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鹏飞 李鑫鑫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要求“加强制度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引导全党全社会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坚定制度自信”。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更是制度自信教育的重点对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制度自信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制度自信的种子播撒进青少年心灵。”欲把制度自信种子播撒进青少年心灵,应在讲清制度自信之“理”、讲出制度自信之“彩”和结出制度自信之“果”三个方面守正笃实,久久为功。
一、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之“理”
把制度自信种子播撒进青少年心灵,必须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之“理”,凸显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坚持理论内容为魂。
1.讲清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决定》系统总结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显著优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显著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显著优势;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显著优势;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显著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显著优势;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使社会始终充满生机活力的显著优势;坚持德才兼备、选贤任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养造就更多更优秀人才的显著优势;坚持党指挥枪,确保人民军队绝对忠诚于党和人民,有力保障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显著优势;坚持“一国两制”,保持香港、澳门長期繁荣稳定,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显著优势;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作出贡献的显著优势。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这些显著优势,是创造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制度“密码”,也是坚定制度自信的底气。
2.讲清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前者是对根本方向的规定,后者是对实现路径的规定,即必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方向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决定》对总体目标进行了清晰的概括:“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二〇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3.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体系。《决定》详细阐述了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包括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行政体制、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等。其中具有统领地位的是党的领导制度,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我们制度的最大优势所在。制度成熟定型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不可能一举成功,我们要瞄准总体目标,增强定力,在固制度根基、扬制度优势、补制度短板和强制度弱项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制度体系,驰而不息。
二、讲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之“彩”
向青少年讲出制度自信之“彩”,就是呈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教育过程与教育形式的精彩,深邃科学的制度理论体系要通过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出来。
1.坚守课堂教学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从历史、理论和实践的综合层面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内容。调查显示,青少年自身对课程的兴趣、教学方式和教师素质是影响理论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讲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之“彩”,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坚定理想信念,提高人格魅力,用真心教学、使真力科研、动真情育人,将言传与身教相结合、学术话语与生活话语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具体阐述与形象隐喻相结合、宏大叙事与个人情怀相结合、教师教与学生学相结合,增强制度理论的通俗性和亲切感。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素质课程、专业课程相结合,构建全员全课程的制度自信教育格局,各门课程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2.推动社会实践走深走心。调查显示,青少年认为最有效的理论教育方式是社会实践,最希望采取社会实地考察和活动的教育方式,对教育方法创新充满期待。虽然当前各院校已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制度自信教育方式之一,但由于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涉及到较高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尤其是涉及到学生的校内外安全风险,执行起来大打折扣。讲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之“彩”,要求切实扭转社会实践活动和自主研修活动尚未被充分重视和全面实施的局面,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实践教学,整合各部门师资队伍,健全组织管理方式和工作机制,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支持,推动社会实践教学走深走实走心。
3.用好网络新媒体平台。调查显示,网络新媒体是青少年日常获取信息的第一渠道,但是青少年通过网络新媒体浏览思想理论信息的积极性却不高。通过网络新媒体载体,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焦点问题所持的负面言论和观点汇集,经广大网民情感、态度、观点的表达、传播与互动,就会形成威力巨大的网络舆情,必然会对青少年制度自信带来冲击。一方面党和政府应采取切实措施,理顺互联网管理体制,完善相关法治建设,做好“意见领袖”工作,完善舆情工作的机制和方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另一方面学校思想理论工作者要积极占领网络新媒体阵地,提高制度自信教育效率和水平,发挥好学习强国等平台作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4.增强对错误思潮的战斗力。青少年具有文化水平较高、接受信息快、敢于表达自我和批判社会现实却又缺乏理性分析能力的特点,决定了其容易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调查显示,青少年对民主社會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普世价值等思潮都有一定的知晓度和认同度,各社会思潮对青少年制度自信都有直接的干扰。当前青少年对各社会思潮的认同尚处于较低知晓度基础上的模糊性认同。因此,要引导青少年认清各社会思潮的实质和危害,认清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险恶用心,科学分析和监测社会思潮对青少年制度自信影响机制的动态转向。
三、结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之“果”
讲清制度自信之“理”、讲出制度自信之“彩”,都是为了结出制度自信之“果”。这个“果”就是青少年自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真学、真信和真行。
1.真学,主动学习弄懂我们自身的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青少年要学习弄懂我们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体系,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持的根本点、完善和发展的方向。要认识到,我们的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不是轻松偶得,而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艰辛历程中得来的,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接力探索取得的根本成就,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要具有开阔的视野和胸怀,既不排斥任何有利于我国发展进步的他国国家治理经验,又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要认识到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必须立足中国的新时代境遇、实际国情和历史传承,总结自身独特的道路、积累的经验和形成的原则,认清改旗易帜的邪路和封闭僵化的老路都是死路,照搬他国制度模式的制度自卑心态和盲目自大的“迷之自信”心态都是非理性的,要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2.真信,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想信念是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强起来和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光明前景。当代青少年生逢其时,是新时代的建设者、见证者、追梦者和圆梦人。新时代的青少年要坚定制度自信,就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当前就是积极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承担起民族复兴的时代责任,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3.真行,做严格遵守和执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典范。伴随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铿锵步伐,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奇迹必将进一步震惊全球,更加彰显出中国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独特优势和勃勃生机。青少年要珍惜青春时光,勤奋学习,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青少年要具有深刻的历史使命感,勇做担负新时代新使命的弄潮儿,做自觉遵守和执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典范,不负韶华,在继承和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贡献青春力量。在学习工作、日常生活和对外交往的各个场合,青少年要积极运用人们容易听得懂的话语、方式和故事,面向海内外讲清中国制度的道理,讲出中国制度的精彩,传播好中国制度的声音,提高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路径研究”〔18CKS05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邢鹏飞系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湖南省社科基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骨干队伍建设项目入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