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治宇(南京艺术学院 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实验教学是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邬烈炎教授在教学改革中所做出的一种自然选择,它已历经多年真切和学理化的实践,同时指向了具有多元形态和视觉引力的设计硕果,并且成为南艺设计全体师生持之以恒的追求和开展教学的目标与动力。
因此,在南艺设计实验教学的统筹下,笔者以微型展亭的适宜建构作为环艺二年级建筑设计实验课题的切入点,并基于经设计分析导入的线面复构、折向错叠、自然拓形和高技转译四种经典操作手法,与学生共同塑造了四组将结构、空间和表皮融为一体的艺术性足尺空间实体。在经过七周的实验课题训练后,这样的务实性教学探索不但丰富和提高了学生空间建构和体验感知的能力和素养,而且还以适宜建构的方式践行了作为“实验”的“艺术”的设计原想。
实验教学旨在使艺术设计能够突破传统教科书中的原理、方法、范畴、分类和样式等既定的范式,设计成果在彰显个体化形态和手法的同时,也试图让设计的本体和外延在形式的主流和边缘之中融汇成一体;一方面能呈示出一种功能与形式置换化的约定状态,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改编后的语法规则和术语引领下的设计情境。实验教学是以具有研究性色彩的设计基础为先导;以交叉式创新的课程设计为核心;以一体化整合的毕业设计为表现的实验性教学革命,是对当代艺术设计教学本源的回归,是对设计教育的基本学理、知识体系和教学模式的多维度探索。
教学的实验性不仅是一种态度和价值取向,同样也是一种常态化的状态和样式,更是一种深层次的思维意识和思辨模式。教学的实验性经常让人联想到对未知结果的摸索和探究,这就使得通常意义上的成功和失败,或是即便有所偏离既定目标的阶段性产物,往往具有不确定性、机遇性和随机性的特征,并且含有某种历史使命般的意义和象征性价值,因为结果必然是具有指代性的——某种朝着设计师所期望的方向行进的潜在动力。然而,正因为可能会有以上的情况出现,才使得展亭的设计研究和教学研讨具有强大的前瞻性和旺盛的生命力,也正是设计和教学成果所物化的多元性和试验性才能更加贴合教学实验性的主题和精髓。或者说是:实验性的成果符合实验性的目标,并且开创了多维的设计形态可能性。
在实验教学框架统筹下的建筑设计之展亭适宜建构,通过实验性的课题纲要来梳理基础的本元理论知识与内容,借助实验性的课题阐述来阶段性地定义和保证形态生成及进化过程的学理性与优化性。同时多维向地整合设计专业新颖的设计理念,来交叉性地建构变革性的设计形式,将该专业的前沿性、新锐性、未来性的设计特质进行物质化呈现和超媒体展示。并且主张反思既定模式和程式化思维方式,突破传统近似“唯一解”的设计习惯,试图展现集机会性、模糊性和多解性的设计形式和文本语汇。因此,前所未有的形态关系、为形式而形式甚至虚拟的超级形式都有可能成为实验展亭适宜建构的本质性标志。
1.建构及相关空间理论
建构在此是指诗意的建造,诗意更多地指向富有特征和肌理的建筑材料,按照一定的法则构筑后所传递的空间情感和韵味;而建造则是指代建筑结构、建筑表皮和连接性节点等的具体生成方法和过程。并且建构也被认为是一种建立在结构显现和结构隐匿之间的动态平衡。
在有限的课题时间、紧张的实验经费、简单的操作工具、生疏的搭建技能、局促的建造场地以及定量的实验组员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下,本课题的实体建构指向了适宜性。在设计构思和电子深化阶段,从细部节点设计到表皮处理逻辑再到整体形态把控,都试图通过建构这一理论来指导设计的行进,以便尽可能地获得理想形态的完美度和诗意感。而在实际的市场调研和在场建造阶段,依然尽可能地以“适度可行”和“相对粗放”原则来处理构造节点和细部大样,来真实地回应客观因素的种种制约。从而实现不是纸上谈兵的概念设计图像,在完成一次约束下的自由的实验艺术建构的同时,也使建构成果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和指代价值。
2.相关结构知识的梳理
对基础性的结构力学知识、结构构件的受力图像解析、稳固的结构构件初始单元、空间结构的网格系统以及树形结构和堆积网格等等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梳理。在了解和掌握结构构件的受力特性和可变形态后,通过构成和艺术原则将它们进行合理重构与整合,最终将融会贯通后的知识演变为物化的关联形态,并形成真正的超能效和超形式的微展亭建筑。
3.建筑形态与结构重构
结构是任何建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经常被维护体系所掩盖而鲜为人见的一类系统。而将结构系统从传统的观念束缚中释放出来,在打散并重组后,把它作为建筑外化形态的主导,最终完成结构系统近似于建筑形态或者建筑形态与结构系统一体化融合的目标。建筑形态和结构系统如此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整体复合的理论构想在展亭这一微型建筑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现。
4.建筑材料选择与运用
材料是建筑自我表现的基础,是人的直接视觉所捕捉到的第一印象和感受。不同材料的运用和组合将传达出不同的情感、肌理和表情,并且它们在表达展亭建筑整体形态动感的同时也传递出本体各个节点的真切感和实践性。展亭主体结构的常用材料是钢材和木料,其他非结构性的维护体系材料有:玻璃、板材、纤维、竹料、麻绳和塑酯等等。
展亭实验课题一共历时7 周,1 位教师指导24位学生。每6 人群组为一个设计团队,并且每个团队最终完成1 个定格概念的展亭设计图像文本和足尺建造实体。实验课题的展开历经了如下几个递进阶段:理论授课——概念图形——草模制作——三维模型——足尺建造——成果展览。
1.理论授课(历时1 周)
展亭无论是其设计概念或是实体建造,专业的结构力学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而身处艺术院校的学生对结构知识的认识是相对比较模糊的。因此,理论授课首先应当从本源上结合图片和图解对相关的结构知识进行梳理;其次,讲述建筑形式和结构形态的重构关系。希望将学生对丰富形式关系天赋性的理解,能与其对结构知识掌握后幻化为形式源的领悟性结合起来,完成从知识到形式的思维输出过程。然后讲授空间构成和建构理论及其相关衍生,从而在全局层面上对设计能有整合性的掌握。最后解析材料的运用和表达,无论是从虚拟表现或是足尺建造角度,都为诗意的建造铺垫坚实的基础。
2.概念图形(历时0.5 周)
本实验课题对展亭概念形态的要求首先必须是源于某种自然形态,在对形态熟识和理解的基础之上再实施抽象和萃取操作,并完成相应确定性的形态发展和再造。经过相关理论知识的洗礼后,概念思维和构想如同雨后春笋般浮现于实验人员的脑海之中。借助草图绘制、剪切拼贴、形态索引、叙事文本以及动态影像等等媒介,把构思概念转译为一些可阅读、可理解和可想象的概念图形。同时要求,每组产生6 个相对成熟的、不同种类的概念图形,并且根据个体的预见性、教师的指导性和实际的操作性,对呈现的图形成果进行个性化判定、简化、提优以及整合,最后定格一个可供进行真实建造的概念形态。
3.草模制作(历时0.5 周)
将概念图形阶段最后定格的形态进行1:100 或其他适宜比例的草模制作和深化。因为概念图形有可能会基于其相对片面的二维或者假设构想的三维图形关系而影响设计者对整体设计形态的思考、讨论和判别。因此,通过手工制作相应比例的简易和示意化草模,可以帮助设计者多角度地观测设计形态,可以高效地修改、调整和确定整体的空间格局和脉络,可以更早且相对粗放地建立直观的三维迷你实体。同时还可以在草模中植入一定的环境场景和物象配置,并借助微场景摄影技术来预见和描摹后期实体建造的真实情景,从而更加真实且有效地协助设计者做出抉择。草图模型的制作材料相对广泛,诸如铁丝、木条、卡纸、塑料、玻璃、亚克力条、可塑粘土和塑料吸管等等都可为之所用,草模的表现手法不受限制,并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材料的整合性创作。
4.三维模型(历时0.5 周)
三维模型阶段是用Sketchup 或者3DMax,又或是用Rhino 软件对草模制作阶段确定的整体尺度关系、各个局部空间和细部节点构造等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电子化再描,是对粗构模型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三维模型的建构可以为设计者提供更加细腻和精准的细部节点,可以为后期实体建造准备详尽的构件尺寸信息,展现在充足光线和多元材质参与下直观的设计虚拟效果,甚至还可以打破学生在概念图形和草模制作阶段对设计思考的壁垒,提供更多设计形态的选择性、可能性和对比性。
因此,尽可能地在图形文本上做到有非常完美的诗意的设计建构,而在足尺形态上有相对客观的适宜的实体建造。同时,设计者还可以对三维模型和草图模型进行双向互动调整。在震荡调整至具有最优化形态关系的模型之后,赋予其相应性状的材质表现,最后能获得虚拟的效果表现并输出相关的电子文件。
5.足尺建造(历时3.5 周)
根据确定的三维效果图、结构形态、空间氛围和表皮肌理,选择个性化的建筑材质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市场调研,以便了解合理的建造工序和有效的构造交接,并且确定合适的建造工具和施工时间。将设计形态有序地分为主体结构、次要结构、维护体系和表皮肌理,同时将各个分级系统的足尺建造尺寸一一列出并标号,在进行用材的分次切割之后,再对各个层级系统实施组装。最后,还可根据各设计的具体情况增加一定的漆面涂层和灯光配饰,以便对整个设计形态和场景氛围进行美化和提升。
6.成果展览(历时1 周)
以实验的思维和艺术的视域来策划一场展亭适宜建构的课题展览。展示的内容包括:概念来源、图像雏形、粗模制作、三维模型、设计图解、叙事文本、市场调研、建造过程、建构细节、效果表现、真实场景、草模实体、足尺实体以及实录剪辑的动态影像等等。目的是通过递进性的片段展示,来呈现设计概念和建筑形态真实的演进过程,这既是对实验设计过程的积极回顾,也是对下一个设计实验起点的开拓性展望和定位。
在实验设计阶段,以经典实例的设计分析为媒介先总结出相应的设计手法,再将其与设计个体的概念思维进行对应性整合,最后构想出四组融结构、空间和表皮为一体化的实验展亭作品。
翅鞘纤维亭(Elytra Filament Pavilion)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某种飞行甲虫前翅外壳的纤维结构,它是由来自斯图加特大学的设计团队在整合建筑、工程和仿生学原理的研究精华后,首先在实验室里进行单元预制,而后再到现场组装而成的。该展亭首次在伦敦V&A 博物馆展出,而现在被安置于德国维特拉园区内。这个200 平方米的展亭由40 个的六边形母元和7 根支柱共同组成,并且它们都是由电脑控制的机械臂,将树脂浸泡过却未及硬化的玻璃和碳纤维,算法化地在六边形双层框架上进行编织而成的。
每个母元通过线性的编织获得了有着均向变化空隙的高密度织物,同时这样的织物也被赋予了有着韵律渐变特征的双曲网面,并且由于本体中心对称性的存在,织物的受力和变形能力具有一定的完美度。玻璃和碳纤维的组合在树脂的固化下成为了传递力流的有效载体,并使组构的线维群时而被转变为斜向支点来支撑玻璃顶面;时而被塑造成疏密的网面来反应和抵抗结构支撑的集中应力。在翅鞘纤维亭里,建筑的结构、形式和表皮有着互融互化的关系,并以高度的艺术和理性原则整合成一个景观性实体(图1)。
由此可以看出,以线元编织为基本的模数,通过疏密的关系形成复合或翘曲的织物网面,并且借助高新材料和数控机械臂,完美地建构了集结构、形式和表皮三位一体的整合展亭。因此,将这类有关设计编织的操作总结为“线面复构”的手法,并将其拓展于“花之绽放”的实验性展亭设计中。
图1 翅鞘纤维亭日景一(图片来源:丁治宇拍摄)
展亭“花之绽放”的概念源于对绽放的花朵形态的模仿和理解,但是这里的描摹并不是基于传统仿生式的那种形态拷贝,而仅是非常抽象化的线性提取和衍生。首先在构思草图的基础上,实验人员用铁丝将整体的构形进行手工拟态,然后再对铁丝轮廓进行各个角度的观测,并调整至可能建立多个非线性曲面的相互顺滑的状态。接着用织线在各个线性铁丝框架之间进行翘曲织面的缝合,并且根据视觉优效原则在不同的部位形成疏密的编织肌理和韵律。在粗构模型定格之后,就对其进行足尺的实体放样和建造。将“花之绽放”的主体框架按照“化整为零”的原则进行分段的尺寸换算,然后再到钢铁拉弯厂进行各个分段的加工,接着进行在场组装和焊接工作。在主体骨架搭建完成后,先用乳白色麻绳对其表面进行环向缠绕以获得均匀的质地。然后再用麻绳以异化三角和四角面为基形,进行整体翘曲形态的三维编织,从而最后形成多个非线性孔洞相互连通的状态。
“花之绽放”的足尺建造,既没有也不可能像翅鞘纤维亭那样运用高新材料以及数控机械臂,唯有手工和三维的感性编织,才能在各个曲线之间建立疏密有致的面域形态,进而能够延展成为镂空光影的腔状集群。或者说可能是高新材料及机械臂的缺失,间接地激发了设计者本能的构形素养和智慧,他们在将线面复构的设计手法进行适宜性建构的同时,也以在地性的方式将“花之绽放”展现为一个以边缘骨架为主体支撑、肌理编织为面域围合的复合性整体(图2、3)。
图2 花之绽放夜景一 (图片来源:南艺设计)
图3 花之绽放日景一 (图片来源:南艺设计)
图4 2001年蛇形画廊日景 (图片来源:http://www.archiposition.com/items/20180525105206)
2001 年,由丹尼尔•里伯斯金和奥雅纳(Daniel Libeskind with Arup)为伦敦肯辛顿花园建造的蛇形画廊(Serpentine Gallery),其灵感就是源于折纸概念所引发的多维向的连续动感形态。它的墙面和顶面连贯地形成一组组有着倾斜、翻转和插入姿势的片段,它们折向地相互穿插并且错叠式地首尾咬合,仿佛一条几何交叉式的巨蟒一般蜿蜒在绿色公园之中。同时,这幅景象足以让人联想到里伯斯金对其冠以“十八弯”的深层寓意。画廊内部放射性和交叉性的结构骨架肆意狂野地暴露着,似乎在宣示其外部形态的折向脉络和错位关系。而外表则被披上了银色的半镜面式金属面板,试图以影像映射的方式描绘着周围的绿色与古老的画廊(图4)。
由此不难看出,以折叠为基本的构形操作,先通过预设段落的折向、倾斜、交织和位差等个性化姿态,再连贯地将其整合为具有动律性、蜿蜒性和错叠感的全局形态。并且在表现个体分段视觉锐利性和冲击力的同时,也意图表达整合结构、形式和表皮为一体化形态的感召力和象征性。因此,将这类有关设计折叠的操作总结为“折向错叠”的手法,并将其延展到“双生双向”的实验性展亭设计中。
展亭“双向共生”的概念是对古代青铜器上折向雷纹的现代演绎。设计师先将折线环绕而成的“回字”纹样进行意象提取,并将提取后的形态做适当简化和倾斜操作,以形成宽扁状的开放式抽象 “回”形。接着对其两端施加分离和裂化的形态变量,在把形态转化为“Y”和“V”形的错列端口的同时,也让整个形体呈现中部紧接而两端则分向游离的姿态。然后再在适当部位对前后两个分体进行折叠和前后错位的软连接设计,以便让整个形体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体块厚重感和非欧空间意味。最后在斜向节律性格栅的围合下,形成双向交错叠置、中部连接共生的形态格局。在以定格的设计形态为基础的粗构模型完成后,就对其进行足尺的实体放样和建造。同样也是按照“化整为零”的原则先进行分段的尺寸换算,接着再进行逐项切割和搭建组装。
“双向共生”的足尺建造,不像2001 年的蛇形画廊,拥有绚丽的外表和连续起伏的折向轮廓,在有限的建造预算下以镀锌方通钢管为主体骨架、以三夹面板为围合面域,并且以灰色漆面进行了本色体现。
“双向共生”以本体的形式语汇表现了折向错叠的体块之间开放化的模糊连接,它虽无蛇形画廊的气势恢宏和动态序列,但也彰显出一定的视觉新锐性、吸引力和失重感,以及非线性形式下空间的多维性和感知度。同时,它也以个体分向及整体复合的方式,统合性地再现了结构、形式和表皮一体化的形态典范(图5、6)。
图5 双向共生日景(图片来源:南艺设计)
图6 双向共生夜景(图片来源:南艺设计)
图7 2015年蛇形画廊日景一 (图片来源:http://www.ikuku.cn/post/80541)
由乔瑟•赛尔戛斯(José Selgas)和露西雅•坎诺(Lucía Cano)两人领导的西班牙赛尔戛斯坎诺(Selgascano)工作室设计了2015 年的蛇形画廊,他们的设计概念是对伦敦地铁连接系统的拓形化演绎(图7)。
“我们受伦敦市民的启发,观察伦敦代表性的地铁系统,通过他们的动作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他们以最快速度走路的方式,他们怎样徘徊,怎样在四周漫步。对我们来说,最能代表伦敦的是这些管道,在这里,你可以感觉到城市的真实尺寸和她的复杂性,以及人类天然的复杂性,实际上也是伦敦最有趣的地方。”[1]基于这样的观察和考量,他们以临摹自然的方式使画廊呈现出“X”状的非线性几何体,同时又以五颜六色的不透明和半透明的氟基塑料面板以及交错的条状织带包裹在体块之外,形成了类似“蚕蛹”或是“毛毛虫”的半建筑和半装置的中介展亭。并且其外覆材质的透明性、纹理编织的虚实度以及入口各向的可达性,表达了建筑本体的谦和姿态和开放空间。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无论是从外往内观视人影,还是从内向外窥视风景,空间的开放性总能给观者一种动态的空间体验和多彩的视觉印象。
显而易见,无论是该蛇形画廊貌似彩色蚕蛹的形态,还是其交叉互通的空间,都是赛尔戛斯坎诺对自然地道形态的抽象临摹和意象拓印。它将缘起概念形态的自然物理属性,通过抽象或具象的设计描摹,幻化为形似、神似或神形参半的设计形态。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本原物象的形式关系,而且还在观念意识层面表达了设计形态的迁延性和象征性意义,同时也成为融结构、形式和表皮为一体形态的典范策略。因此,把这类有关形态意象描摹的操作总结为“自然拓形”,并将其应用于“山形物语”的实验性展亭设计中。
展亭“山形物语”的概念源于对自然山丘形态的具象描摹。山体连绵起伏的曲形轮廓和相拥成簇的团状体量无疑能给城市空间增添一些自然的诗情画意。概念设计阶段以三个高低错落、成组相拥的山丘为基础图形,通过连续的设计切片操作来描摹整个团状形体,并将其转化为间断连续性的拓形序列。为了避免应力的径向传递而可能引发的结构失稳,设计师在不同切面之间错向地进行短支连接。宽片状的山形切片和短支性的错位支撑构成了戏剧性的对比与完形化的整合。在山形内部连通式胆壁的呼应下,“山形物语”以具象化的拓形姿态展露出“山形之外”和“山形之间”的空间意象。在具体的建造阶段,设计师以九厘板为山形切片的主要材料,以短木料为错位支撑,并且在片段之间用“L”形铰链进行固化,最后再饰以白色漆面,从而塑造出集结构、形式和表皮为一体的拓形式展亭(图8、9)。
图8 山形物语夜景一 (图片来源:南艺设计)
图9 山形物语夜景二(图片来源:南艺设计)
图10 尼古拉斯·格雷姆肖(Nicholas Grimshaw)主持设计的英国伦敦滑铁卢国际火车站
由尼古拉斯•格雷姆肖(Nicholas Grimshaw)主持设计的英国伦敦滑铁卢国际火车站的建造年份虽已久远,但是其高超的设计手法所带来的影响和建筑本体所蕴含的实际意义却非常深刻。
在面对设计场址周边多重客观因素的制约及每年高达1500 万客运量的设计需求时,格雷姆肖把五个高速火车轨道并置于漫长的曲拱之下,这不但重新布置了设在月台下的传统车站中央广场,而且还把所有设计内容都限定在狭窄的场地内部。在建筑的西侧,上部精美的钢制空间桁架突出于建筑表皮之外,以支撑叠置相错的玻璃面板,其界面的透明性将泰晤士河与国会大厦转借至候车厅内,为原本烦冗的出行增添了几分城市的生机。在建筑的东侧,包着不锈钢外皮的屋面和空间化的鱼腹梁翻转到室内,并借着天窗洒落下来的阳光,使得所有结构构件都流淌出熠熠的光辉(图10)。
结构化的高级技术主义以精美的构造节点、理性的镂空钢条、宏大的空间桁架以及线性的预应力拉锁为组构元素,通过整合、迭代和归递的方式,为人们渲染出一个被评论家们经常戏称的“正吃叶子的毛毛虫”的建筑情景。单从视觉观测这个仿生性的比喻似有几分神似,但如果考虑到其他诸如建筑动力学方面的因素,那么就会觉得设计的精深要远远比这个矫揉造作的比喻来得更加真切。
高技术主义流派,基于表现机械美、工业风和技术理性的目标,以钢和玻璃为主要元素,通过精美的构造连接并以构件暴露的方式,在展现技术工艺和时代潮流的同时,也彰显出一条实现结构、形式和表皮的一体化集成形态的有效路径。但在高技主义遭遇本实验课题训练之时,设计者不得不放弃其“高、新、精”的流派气质,转而以适宜性和折中式的姿态进行一种在地性的本体转译。因此,将以地域和通俗性材料为载体进行高技主义设计的操作称为“高技转译”,并将其应用于“翼形猜想”的实验性展亭设计中。
蝙蝠飞行的动态给“翼形猜想”的展亭构思带来了很多启示。在设计之初,设计师先以折纸的方式塑造了粗略的翼状模型,然后再用以三角体母元的木条去嵌套整个翼状形态。这一方面是想规避自然拓形设计手法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想践行高技转译的设计操作以获得相应的在地性设计魅力和气质。弯曲的脊部是翼空间的主要支撑部分,其两侧向下缓缓地延展出羽翼。同时为了强化整体的稳定性,在脊部的前后又增加了局部同构式的三角支撑。“翼形猜想”整体的构形都是以三角体为母元基础,而且各个三角体之间都存有自适性的差异,并以迭代和归递的方式来渐次构成翼状空间的柔和度和唯美感。
在具体的建造阶段,设计师以木条为主要材料,通过数列化设计在脊部形成了下粗上细的配置,其间通过钢螺栓加以固定从而满足主体的稳定性。接着在其两侧及前后再以同构的方式进行造型归递,并在局部镂空的朦胧纱布的配合下,形成了整合结构、形式和表皮为一体的在地性的翼状统合体(图11、12)。
图11 翼形猜想日景一(图片来源:南艺设计)
图12 翼形猜想日景二 (图片来源:南艺设计)
实验教学框架统筹下的展亭适宜建构课题取得的灵动构思、效能结构和绚丽形态,都有赖于历经实验教学洗礼的教师以及学生们那些天马行空的思维、超凡的视野、扎实的功底和辛勤的付出。实验课题的整体成果是令人欣喜和满意的,并且有积极的象征意义。笔者希望从作为体验者的历时性和作为设计者共时性的角度,来总结本次实验课题取得成功的心得,并期望以此能够引发更多基于环艺设计层面对“实验艺术”的关注和思考。
在课题的设定层面,就微型展亭这一设计对象而言,其功能性相对模糊且有较高的融合度并易于被设计者所熟悉和掌握;而其形态感则要求鲜活且有较强的艺术性并难于被普通设计师所把控。在实验的人员层面,作为刚刚历经南艺设计基础教育和些许专业课题训练的大二学生,对较为宽泛和含混的功能性设计要求易于理解和把握,同时其思维和视野也相对开阔,并且不易于被固定的程式或俗套所束缚,同时还具有积极探索新形态的心境,并乐于按照导师的指引去开发设计。这样,以上两者之间有着互为补充的关系,这是本实验课题能够获得成功的因素之一。
在实验的教学层面,南艺设计鼓励师生从异质角度出发来探求环艺设计潜藏的有关形态和空间的多重可能;鼓励他们因势利导地来发掘设计形式和文本语汇的机会性、模糊性和多解性。在适宜的建构层面,参与实验的师生能在一些不利的客观因素约束之下,合理且适度地运用“低技”的方式来进行形态的诗意建构和在场的足尺建造,并且对建造的实体进行空间体验和感知,以便获得深层意识的空间刺激和感念。实验教学目标指引适宜建构的行进,实体的足尺建造回应高端的实验教学,两者之间同样有着相互促进的意义,这是本实验课题能够获得成功的因素之二。
在整合的结构层面,因为展亭的结构形态设计在整体构形设计中占据着相对更多的主导地位,所以基于结构形态的思维把结构系统进行设计重组,并最后将其统合成与建筑空间和表皮互为一体的完形设计。在设计的分析层面,通过运用建筑学科学而典型的设计分析方法,在把经典案例进行剖析后,提炼和萃取出具有一体化整合效应的设计手法,并将其成功地运用于展亭的构形设计和足尺建造中。以上两者之间也显性地存有着相辅相成的逻辑,这是本实验课题能够获得成功的因素之三。
南艺展亭适宜建构以新锐的视野、务实的态度和低技的建造有效地诠释了环艺基础性建筑设计课题在新时代语境下的多种可能。它既是作为“实验艺术”的一种积极的尝试和探索,也是“艺术实验”在环艺层面的一个拓展思维的基石和起点。这正是邬烈炎教授曾经的描述,“南艺设计正以国际化、多元化为发展目标,为百花提供千重绽放的田地,更是将这千重绽放整合为万种芬芳的思想车间”。或许展亭设计正是以“花”为载体,在适宜建构的“田地”中绽放出来,并且这一绽放的姿态也预示着实验艺术思维的不息变动(图13-16)。
图13 筱(图片来源:南艺设计)
图14 孔隙盘丝(图片来源:南艺设计)
图15 翼在指尖(图片来源:南艺设计)
图16 贝壳印象(图片来源:南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