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桂梅
(江苏省睢宁县人民医院护理部,江苏 徐州 221200)
护士绩效考核是医院绩效管理中的一部分,实行绩效管理,科学地评价护士绩效,有利于提升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护士的技术水平、工作满意度等[1]。我院结合护士的工作岗位年限、学历职称等制定分层级管理实施方案,2014年开始实施,经过4年多的实施,绩效考核运行良好,现报告如下。
本院现有护士485人,年龄21~54岁;研究生在读10人,本科256人,大专216人,中专13人;主任护师8人,副主任护师25人,主管护师166人,护师187人,护士99人。实际开放床位800张。
1.2.1 合理设置护理岗位
合理的岗位设置是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和护士分层使用及管理的前提。全院设置临床护理单元26个,急诊、输液室、手术室、供应中心、导诊等岗位,其中护理管理岗位33个,临床护理岗位435个,其他护理岗位17个。
1.2.2 以量化考核为依据,推进护理人员绩效改革
(1)制定护理绩效考核评分细则 护理绩效管理需建立在以体现护士所在岗位、工作质量、患者满意度等为主要考核量化指标,我院根据月工作绩效=工作量+工作质量+工作要求+病人满意度+其他加减分。
(2)设定岗位及能级系数责任护士:N0系数0.2,N1系数0.8,N2系数1.0,N3系数1.1,N4系数1.2。
办公/8-4/帮班:N0系数0.2,N1系数0.7,<20年系数0.9,≥20年系数1.0。
晚夜班(方案一):N0系数0.2,N1系数1.0,N2系数1.1,N3系数1.1,N4系数1.2。
晚夜班(方案二):N0系数0.2,N1系数0.9,N2系数1.0,N3系数1.0,N4系数1.1。
护理管理岗:护士长系数1.3。
计算:能级系数×实际工作日,根据科室具体情况系数,点数可做微调。
(3)设定工作质量考核标准及扣点数:如分级护理:病人三短六洁,各种标识规范,一项不符扣0.02点;管道管理符合规范,标识清晰,及时更换,一项不符扣0.05点;熟知病情,及时有效观察病情,饮食正确,及时协助翻身拍背,一项不符扣0.05点,造成严重后果加重处罚;仪器设备使用规范,熟知监护仪报警值,设置合理,一项不符扣0.05点;输液符合静疗规范,渗出能及时发现处理,一项不符扣0.05~0.1点;基础、专科护理到位,一项不符扣0.05点。
(4)设定加减分项 如参与病区管理质控工作:质控组每人加0.2点/月,一次未质控扣0.1点,二次未质控此项不得分另扣0.05点/月;专科学组培训授课加0.2点/次;仪器管理符合规范,加0.2点/月;未按时清点导致物品丢失,酌情扣0.2-2点;未按时完成任务不得分另扣0.1点/月;协助护士长整理台账加0.2点/月。
将护理岗位管理及绩效改革实施前的2013年与实施后的2014年的护理质量指标、护士满意度指标进行比较。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岗位管理及绩效考核模式实施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比实施前明显减少,见表1。
表1 绩效考核实施前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n(%)]
岗位管理及绩效考核模式实施后,护士的满意程度比实施前明显提高,见表2。
表2 绩效考核实施前后护士满意程度比较(±s,分)
表2 绩效考核实施前后护士满意程度比较(±s,分)
组别 团队 环境 工作 管理实施前(n=126) 3.0±0.5 2.8±0.4 3.0±0.5 2.7±0.2实施后(n=126) 3.8±0.6 3.2±0.5 3.8±0.6 3.3±0.5 P <0.05 <0.05 <0.05 <0.05
本次研究发现,在护士岗位管理中实施绩效考核后,护士的满意度、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均有提高[2]。绩效考核模式对护理人员起到了激励作用,增加了护理队伍的稳定性,同时明确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规避护理风险,提高护理管理效能,成为提升护理服务品质的重要途径。
护士岗位管理在绩效分配中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及能级对应[3]。建立岗位管理后绩效重点向高风险、高技术含量、高强度的临床一线及夜班护士岗位倾斜,有效激发护理人员的成就感和责任感。
护士岗位管理以护士不同能力分级为主要标准,并与护士职称相结合,授予对应的工作权限,履行不同的职责及义务,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使护士增加归属感。
岗位管理结合绩效分配实施后,促使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更加注重护理细节和过程[4]。护士临床能力的提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及优质护理服务内涵,致使患者满意度上升。
综上所述,推动护理管理体制由身份管理变为岗位管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护理队伍稳定,保证护理质量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