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怀 刘晓宏 侯娜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不同花椒品种嫩叶主要营养成分(粗脂肪和粗蛋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花椒品种嫩叶的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差异显著。以期能够为花椒叶片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关键词:花椒叶片;粗脂肪;粗蛋白;差异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00430009
引言
花椒(Zanthoxylum bumgeanum Maxim),芸香科花椒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1,2],葉片富含蛋白、脂肪、氨基酸等,且叶中的氨基酸组成合理,容易吸收[3-5]。花椒叶也是我国重要的调味品,在保健和医药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6-10]。花椒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尤其在陕西、河北、甘肃、四川、贵州等省份有较大规模种植[1,2]。
由于花椒嫩叶具有特殊的麻香味,因此是珍贵的木本芽菜。在古时,花椒嫩叶被当作皇室贡品,称为“一品椒蕊”[13-15]。花椒幼叶是一种纯天然的高级食品,市场上花椒叶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绿色蔬菜,可作凉拌菜来食用,也可制成花椒叶茶销售,还可提取芳香油,作为调配食用香精的原料等[11,12]。本文对不同花椒品种嫩叶主要营养成分(粗蛋白和粗脂肪)进行测试分析,以期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花椒嫩叶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试验材料来源于国家花椒工程研究中心。
1.1.1 样品采集
每个品种在花椒发芽时期采摘嫩叶,每个样品500g,3次重复,用保鲜袋封装带回实验室。
1.1.2 样品预处理
将花椒叶片30℃热风干燥至恒重,用高速粉碎机磨粉,密闭保存备用。
1.2 实验方法
灰分含量测定参照《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 5009.4-2010)》;粗蛋白含量测定参照《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 5009.5-2016)》;粗脂肪含量测定参照GB/T 12729.12-2008 香辛料和调味品。
1.3 数据分析
应用Microsoft Excel 2013软件计算各项指标每组数据的平均值(Mean)与标准差(SD)。采用DPS7.05分析软件中ANOVA进行显著性检验,进行Duncan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花椒品种叶片粗脂肪含量分析
由测试结果可知(表1),不同花椒品种嫩叶粗脂肪含量在5.88%~9.56%,最大相差倍数是1.63。其中,泰安1号平均粗脂肪含量最高(9.56%),依次是汉源花椒(9.39%)>凤县大红袍(7.53%)>茂县大红袍(6.90%)>陈家仡佬无刺(6.67%)>西农无刺(6.66%)>府谷花椒(6.54%)>韩城大红袍(6.15%)>韩城无刺(5.88%),且不同品种间粗脂肪含量差异显著(P<0.01)。
2.2 不同花椒品种叶片粗蛋白含量分析
不同花椒品种叶片粗蛋白含量结果分析(见表2),粗蛋白质含量为25.52%~32.45%,最大相差倍数1.47。其中,含量最高是凤县大红袍(32.45%),依次是汉源花椒(31.89%)>府谷花椒(28.8%)>泰安1号(27.93%)>陈家仡佬无刺(27.52%)>茂县大红袍(26.15%)>韩城大红袍(25.66%)>西农无刺(25.52%)>韩城无刺(22.13%),且不同品种间粗脂肪含量差异显著(P<0.01)。
3 结论与讨论
不同花椒品种叶片粗脂肪和粗蛋白结果显示其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花椒品种嫩叶粗脂肪含量在5.88%~9.56%,泰安1号花椒平均粗脂肪含量最高(9.56%),其余品种粗脂肪含量差异显著(P<0.01)。
文献中花椒嫩芽蛋白质含量是香菇的5.8倍[4]。分析不同花椒品种嫩叶粗蛋白质含量在25.52%~32.45%,高于顶坛花椒果皮粗蛋白含量(9%~11%)[5],分析发现花椒嫩叶蛋白质含量约为果皮蛋白质含量的1~2倍。不同花椒品种嫩叶的粗蛋白质含量差异显著,可能与树龄、管理等其它栽培措施有关。在后续的花椒食用开发和利用方面,可在统一栽培技术管理下,参考不同花椒品种嫩叶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数据,开发花椒芽菜和一系列蛋白产品。
参考文献
[1] 魏安智,杨途熙,周雷.花椒安全生产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
[2]杨大圣,曾贤祥,韦启勇,等.花椒丰产栽培技术[J].北京农业,2015(12):66.
[3]邓振义,樊鸿章,李新安,姚忙珍.大红袍花椒营养成分分析[J].陕西农业科学,2006(02):22-23.
[4]邓振义,孙丙寅,康克功,等.花椒嫩芽主要营养成分的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5(1):179-180.
[5]屠玉麟.顶坛花椒营养成分及微量元素测试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04):31-36.
[6]纪珍珍.花椒叶主要成分分析和干燥特性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7]李美凤,陈艳,孟晓,等.花椒中氨基酸含量分析[J].轻工科技,2016(4):10-12.
[8]杨林,郝艳玲.汉源六镇花椒营养成分比较研究[J].北方园艺,2013(21):18-22.
[9]罗晨.青花椒中的风味物质与营养成分分析[J].粮油加工(电子版),2015(11):65-67,71.
[10]刘丽娟,陈敏,杜健.循环超声法提取花椒油树脂[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31(2):133-139.
[11]崔俊,李萌楼.花椒开发利用研究进展[J].林业科技开发,2008,22(2):9-14.
[12]赵晓侠.花椒的生物活性成分及其应用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8,18(2):108-110.
[13]张德纯,徐秀荣.花椒芽的囤植栽培[J].中国蔬菜,1998,1(6):19-21.
[14]彭惠蓉,陈训.花椒幼嫩茎叶营养成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5789-15791.
[15]彭惠蓉,黄丽华,陈训.顶坛花椒幼嫩茎叶必需氨基酸质量评价[J].贵州科学,2011,29(4):33-35.
(责任编辑 常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