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微微
(玉溪市人民医院 云南 玉溪 653100)
乳腺肿块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临床肿瘤疾病,女性患者居多,且近年来其发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对女性而言,乳房是其第二性特征,一旦乳房患病,甚至被确诊为乳腺癌时,不仅会对其生理和心理产生严重影响,对患者的生命也具有极大威胁,因此,尽早诊断并给予治疗至关重要[1]。乳腺肿块是乳腺癌的常见体征,但纤维瘤、囊肿等良性病变也会引起肿块出现,微钙化是乳腺癌的一种影像结果,肿块微钙化是诊断乳腺癌的重要依据[2]。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乳腺肿块微钙化的超声检查与超声特点,详细内容整理如下。
本次研究中的观察主体均随机抽选2019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时间段在本院接受诊治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人数为48 例,将其作为参照组,并选择同时期在我院进行诊治的乳腺恶性肿瘤患者,人数为48 例,将其作为研究组,两组患者均为女性,其中,参照组患者年龄最小为32 岁,最大为75 岁,平均年龄值为(50.23±2.61)岁;研究组患者年龄最小为31 岁,最大为76 岁,平均年龄值为(50.12±2.54)岁。两组患者的临床信息经过比对,没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对比。
两组患者所进行对的检查项目均为超声检查,将超声诊断仪器的探头参数调整为7.5MHz,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仰卧位,使其双臂呈举起状态,进而完全的暴露患者乳房与腋窝位置,在对患者施以超声检查前需要对患者的乳房予以初步检查,将乳房作为检查的中心,进行四周扩散进而检查身体其他位置是否出现肿块,在探头的扫描中观察患者乳腺肿块的具体位置、钙化状态以及肿块性质,当发现肿块存在钙化时,需要再次明确钙化灶具体性质,利用多切面检查方式对其形态、数目以及分布等情况进行确认。
比较两组患者肿块钙化的检出情况,其中乳腺微钙化的判定标准为肿块大小≤1mm,呈现回声强烈,点状分布的状态,没有规则性,如点状聚集、条带状聚集;粗钙化的判断依据则为肿块大小>1mm,呈现回声强烈,团状分布的状态,有声影现象;弧形钙化则是以弧形或者环状回声带状,有声影现象。
本研究中相关数据经分析与汇总以后均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数据其计量资料可用(±s)表示,数据结果则需予以t检验;计数资料可用(%)表示,数据结果则需予以卡方检验,组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的表述形式为P<0.05。
两组患者在同一种检查下,其临床检查结果中显示,参照组患者微钙化的检出率较低,与研究组患者微钙化检出率和无钙化方面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钙化情况的比较[n(%)]
乳腺癌是指乳腺上皮组织发生恶性肿瘤,主要特征为乳腺肿块、和溢液等,影像学检查是确诊该病的方法之一,乳腺肿块若出现微钙化现象,则患者患有乳腺癌的概率便会大幅提高,因此微钙化对乳腺肿块性质的鉴别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3]。研究显示,超声检查具有灵敏度、准确度高的特点,对乳腺肿块微钙化的检查较为理想,另外,超声检查乳腺肿块还可根据其内部回声、形态、微钙化、包膜等数据判断肿块情况,使结果更加精准[4]。超声检查的操作方式较为简单,且无创,分辨率高,能清晰展现微钙化状态,对患者而言既无痛苦,又能减轻其经济负担,对临床鉴别具有重要价值。本次研究中,参照组患者微钙化的检出率较低,与研究组患者微钙化检出率和无钙化方面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微钙化是乳腺良性肿块与恶性肿块的判断标准之一,恶性肿瘤患者中微钙化的检出率更高,由此可看出超声检查能够清楚呈现患者乳腺肿块的微钙化情况,其分辨率与敏感度均具有较高的水平。
总而言之,超声检查能够明确患者乳腺肿块钙化的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肿块微钙化的详细数据,有利于临床的诊治,对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