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思考

2020-05-16 04:21马德全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农畜产品农牧业牧区

马德全

(作者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

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3月6日召开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针对主要矛盾的变化,理清工作思路,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实现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各地都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历史紧迫感积极稳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城乡融合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初步成效。内蒙古农村牧区既有“三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个全国性的共性问题,又有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持续稳定增收基础薄弱,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的个性问题。在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布局中,内蒙古如何落实好中央决策,走出一条切合自身实际、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是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一、内蒙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瓶颈

进入新时代,内蒙古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乡村、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好成效。设施农业让农民的腰包鼓了起来,农牧业龙头企业让农牧民少了生产经营上的后顾之忧,遍及乡村的电商服务站让农牧民不用出村就可以买到自己心仪的商品或卖出自己的产品。农村牧区的贫困面貌消失了,农牧民的精神风貌更好了,这些都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是,同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相比,内蒙古的“三农”工作还存在着明显的短板。

在发展农牧业经济方面,传统种养业所占比重偏大、产业链条短、增值空间小、就业岗位少,带动农牧民增收的能力非常有限;农畜产品结构性、阶段性供过于求与供给不足并存,农牧业供给质量和效益亟待提高;农村牧区绝大多数青壮年选择外出打工或创业,老弱病残妇成为农村牧区常住人口的主体,他们很难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需求,新型经营人才、现代管理人才严重不足,严重制约着农牧业的发展。

在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方面,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虽然村村通公路已经基本实现,但许多通组道路、村内道路还很差;农业农村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环境脏乱差成为影响农牧民生活质量的痛点之一。

在民生和乡风文明方面,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和收入水平差距还较大,农村牧区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农村牧区教育、医疗卫生资源质量不高,农牧民看病难、子女入托上学难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农村牧区的社会保障水平与城镇职工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看风水、占卜算卦、烧香拜佛等现象仍有存在,一些农村牧区参赌聚赌、薄养厚葬、天价彩礼、大操大办之风禁而不绝。

上述问题的存在,是内蒙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绕不过、躲不开的问题,必须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下大气力予以解决,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闯出一条具有内蒙古特色的道路。

二、内蒙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

实现农牧业强的发展目标,在当前阶段关键是构建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经营体系、人才体系,完善农牧业支持保护制度。

工业反哺农牧业,是我们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基础与保障。进入新时代,工业反哺农牧业主要体现在对农畜产品进行深加工,推动农牧业生产经营现代化,以及推动完善农牧业支持保护制度。

从内蒙古的实际来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以经营工业的理念经营农牧业,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大力发展农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随着交通的日益便捷,为保证落户项目获得同等的优惠条件和服务,产业发展园区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为此,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培育壮大农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吸引国内外优秀农牧业龙头企业和工商资本前来投资兴业。同时还要注重培育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领军企业,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各旗县应结合自身发展定位,加强优质农畜产品基地建设,抓好农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加大涉农涉牧项目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那些符合本地农畜产品深加工需求的龙头企业,以延长农畜产品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解决销售难题。

在农牧业经营模式上,“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今后很长一个时期,改造小农小牧经济仍然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加快培育农牧业龙头企业以及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是深化农村牧区改革,完善公司、合作社、农牧户间利益联结机制,激发农村牧区发展活力的重要举措。要按照建平台、活机制、出政策、调纠纷、解难题、抓培训的思路,加大扶持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帮助企业搭建融资平台,鼓励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与社会资本开展合作。要注重新型农牧民培训工作,使更多的农牧民进一步解放思想,学习农牧业发展新模式,主动参与新型经营主体建设。要抓好产品结构调整,形成“一县一业、一乡一品”生产格局,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农畜产品品牌。要抓好生产环节管理,建立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提高农产品品质,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独具特色的“蒙”字号农畜产品品牌。

大量培养乡村实用人才,是满足乡村产业发展需求、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保障。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留在农村牧区的农牧民越来越少。当前的农村牧区劳动人口,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难以适应乡村振兴要求,农村牧区匮乏的人力与实现农牧业现代化的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大量培养乡村实用人才,已经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一要培训一批有能力、有技术、有农牧业情怀的实用人才,让他们扎根农村牧区,建设美丽乡村。二要制定激励机制,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创建农村牧区创新创业园区(基地),积极引导科技、旅游管理、文化创意、市场营销等领域专业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三要把那些优秀的第一书记、经纪人、能工巧匠、非遗传承人、返乡大学生和“土专家”“田秀才”组织起来,充分调动他们服务农村牧区、建设农村牧区的积极性。

全面深化农村牧区产权制度改革,是解除农牧民后顾之忧、形成农牧业规模化经营的关键。在开展承包地确权工作的同时,要加强对集体资产的确权,支持和鼓励农村牧区集体经济组织以集体资产和集体土地经营权依法入股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探索建立农村牧区产权交易机制,制定农村牧区产权流转管理办法等相关配套文件,完善交易规则和流程,吸引社会金融资本和各类市场主体进入农村牧区。

为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行动和农牧民素质提升“千村示范万村行动”,2019年8月21日,包头市固阳县首家“道德积分银行”在怀朔镇兴圣公村投入运行。

实现农村牧区美,关键是以治理乡村环境突出问题为抓手,推进废弃物循环利用,加快补齐农村牧区基础设施短板。

乡村振兴,意味着乡村的产业、人才、文化、生态以及组织等各个方面的振兴。其中,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尤为重要。要因地制宜推进“厕所革命”。根据不同的居住环境和经济条件,结合北方冬季寒冷的气候特点和不同类型厕所的特点,同时推行水冲厕所和旱厕;重点抓好示范村厕所建设,有序推进厕所改造;对于人畜粪污,可以通过建沼气池、生产发酵肥的方式实现资源化利用。要推进秸秆资源化利用,引导龙头企业进行新技术研发,实施秸秆深加工,推进秸秆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要加快补齐农村牧区基础设施短板,重点抓好农村牧区交通运输、农田牧场水利、农村牧区饮水、乡村物流、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

实现农牧民富裕,既要表现在物质上,还要表现在精神上,即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培育形成上。从内蒙古各旗县的实际看,应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一要注意发挥村规民约的作用。要制定和完善经村民共同商讨、达成广泛共识的村规民约,实现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在内容上,各乡镇苏木要在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乡村文明建设等方面进行指导把关。根据时代要求,把新思想、新政策与村规民约紧密结合起来;建立监督机制,监督村规民约的落地执行情况,确保其真正发挥作用。

二要用好互联网,推进农村牧区“三务”公开。要做好网络知识培训,安排专人负责公开内容的编辑、上传和解答工作,随时将“三务”进行网上公示,确保农牧民可以时时查看、时时监督。

三要总结推广“道德银行”建设经验,加强乡风文明建设。2015年以来,四川、湖南、山西、辽宁等很多省份在乡村治理实践中纷纷总结推广“道德银行”建设这一有效经验,我区部分地方也开始推广运行。各地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坚持党建统领,保证村级组织坚强有力,坚决制止歪风邪气,真正获得群众的点赞;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做到创新载体,措施有力,贴近群众;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公德,使群众在“道德银行”里的“存款”越来越多。

猜你喜欢
农畜产品农牧业牧区
试析藏北牧区的“盐语”民俗①
“无人机放牛”让农牧业走在时尚前端
内蒙古农牧业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
藏北牧区圈窝饲草种植及应用前景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研讨
第2届中蒙博览会国际绿色农畜产品展在呼和浩特市隆重举办
西藏农畜产品产业化现状与发展对策
西藏农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需求趋势研究
高寒阴湿牧区羊痘病防治
锐意创新 扎实推进农牧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