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激励措施研究

2020-05-15 08:36曾利军张世梅陈天勇
中国商论 2020年9期
关键词:激励措施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

曾利军 张世梅 陈天勇

摘 要:大学生自主创业是以在校大学生和毕业不久的大学生为创业主体的自主创业行为,而大学生之所以选择自主创业是因为根据成本收益理论分析后的一种理性选择。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对国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强烈响应,学者对他们的关注和研究大多是理论分析和数据推导。本文基于成本收益理论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激励措施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大学生创业现状,剖析了大学生创业现状的主要原因,并探讨了大学生创业现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大学生创业的激励策略。本文为将来更科学、系统化地研究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激励措施打下了理论基础,并为相关学者的研究提供借鉴之处。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  成本收益理论  影响因素  激励措施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5(a)--03

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充分利用大学生知识、才能和技术,融合其创造精神、独立思考和开拓实践的能力,进行创造新产品与新就业的行为(孙婧和王新新,2019)。大学生自主创业需要自身的综合素质作为支撑,但也离不开国家和社会的支持。自2014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政府就一直在大力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创业。2018年的两会政府报告指出:“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力人才资源,这是创新发展的最大‘富矿。要提供全方位创新创业服务,推进‘双创示范基地建设,鼓励大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放创新资源,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形成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格局,打造‘双创升级版。”由此可以看出政府对创新创业活动的重视程度。对于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当地政府往往有着一定的特殊政策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大学生创业。但如何“精准”激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是国家和社会都在探索的一个领域。因此,科学地运用成本收益理论分析大学生创业背后的收益与成本问题,对完善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1 成本收益理论

1.1 理论梳理

成本收益理论(Cost-Benefit Theory )是经济学和管理学中最基本的理论,该理论在分析企业决策——收益与利润的基础上,解决企业应该如何进行经营活动,由此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袁学英和颉茂华,2016)。

成本收益理论最初出现在19世纪的经济学学家Dupuit (1844) 《论公共工程效益的衡量》一书中,其命名为“社会的改良”。而后在1939年,美国经济学家Kaldor和Hicks 基于前人的研究进行总结,得出了卡尔多-希克斯(Kaldor-Hicks)标准,成为成本收益理论的基础。卡尔多-希克斯标准即若交易者会从交易结果中得到其损失的成本补偿,则这笔交易才有可能完成。自此,该理论登上了经济学分析方法的舞台。经过一百年的发展,该理论已不断被后人丰富和完善。如今成本收益理论被人们广泛应用于对成本与收益的比较,成为衡量自我利益的重要工具。

1.2 构建理论模型

1.2.1 成本收益理论的特点

成本收益理论能够为公司或个人在决策时寻求最大利益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故该理论有三个重要的特点,即自利性、经济性及计算性。

(1)自利性:行为主体的行为皆是出于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行为人的主要动机也是成本收益理论的根本。

(2)经济性:行为主体总是试图在经济活动中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使得经济活动经济。经济性是自利性的前提,如果经济活动都无法达到经济,那就无法达到自利的目的。

(3)计算性:行为主体为使经济活动达到自利,对于自身的投入与产出进行对比计算。管理者在生产投入过程中,寻求一个经济平衡点,即以最小的产出获取最大的利益。计算性是衡量經济活动能否达到经济的工具,量化经济活动过程中的投入与产出,可以更好地了解该活动的所能带来的效益。

1.2.2 理论模型

依据上述分析,我们设立一个理论模型,考虑大学生背后的创业动机。在本研究中集中讨论成本收益理论的计算性,如图1所示。

2 大学生创业的现状

本文关注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分为两个方面:哪些学历层次是主要的创业群体和大学生创业的行业偏好是什么。通过对文献收集和整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进行大学生创业活动的群体主要是高职院校的学生;第二,大学生创业的行业偏好于低值附加行业。

2.1 大学生中主要的创业人群

大学生创业集中在高职院校的学生。学校的层次类型影响着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并呈现“负相关”的关系——即层次越高的大学,学生的创业热情越低。相关数据指出,普通高校大学生创业意愿比重点大学高出约70%,普通高校大学生创业实践比重点大学高出约92%,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创业意愿比重点大学高出约285%,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创业实践也比重点大学高出约240%(时昱,2017)。这说明了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不管是创业意愿,还是创业实践都比普通高校和重点大学学生要高。

2.2 大学生创业的行业偏好

虽然目前大学生的创业多种多样,但大多都以低值附加行业为主。《广东青年创业就业蓝皮书2015》表示“从创业行业结构看,我省青年创业仍多集中在市场门槛较低的低附加值行业。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占25%,低端制造业占20%,住宿和餐饮占9%,农林牧渔业占9%,体育和娱乐占8.7%,合计占比71.7%”。张卉等人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创业的行业选择特点是49%的被调查者从事商品零售业,18%的被调查者从事文化体育教育和娱乐业,15%的受访者从事的行业为小型餐饮业,而从事网络服务以及高科技研发的仅为7%”。

3 大学创业现状的原因分析

前面我们梳理了成本收益理论和阐述了大学生创业的现状,接下来我们用成本收益理论去分析大学生创业为什么会呈现如此的现象。

3.1 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成本比重点大学生要低

对于一个普通大学生而言,其在即将踏入社会时,将面临着是自己创业还是寻找工作的就业选择。创业意味着付出比一般人辛苦的努力、抛弃自身教育背景下的高薪职位和巨大的创业风险。创业成功意味着收获满满的成就感和大量的财富。从大学生创业现状,我们可以看出高职院校的学生是大学生创业的主要人群。那么为什么大学生创业的人群主要是高职院校的学生而不是重点高校的学生呢?根据成本效益理论分析,这是因为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面对的机会成本比较低。名校毕业的学生毕业面对的薪酬待遇大多都要比高职院校的学生要高。同等条件下,舍弃公司薪酬待遇而去创业的重点大学生需要舍弃更多。通过成本收益分析,我们得知由于成本上的差异,导致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加倾向于毕业后创业活动。

3.2 低值附加行业的进入成本低

每个行业都有着进入的成本,而作为大学生来说尤为关注该行业的进入成本。对于大学生来说低值附加行业可能是唯一选择。大学生长期都待在学校学习很少进行社会实践,而这导致其个人储蓄低、人脉不广和见识能力不强。大学生自身的条件往往就约束了其能够选择的创业方向。一个在社会上“打滚摸爬”好几年的人可以选择进入高新科技行业,因为他已经有了一定的积蓄和人脉,而这就能够支撑他进入门槛高的高新科技行业,即使创业失败他自身也能够承担这部分损失。但在校的大学生不一样,他们没有太多的积蓄和人脉,主要依靠的是家庭和学校的帮助。而这个帮助往往是有限的,可能都无法支撑他们进入成本高的行业,更别说在高新技术行业创业了。对于大学生来说,也难以承受高成本下创业的失败。所以大学生普遍偏好于进入成本较低的低值附加行业。

4 创业存在的问题

以高职院校大学生为主的大学生创业群体,一方面有利于为高职院校学生在创业方面起带头作用,另一方面却不利于整个大学生创业群体丰富度的发展。而以低值附加行业为主的大学生创业方向,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进行初步的创业尝试,另一方面却不利于整个国家行业的整体发展。

4.1 创业人群丰富度不高

目前大学生创业群体主要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学生创业人群的丰富度不高。虽然该现象可以给高职院校学生起带头作用,却不利于整个大学生创业群体的发展。大学生创业活动应该是人人参与,各个层次大学参与,而不是仅局限于一个层次、一个大学、一个群体参与。作为我国高水平人才——重点高校大学生也应该积极参与这一劳动事业,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深化经济改革作出重要贡献。过于单一的创业人群更容易受到外界干扰,所以大学生创业群体的丰富度十分重要。丰富度越高,其能承受的打击就越高,抗压性也越强。

4.2 创业行业创新度低、发展前景低

以低值附加行业为主的大学生创业方向,表面上看来较低的行业进入成本鼓励了大学生创业,但实际上又引发了另一系列问题。首先,低值附加行业与国家发展战略相悖。大学生创业类型主要集中在市场门槛较低的低附加值行业,而这正好与国家大力倡导的发展高新科技产业相悖,不利于我国经济市场的深化改革。作为21世纪的中国,早已开始由“制造大国”向“智造大国”转变。倘若我国产业依旧以低值附加行业为主,那么任何一个创新型国家与我国发动贸易战争,对我国市场都是巨大的冲击。任何一个国家想要强盛起来,都要依靠大量的“创新”技术。其次,该行业的发展前景低。我国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逐年攀升。低值附加行业大多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一旦劳动力成本上来,对于这些企业也是致命的打击,故这类企业难以在我国长久发展。

5 大学生创业的激励措施

目前大学生创业具有群体丰富度低,创业行业创新度低、发展前景低等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文件和政策去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创业正确、良好的发展,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配合。笔者认为激励措施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降低重点大学生创业的成本、降低高新科技行业的进入成本和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收益。

5.1 降低重点大学生为创业所付出的成本

建立大学生劳动价值创业体系,并给予相应的补贴。

从前面我们就知道重点高校学生创业人数少于高职院校学生是因为创业成本上的差异,倘若我们降低重点高校学生创业成本,就可以有效地鼓励重点大学生创业。第一,营造“职业创业”的氛围。很多重点高校学生面对高薪职位和创业,有着两难的局面。有人想要创业,却又害怕失去良好的薪酬待遇。如果国家能够对创业的大学生进行劳动价值评估,对劳动市场价值越高的大学生给予越高的薪酬补贴,并按月发放,就可以营造一种“职业创业”的局面,这样一来重点大学生也会乐于创业。将创业视作一种职业,有助于奖励全体大学生创业,将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的自我才能。第二,提供创业失败基金。依旧是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评估,对劳动市场价值越高的大学生给予越高的创业失败补贴,特别是对高新技术行业创业失败的补贴。此时作为拥有高劳动价值的重点大学生就敢于创业。高于一般大学生的创业失败补贴不仅能够激励他们进行积极创业,还夠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不会因为害怕创业失败导致人财两空,而怕创业。建立合理的大学生劳动价值体系,针对其实际的价值给予相符的补贴或政策扶持。这样不仅能够大大激励重点大学生创业,还能够避免财政的不合理分配。

5.2 降低高新科技行业的进入成本

提供高新行业的创业补贴,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与指导。

大学生创业方向大多集中于低值附加行业,而不是高新技术行业。这是因为高新技术行业的进入门槛过高,对于在校或者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难以对该行业进行实质性的创业,只能往低值附加行业等低进入成本的行业考虑。但如果政府可以降低这一进入成本,就可以有效地激励大学生在高新科技行业的创业活动。如在创业初期政府根据其方案的可行性,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成为大学生创业的“天使合伙人”,并委派相应的专家进行相应的技术指导。这一政策不仅可以降低大学生在高新技术的进入成本,还可以降低大学生创业的失败率,促进大学生创业群体的良性发展。

5.3 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收益

提高大学生的营业利润和创业成就感。

我们这里指的创业收益有两种:营业利润和创业成就感。首先是营业利润,获取最大的营业利润是所有企业核心目标。对于大学生创业者而言,也想获取大量的营业利润。这不仅给其企业带来了现金流,使其可以继续经营下去,也会提高创业者的士气和积极性。针对大学生所创办的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实行低税率、高补贴可以有效刺激该行业的发展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收益。其次,创业成就感是指创业者因良好的创业行为所获得荣誉和认同。对于创业者来说不仅因为可以获取大量的钱财而进行创业,还因为有着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驱动去促使广大大学生创业。而政府想要提高创业者的创业成就感,就要要求有关部门积极奖励大学生创业企业所获的成就,重点关注大学生所创的高新技术企业,并设立专门的荣誉体系。对有着重要成就的大学生创业者及时地颁布奖章,或在每年评比与授予特定的荣誉称号,而这将会大大提高大学生创业者的热情与兴趣。

参考文献

孙婧,王新新.网红与网红经济——基于名人理论的评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9,41(04).

袁学英,颉茂华.基于成本收益理论视角下的公司盈余管理方法选择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6(08).

张卉,孙健,王媛.东北三省大学生自主创业行业选择影响因素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0(11).

时昱.当代中国大学生创业意愿与创业实践——基于全国12所高校调查数据的经验发现[J].青年研究,2017(03).

①基金项目:2019年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1912668027)。

猜你喜欢
激励措施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
知识型员工心理资本提升策略研究
探析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措施
“互联网+”促进大学生创业途径的思考
学生喜欢的特色评价与激励措施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开设特产专卖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