伴有支气管炎性改变,扩张的支气管管腔内有黏液栓形成,不及时干预可导致肺间质纤维化发生[3]。现阶段,高分辨CT 是临床检查ABPA 的重要手段,其是在常规CT 的基础上利用薄层扫描及高分辨率重建技术进行病变扫查的一种影像学手段,不仅空间分辨率良好,图像显示清晰,而且能够准确判断病变的范围和性质。本研究中,高分辨率CT 检查ABPA 影像学征象的检出率高于常规CT 检查,特别是在支气管异常、肺实质异常征象的检出率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高分辨CT 检查可作为ABPA 诊断的首选方法。ABPA 的CT 表现以中心性支气管扩张为主,扩张支气管管腔内可见软组织密度粘液栓;扩张支气管可呈柱状、囊状或串珠状,多见于双肺上叶。本组19 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中心性支气管扩张,其与普通支气管扩张多见于肺下叶的外周支气管有较大差异[4],而这也可看作是明确诊断ABPA的可靠征象。另外,本组部分病例可见肺实质内浸润性改变、树芽样改变或胸膜局部增厚。ABPA 的肺内实变可见肺内亚段性分布的斑片影,部分肺实变能够自行吸收,或予以激素治疗后可以吸收消散,故临床诊断不具有特异性;ABPA 存在细小支气管小叶中心性的肺干酪性肉芽肿性炎可致肺内出现小叶中心分布的结节形成的树芽样改变,肺结核等其他病变多出现此类征象,故也不是ABPA 的特异性征象;胸膜局部增厚可能与炎性反应有关,同样也不具有特异性[5]。
总之,高分辨率CT 检查对ABPA 的临床诊断十分重要,对于有哮喘病史且CT 表现为肺中心性支气管扩张伴有黏液栓者,应考虑为ABPA 的可能,并结合临床症状、血清学检查作出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