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客交”理论的加减三甲散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临床观察

2020-05-16 06:20周凤军常军英孟洁张鑫魏芯芯杨利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0期
关键词:索拉非尼控制率生存期

周凤军,常军英,孟洁,张鑫,魏芯芯,杨利超

(邯郸市中医院,河北 邯郸)

0 引言

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起病隐匿、发病迅速、死亡率高等特点。国家癌症中心对2012 年恶性肿瘤登记资料进行分析估计:我国肝细胞癌发病率第3,死亡率第2。肝癌目前尚无有效手段,早期可以采用手术治疗,待诊断明确往往已发展至中晚期,失去最佳治疗时机,中医中药在抗肿瘤、降低西药毒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本研究采用“吴氏”三甲散加减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取得较好疗效。

1 对象和方法

1.1 病例来源

收集邯郸市中医院2015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的中晚期肝癌患者共60 例,男35 例,女25 例;年龄31-77 岁。随机分为治疗组(三甲散联合索拉非尼)30 例,对照组(单药索拉非尼)30 例。

1.2 诊断与分期

诊断参照2011 年中国卫生部发布的《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标准[1]。TNM 分期采用2010 年国际抗癌联盟/ 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UICC/AJCCTNM 分期标准。

1.3 纳入标准

(1)年龄18-80 岁;(2)符合原发性肝癌,临床分期为III期、IV 期;(3)生存期≥2 个月;(4)KPS 评分≥60 分;(5)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继发性肝癌患者;(2)合并有心、脑、肾、呼吸、血液等严重疾病者;(3)患有精神疾患,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CCMD-3)标准;(4)2 个月内参与其他受试试验者;(5)研究者认为其他不适合参与研究的情况。

1.5 剔除标准

(1)受试期间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导致试验无法继续进行者;(2)依从性差者。

1.6 试验方法

两组同时给予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空腹服用)(Bayer Pharma AG,批准文号:注册证号H20130137)0.4g 口服,2次/d,每28d 为一周期。治疗组加减三甲散(本院自制颗粒,药物组成:鳖甲、黄芪、当归、穿山甲、蟅虫、僵蚕、桃仁、柴胡)10g 口服,3 次/d,每28d 为一周期。

1.7 观测指标

观察两组入组患者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甲胎蛋白(AFP)及肿瘤控制率、生存期、不良反应等。以上实验室指标均采用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7600 测定。

1.8 体力状况评价

参照ECOG(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Karnofsky(卡氏评分,KPS):根据病人能否正常活动、病情、生活自理程度,把病人的健康状况视为总分100 分,10 分一个等级。得分越高,健康状况越好,得分越低,健康状况越差。

1.9 疗效评价

实体瘤目标病灶评价参考RECIST 1.1 版:(1)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所有靶病灶消失,无新病灶出现,且肿瘤标志物正常,至少维持4 周。(2)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靶病灶最大径之和减少≥30%,至少维持4周。(3)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靶病灶最大径之和缩小未达PR,或增大未达到进展。(4)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靶病灶最大径之和至少增加≥20%,或出现新病灶。(5)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CR+PR。(6)临床获益率(clinical benefit rate,CBR)=CR+PR+SD。

1.10 统计学方法

所有报告表数据汇总后采用SPSS19.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线资料比较

本研究共纳入治疗组男17 例,女13 例,平均年龄(59.51±11.22)岁;对 照 组 男18 例,女12 例,平 均 年 龄(59.80±10.5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肝功能、AFP、KPS 评分等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

2.2 实验室指标比较

如表1 所示。

2.3 肿瘤控制率比较

统计结果显示,三甲散联合索拉非尼可提高中晚期患者的临床获益率,但并不能提高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如表2 所示。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5

组别 时间 例数 ALT(U/L) TBIL(umol/L) ALB(g/L) AFP(g/L)治疗组 治疗前 30 108.26±17.10 62.54±11.36 30.17±3.72 677.94±95.72治疗后 30 37.64±10.74△□ 28.63±4.61△* 42.92±3.18△□ 318.11±83.58△□对照组 治疗前 30 106.74±19.45 61.81±12.79 31.82±4.37 684.11±94.29治疗后 30 63.44±14.07△ 29.34±6.19△ 38.74±3.25△ 416.86±127.93△

表2 两组肿瘤控制率比较[n(%)]

2.4 生存期比较

如表3 所示。

表3 两组生存期比较[n(%)]

2.5 不良反应比较

如表4 所示。

表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论

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分布在东南沿海一带,主要病因有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黄曲霉毒素和饮水污染等,近年发病率和死亡率仍不断增加[2],严峻的形势给我国的社会和医疗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中医古籍虽无“肝癌”之名,但很早则有“黄疸”、“协痛”、“症瘕”等疾病诊疗的记载,现代研究表明中医药在调节肿瘤微环境[3]、诱导肿瘤细胞凋亡[4]、提高机体免疫力方面[5]具有一定的优势,配合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可起到延长患者生存期、预防肿瘤转移与复发、减毒增效的作用[6]。本研究采用清代“吴氏”加减三甲散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癌,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中医院肝癌研究提供了新的诊疗思路[7]。

加减三甲散联合索拉非尼对中晚期肝癌具有确切的疗效,提高了肝癌的诊治率。不仅可降低靶向药物的毒副作用,更能改善患者的肝功能、缩小肿瘤体积、改善生活质量,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期[8]。但本研究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样本量较少,肝癌患者临床病情尚复杂多样,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索拉非尼控制率生存期
大豆异黄酮协同索拉非尼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机制
无锡茶园不同修剪模式对茶小绿叶蝉发生量的影响
非编码RNA在索拉非尼治疗肝细胞癌耐药中的作用机制
索拉非尼治疗肝移植后肝细胞癌复发的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敲减缺氧诱导因子-2α联合索拉非尼对肾癌细胞促凋亡作用的研究*
家庭医生式服务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控制率的影响
河南省35~74岁居民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析
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肝癌TACE术后生存期小于1年及大于3年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东北农村糖尿病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