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科 (河南 新乡 453000)
杨成轩 贾 良 孙艳霞 秦 琛
乳腺癌已经成为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的女性恶性肿瘤,大多为40岁左右人群,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年轻化,严重威胁女性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目前治疗乳腺癌最主要的手段是手术,传统使用乳腺癌根治术临床大多采用切断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彻底清除肿瘤,复发率和转移率较低,但会严重损伤患者胸前神经,造成不同程度的胸肌萎缩,给患者的心理带来了严重创伤[1]。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乳腺癌治疗更加讲究微创化、人性化。乳房是女性展示性征、体态健美的重要器官,患者强烈要求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因此,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在治疗方案中是首选[2]。研究表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由于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因此降低患者术后麻木疼痛的情况,上臂内侧感觉良好,改善预后[3]。但是有一些临床医生认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不利于腋窝淋巴结的清扫,癌细胞会有残余,会增加肿瘤的复发及转移率。因此本研究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对患者生存率及复发率的影响。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5月~2018年7月诊治的乳腺癌患者70例。纳入标准:(1)经病理检查确诊;(2)术前未接受化疗、放疗等治疗;(3)未合并其他恶性肿瘤;(4)预计寿命可完成研究;(5)患者知情同意,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肝肾功能不全患者;(2)呼吸循环功能障碍者;(3)临床资料不全患者;(4)有感觉系统功能障碍患者;(5)手术禁忌症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组,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观察组患者中,年龄35~72(46.8±6.5)岁;临床分期:I期18例,II期14例,III期3例;肿瘤分布:左侧乳房21例,右侧乳房14例。对照组患者中,年龄36~70(46.3±6.2)岁;临床分期:I期19例,II期13例,III期3例;肿瘤分布:左侧乳房22例,右侧乳房13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分布等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为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具体如下:患者全麻后取仰卧位,消毒铺巾。医生根据患者肿瘤部位、乳房形态和大小设计切口。等皮瓣游离后,从下内向上外依次切除乳腺腺体。医生沿胸大肌表层筋膜将胸大肌向上和向内提拉。将锁骨下、腋窝、胸大小肌间的淋巴结组织癌细胞进行全面清扫,分离胸前神经。注意在清扫过程中充分保留胸肩峰动脉胸肌支和其胸前神经内侧支、外侧支,保留前则胸壁交界处和穿行于前锯肌与助间肌的肋间臂神经。冲洗患者创面后止血缝合,完成手术。对照组为不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传统乳腺癌根治术。具体如下:患者全麻后取仰卧位,消毒铺巾。医生根据患者肿瘤部位、乳房形态和大小设计切口。医生切皮后,分离患者胸大肌表面的腋筋膜和脂肪组织。医生手指保护腋窝大血管,翻转、切断胸小肌。将与腋窝脂肪相连的胸前壁整体切除,包括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止血缝合,完成手术。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
表1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s)
表1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淋巴结清扫数量(个)观察组 35 63.58±9.64 23.65±7.23 13.23±6.36对照组 35 78.49±10.26 23.48±6.84 13.35±6.25 t值 6.266 0.101 0.080 P值 0.000 0.920 0.937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复发率、转移率[n(%)]
表3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n(%)]
(2)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复发率、转移率(转移部位包括腋窝转移、骨转移、肺转移)
(3)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腋窝疼痛、上臂水肿、胸肌萎缩、上臂运动障碍、感染)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或率表示,采用χ2或连续性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术后1年两组患者生存率、复发率、转移率比较 观察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生存率和转移部位腋窝、骨、肺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腋窝疼痛、上臂水肿、胸肌萎缩、上臂运动障碍、感染发生数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临床上乳腺癌常采用乳腺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在最大程度切除肿瘤的同时保留乳房外形是手术的主要原则[4]。传统乳腺癌根治术为保证治疗效果、简化程序直接切除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但患者易发生腋窝麻木和上臂后内侧感觉减退等不良症状,而采用保留肋间臂神经和胸前神经的改良根治术患者表示这种不良症状发生较少[5]。因此,尽管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可能会导致淋巴结清扫不彻底,导致术后转移和复发,但是只要医生在术中认真清扫,就能便于患者日后生活[6]。在最大程度清除癌细胞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乳房,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这可能与手术操作相对简便有关。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在治疗乳腺癌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还可以提高手术效果,增加生存率,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心理应激有关。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腋窝疼痛、上臂水肿、胸肌萎缩、上臂运动障碍、感染发生数低于对照组。与丁梅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肋间臂神经是在胸背动静脉浅面的神经。若切除易导致患侧上肢内侧壁和后背近腋窝感觉异常,如皮肤感觉麻木、疼痛综合征等。胸前神经支配胸大小肌的功能,若切除极易造成胸大肌、胸小肌萎缩和胸前壁感觉异常[7]。并发症的发生也可能与术后压迫、引流管吸附等有关。其中,对照组胸肌萎缩2例、而观察组无1例,这是由于观察组术中完整保留胸前神经所致,更加说明胸前神经的重要性。虽然观察组尽可能保留神经,但仍有上臂水肿1例、上臂运动障碍1例发生,这可能是淋巴清扫过程中,神经被电刀灼伤所致。但相比于对照组能够更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感觉损伤和运动受损,减少患者术后的身体不适,降低心理负担。
综上所述,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术后并发症少,可以控制肿瘤的复发率和转移率,临床应用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