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娜 刘鹏程
[摘 要]凝聚廣泛的社会共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在政治、时代、空间、实践等不同语境下的多维发展的结果,因此在深刻把握中国梦发展所需凝聚的社会共识的本质内涵基础上,结合当前历史发展条件,秉承发挥群众实践主体地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注重和谐以及重视个体在利益和情感上的特殊需求,注重现实性等原则,采取建构公共政治文化、构建合民意的微观话语体系、创建公平正义的利益关系,以及创新舆论引导方式和手段等途径来促进社会共识的广泛形成,以此增强社会发展的凝聚力、向心力,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早日实现。
[关键词]社会共识;中国梦;价值认同;文化认同
[中图分类号]A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20)01-0075-06
一、社会共识与中国梦
(一)共识和社会共识的基本内涵
共识是指“在一定的时代生活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的个人所共享的一系列信念、价值观念和规范。”[1]166简单说来是指某类群体在某一方面形成相同或相近的认识,是在分立、差异为前提和基础上形成的公共性认识,是“多样性的统一”。社会是指在特定环境下共同生活的同一物种不同个体汇集而成的有组织、有规则、有纪律的相互合作的群体。这种长久形成的生存关系导致成员之间形成彼此相依的一种存在状态,个体通过各种各样社会关系联合起来,因此为使千差万别的个体组成的群体能达到某种发展目标,需要共同生活在同一个社会体系当中的差异性个体在关于社会这个群体发展的某些方面达成一些基本的共识,这样才能共生共存。从这个角度看,所谓的社会共识是指社会成员对某些社会问题围绕一个共同的思想核心形成相同或相近的看法,是社会成员在一定时空内必须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之“梦”字很好地诠释了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更是我们整个民族的行动指南和精神引领。中国梦的实现是在政治、时代、空间、实践等不同语境下的多维发展的结果,它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和追求、共同愿景和期盼。在中国梦的宏观政治与社会背景下,全体人民必须共同努力、共同奋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大家共同朝着这个目标前进才会最终实现这个目标,因此这需要中华儿女要有共同的思想认识基础,形成共同的社会理想,形成共同发展的社会共识,形成民族复兴的行动自觉和历史实践。可见,中国梦的实现是建立在广泛的社会共识基础之上的,凝聚社会共识是中国梦的应有之义。
(二)中国梦多维语境下凝聚的社会共识的本质内涵
以中国梦为目标引领中国发展就是在中国道路上发挥中国智慧、使用中国方案、凝聚中国力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这样的发展必定凝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共识。
首先,中国梦多维语境下需凝聚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制度的政治共识。政治共识是指人们对政治社会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政治制度的一种普遍的认识与看法,是“政治共同体的社会成员对于政治基本目标和基本结构的一致观念”[2]。现代民主社会的政治共识包括基本价值共识和程序共识,基本价值共识是指“人们共同认同、认可某些基本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3]86-91,如人们对于自由、平等和民主共同的认同、认可、渴望和追求。中国梦的目标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它追求的是新时代条件下现代社会发展的自由、平等、和谐,因此人们对于中国梦的探索实质就是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所遵循的价值目标、价值原则的探索,是对相应的价值观念和规范准则的追求。程序共识是指“人们共同认同、认可的活动规范或运作程序”[3]86-91。中国梦的实现是如何进行政治运作的政治实践、政治表达的活动,是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党政体制基础之上的规范和程序的运行,因此这是让广大民众真正理解和消化政治行为从“应如何”出发,是对实现这一梦想的步骤的共识。从这个意义上说,实现中国梦凝聚的是对民族国家认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认可与执行的政治共识。
其次,中国梦多维语境下凝聚的社会共识是价值共识。所谓价值共识是指“不同价值主体之间通过相互沟通而就某种价值或某类价值及其合理性达到一致意见”[4]。这里的“某种或某类价值”多指公共价值。由此看出,价值共识属于价值观念层面,是人们对于客体可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益、效用关系达成基本或根本一致的看法。中国梦的建设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是家国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相统一的梦。这个“相统一的梦”能够满足人类共同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满足人类共同利益实现的需要,这就满足了中华民族主体需要的效益、效用关系,它对中华民族具有普世价值。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梦发展所凝聚的社会共识属于价值共识。
最后,中国梦多维语境下凝聚的社会共识还是理论共识、制度共识、信念共识、文化共识。所谓的理论共识,是指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真理性、正确性达成一致认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正确性、真理性的信念。制度共识是基于意识形态共通取向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认可和接受,即在政治目标上根本一致。信念共识是指相信中国梦,理解中国梦,怀揣中国梦必胜的信心支持中国梦,参与中国梦,就可汇聚起建设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文化共识是指自觉运用文化力量,在多元中求共识、差异中求会通,让中华文化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化一起为建设中国梦提供精神指引。总之,多维语境下中国梦发展凝聚的共识必然是多维的共识。
二、中国梦多维语境下凝聚社会共识依据的原则
当前我们社会发展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中,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伴随而来的社会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更新等问题日益突出,尤其在社会意识发展方面,出现了传统和现代、先进和落后、本土和外来、大众和精英等文化冲突和交融的多样性文化格局,这不但使得当前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社会心理都受到很多冲击,而且对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发展也构成挑战,再加上个体独立意识的兴起等原因,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社会共识的吸引力。与此同时,西方敌对势力不断对我们进行的多方位的文化渗透也在一定程度上分化了社会共识的整合力。商品市场经济的崛起引起价值观念冲突和价值困惑,容易产生价值虚无主义和信仰认同危机,也使得社会的凝聚力和整合力下降,因此凝聚社会共识的难度相对较大。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我们应根据当今时代发展的特点,立足社会发展现实,依据一定的基本原则形成社会共识,从根本上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发挥群众实践主体作用的原则
中国梦的本质是人民的梦,人民主体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因此欲最大限度凝聚发展的社会共识,积极发挥广大群众从事实现中国梦实践活动的主体作用,就需要培养民众的公民主体意识。公民主体意识包含主体意识、参与意识、责任观念。主体意识是指民众明确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具有政治权利的主体地位的公民,是社会政治生活和公共生活的主体,并且是作为一个有独立意识和独立地位加入到社会政治关系和政治程序中的政治权利主体。参与意识是指民众认识到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政治生活,这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公民的本质就在于参与。责任观念是指公民意识到自己对他人、社会和国家负有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公民具有这样的主体意识将使其真正成为社会发展的主体,然后才可形成社会发展的共识。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培养、调动、发挥民众的公民主体意识。公民主体意识培养的前提基础是要把其放在主体的位置,行使主体权利,履行主体义务,这样他才会认识到自己是社会政治生活和公共生活的主体,所以任何政策、制度、规则的制定和实施要本着以人为本、群众至上的原则,把群众放在主体位置,时时使民众认识到自己是中国梦这场伟大事业的实践主体,中国梦的实现和自己休戚与共,既是自己的权利,也是自己的义务,始终居于主体的主导、主动地位,才可发挥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只有先培养了民众的公民主体意识,让民众以实践主体的身份和姿态面对中国梦的发展问题,接下来民众才会对相应的中国梦实现的各项政策、方针等形成普遍性的认可,达到价值的认同,才能够主动吸收社会共同发展愿景,从而凝聚成自己的主观认知,才可能培养民众的中国梦共识,因此这个原则是基础和前提。
(二)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注重和谐的原则
共识的“共”不是绝对的同一,而是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在保障个性差异性认识基础上对中国梦的相关问题形成相近或大致相同的看法。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的个性发展,强化了人的独立自主性,但同时也导致个人主义膨胀,个体不愿再屈从于某个特定的群体,有更加强烈摆脱群体束缚的愿望和举动。并且,随着社会阶层结构由过去的一元简单型向多元复杂型转变,不同的社会阶层利益诉求不同,价值取向也不同,就会导致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社会共识的凝聚力下滑、弱化。面对这样的境况,我们要在保障个体充分发展基础之上来谈共识。要秉承和谐、多样性统一原则,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求同存异,在保障个体独立性和个性发展基础上,建立群己兼顾、群己平衡、群己和谐的社会关系,使群体和个体能够互依互动。在保障群体利益的前提下更加注重维护个体的权利、利益,给予个体更充分的独立发展空间,促进个体的进步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坚持求同存异、聚同化异。社会是一个相互依赖、互惠共享的共同体。“同”是基础和前提,就是共同致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我们团结奋斗的最大思想政治共识和最大公约数;“异”是客观现实和重要特征,承认人们的偏好和观念差异,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差异和矛盾,在尊重多样性中寻求一致性,在共同中尊重和保护差异,强调人们对利益的追求不是一种零和博弈,而是交往与合作。具体意见有分歧但在基本原则上要有共识,思想观念有不同但在中国梦问题上达成一致意见。
(三)重视个体在利益和情感上的特殊需求,注重现实性原则
在社会生活中,利益的满足是社会成员的思想意识与社会共识的契合点,社会共识满足社会成员的自身利益诉求越多时,人们对这样的社会共识就越容易认可和接受,反之则认可程度较低。心理学研究证实,那些针对不同个体需要,能够激发兴趣的思想意识更容易引起社会成员思想上、情感上的共鸣和认可。因此实现中国梦所需凝聚的社会共识必须面向现实的人,切实符合人们的利益诉求。“现实的人”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贯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使社会共识指导思想牢牢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用中国梦的伟大目标作为价值指引,贴近百姓的现实生活,解决人们的现实疑虑,从而提高社会整体对其社会成员的吸引力、社会成员对社会整体的向心力。同时,重视个体在利益和情感上的特殊需求,建设社会成员共同的心理和精神基础,在思想上和情感上引起人们的认可和共鸣,增强社会成员之间的亲和力,这样才会从根本上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中国梦多维语境下凝聚社会共识的路径探究
(一)建构公共政治文化,培养公民理性和公共精神,增强文化和政治的凝聚力
作为“多样性统一”的社会共识必然涉及公共性的问题。公共性是指在实践活动中“在人的利己性与利他性的整合中所形成的人类生存的共在性,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依性”[5]。社会共识形成的关键是在私人性的基础上如何保证公共性的问题。汉娜·阿伦特认为公共性“是由这样一种事实保证的,即尽管角度不同,因而看法各异,但每个人关注的总是同一客体”[6]。亦即所谓的“客体的同一性”。尽管每个个体在很多问题的认识上存在差异,但是在关于“民族复兴”这件事上,所有华夏儿女则认识相同,一致关注并共同支持,形成公共行动和公共意见。但个体的公共行动和意见形成于公共领域,如果公共组织(政府)公共性不足,社会信用低下,个体民众处于散花、分化状态时,就很难达成公共意见,影响社会共识的形成。尤其市场经济实行以来,集体主义价值被全面解构,利己主义、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社会价值多元且混乱、公共意识低下,个体与国家意识形态逐渐分离,导致社会整合和社会动员能力弱化。因此在公共领域中,个体与公共组织(政府)之间需要建立文化联系和政治联系,构建公共政治文化,以培养公民理性和公共精神,增强文化和政治的凝聚力来达成共识。
客观的政治过程必然会在社会成员的心理上有所反映,这种反映长期积累就会形成一定的政治认知、政治信念和情感,以及一定的政治态度和价值观等。而一个社会关于政治体系和政治问题的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的总体倾向则构成了政治文化。社会成员对政治的性质和功能所了解和认知的程度、对政治参与的热情、他所持的政治理想和信念、对待政治的态度以及内心遵循的政治行为准则和评价政策的价值标准等等,都直接决定社会成员對基本的政治价值和政治程序是否有较高程度共识,进而起到凝聚人心、社会整合的作用,因此要积极构建优良的公共政治文化。首先需要建立社会公正维护机制与利益组织化协调机制良性互动的政治联系,进而在此基础上构建多元、有序的社会公共伦理价值,形成一种价值共享与利益共享的公共性社会关系。其次在保障现实权益基础上,个体和政府之间建立政治和文化联系,通过思想文化的宣传与教育作用,让民众对政治的性质和功能有所认知,进而形成政治认同,在此基础上把这种政治认同外化、延伸为对国家体制的认同。中国梦的实现作为顶层设计,归属国家意识形态范畴。国家意识形态与个体的现实利益在现代公共法律秩序的框架之内建立起政治关联和文化关联,建构现代公共性社会关系,生成和确立现代公共生活方式,以此提高民众的政治认知,培养政治信念,增强政治感情,树立正确政治态度,培养理性的公民公共精神,进而形成一致的公共意见。制度上保障民众公共参与的法治化、程序化和制度化,解决公共社会的价值共享和利益共享问题,形成现代政治生活,让社会力量得到充分的发展。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创建现代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方式,使个体对公共体制有理解力和影响力。总之,通过构建公共政治文化来凝聚中国梦发展的社会共识。
(二)推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构建合民意的微观话语体系,增强社会认同和价值认同
“意识形态的建构式灌输、教化与渗透,需要借助语言的霸权来实现。”[7] 显然语言的运用与理解是价值共识的生成与澄明的基础。社会发展理论、理念、制度、政策等要真正得到整个社会的认同,则必须使这些观念东西成为贴近广大民众的生活话语。实现中国梦所建构的理论、政策、方针,主要探讨的是现代化发展模式、战略以及具体措施。这种理论建构在多大程度上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同、认可,将决定能在多大程度上形成社会共识。当大多数社会成员在价值观上、在理想信念上,在情感上形成比较一致或相同的理念、观点和体验时,形成共同的心理和精神基础,自然在认识上比较容易形成相同的看法和观点,达成共识。因此理论建构如何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同、认可,形成同理心,是中国梦能否凝聚社会共识的关键因素。
话语体系是一种文化方式,文化是话语体系核心的载体。因此中国梦话语要“说服人”,必须建立在深厚的民族文化基础之上。文化是“历史地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是人的根本的生存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构成了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标识、文化血脉和价值系统。合民意的微观话语体系的形成,必须深深扎根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中,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并利用其取得的实践成果构建有民族特点和精神特质的文化模式,进而形成相应的风俗习惯、社会风尚。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中积极优良部分,形成相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用贴近基层群众的思维习惯和语言习惯来宣传治国理政和社会发展理念,构建接地气、应时需、合民意的微话语体系,搭建良好沟通的文化纽带,让百姓感到熟悉、亲切,贴近人心,对党和政府各项政策容易理解和把握,从而讲到群众的心里,形成社会认同和价值认同。概言之,秉承群众至上、以民为本、和谐包容、注重现实性的原则,让社会发展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紧密联系民众的实际生活,进而着实增强社会发展理论对社会成员的吸引力、感染力,促进他们共同信念的形成,从而形成共识。
(三)调节利益关系,建构现实权益关系,促进公平正义,以利益关系的公正协调来凝聚共识
社会共识不是单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它的产生建立在合理的利益关系基础之上。马克思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8]贫富差距应该是由于劳动能力的强弱、劳动素质的高低和对社会贡献的大小而造成的,而不应该是由于制度不完善、体制缺陷、竞争不公平造成的,否则会引起人们的心理失衡,难以凝聚人心和力量,形成思想共识。从根本上来说,思想共识是对社会公平公正的认同。只有体现大多数利益主体合理利益关系的社会制度和规范才会得到大多数人们的普遍认可、认同,而仅维护某一利益主体的社会关系、社会制度仅会得到这一利益主体范围内的认同,因此欲形成思想共识就要依据以人为本原则建立合理广泛的利益关系,促进公平正义,以利益关系的公正协调来凝聚共识。
利益包括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和社会利益等。公平是指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正当的秩序合理而平等的分配社会各种利益,大多数的观点认为公平即是正义。实现和维护公平正义的关键环节是建立合理的利益关系,利益结构、利益 ,保障人们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公正分配。罗尔斯曾分析指出,人们在社会生活交往中必然产生利益冲突,所以需要一系列的原则来指导利益的协调、分配,“达到一种有关恰当的分配份额的契约。这些所需要的原则,就是社会正义的原则”[9]。只有利益关系协调,公平正义地进行利益分配,并且人们参与各种利益的机会、过程公平,那么人们才会认可并支持这样的社会法则、制度和规范,从而达成共识。
面对当前中国社会发展出现的经济利益格局多元化所带来的发展不平衡、利益差距扩大等矛盾,以及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政治参与愿望的增强与参与渠道匮乏的矛盾,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矛盾,陷入利益关系失衡的冲突等等,我们一方面在加大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力度的同时,高度认识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性,保证社会生活中机会和过程的公平,加快做强政府公共管理体制改革,提升公共服务理念,健全民主法制建设,有效制衡权力,建立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保障人们民主法制途径顺畅。另一方面我们要构建利益协调机制,注重调节收入分配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实现合理公平分配,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两极分化。加快加强文化强国建设,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构建高度和谐的利益共同体,通过动员社会多元力量参与到社会公正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的构建中,建设结构性的互助互惠关系,增强社会成员共享责任意识,继而通过利益共同体这一中介环节实现政治共识。
(四)合理利用当前各种新型媒介,创新互联网时代舆论引导的方式和手段,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体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媒体业正由大众化、标准化向分众化、定制化和智能化转型。”[10]传播内容转化为数字符号,传播的时间和空间大大扩展,传播的效率大大提高,这都为提高和扩大社会共识的认同范围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条件。当前,中国的舆论环境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复杂变局之中,个性化、多样化、碎片化和社交化是当前传播态势,并且社会舆论多元复杂,民众舆论表达较无序,信息海量庞杂,国际舆论格局依然是“西强我弱”。同时传统主流媒体用户减少,技术和资本缺乏,品牌影响力逐渐降低。面对当前这种形势,要不断创新舆论引导的方式和手段,积极发挥互联网对社会共识提供的沟通桥梁的作用,有效促進社会共识的宣传影响。
首先,增强传播话语的针对性,重视人的个体价值,对于一系列人类共同面临和关注的问题给予“个体本位”的关怀。如公平、公正、发展、食品安全、环境、就业、教育、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民生问题的传播和讨论向“个体本位”转移,实实在在地、接地气地用百姓语言进行宣传、解读。舆论宣传牢牢遵守“以民为本”的价值原则,重视当下的人存在的各种困境,构建“以人为本”的传播生态网络,使人们在联结中不断形成共同信念、共同期待和共享意义。在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时,使用切合群众具体现实生活并易于接受的话语形式。注重个体需求,不再将微观事件、个体事务冠以宏大主题,重视其话语形式的个体表达与细节挖掘。宣传普及社会的共同信仰和主流价值,把社会共识的内容分解细化,渗透大家的日常生活中去,和大家的生产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实现共识性思想的内化。构建舆论引导的新方式,做好舆论化解工作,特别是那些关乎民众切实利益和价值诉求的问题。通过帮助解决舆情中所展露出的社会问题来塑造核心价值,争取到更多人对党、国家和政府的认同和认可,进而增强价值认同。
其次,充分发挥互联网时代微观主体的作用,创新宣传模式,有效构建舆论引导的新格局。互联网时代,舆论传播的结构关系业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民众、个人等微观主体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从过去更多被动接受信息的受众逐渐转化为主动传播信息的主体,改变了过去单向传授关系,而变成民众直接参与社会舆论建构中的双向互动关系。另外,智能化的大数据网络逐渐形成,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形态为个人言论、行为的展露提供了便捷的条件和途径,传播主体更加微众化,普通个体的言行广泛地影响着社会舆论,并且作用强大,产生网络效应。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等全媒体的出现,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因此,积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13]4-5同时,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做好舆论监管,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建设清朗的网络空间环境。做好顶层设计,打造新型传播平台,充分利用好社会思想文化公共资源,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11]4-5。加强网络安全建设,抵制不良信息传播,引导网络宣传正能量的同时,提高微众理性宣传能力,有效构建舆论引导的新格局。
此外,还要积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积极发挥其价值引领和行动指南的作用,并把它逐渐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消解新形势下价值多元和思想意识多样多变带来的冲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将大众凝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中。同时,加强党的建设,从严治党,营造风清气正的党风政风,继续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积极贯彻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增强党的公信力和威信力。在文化建设中大力加强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教育,让亿万民众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民族梦之中,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同心聚力、奋勇前行,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中华儿女的智慧和力量,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早日实现。
[参 考 文 献]
[1] [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166.
[2] 李风华.政治共识:一种新的政治观念研究路径[J].政治学研究,2012,(1):65-72.
[3] 吕元礼.现代民主社会的政治共识[J].江苏社会科学,2005,(3).
[4] 汪信砚.普世价值·价值认同·价值共识——当前我国价值论研究中三个重要概念辨析[J].哲学研究,2009,(11):5-10.
[5] 郑颖,王浩.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及其流失[J].商场现代化,2012,(1):44.
[6] [美]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M].竺乾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7] 沈湘平.价值共识是否及如何可能[J].哲学研究2007,(2):107-111.
[8]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03.
[9]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4.
[10] 李继东.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需要重视微观话语的针对性[J].红旗文稿,2016,(12):27-29.
[11] 习近平.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思想基础[J].中国广播,2019,(2).
〔责任编辑:刘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