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蕊
(南充市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 南充 637000)
重症颅脑损伤需要进行机械通气抢救, 但重症颅脑损伤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高,建立人工气道后,上呼吸道吸入气体失去升温和加湿功能; 吸入干燥气体后,气道组织会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 可以看出,气道加湿是为了确保呼吸的顺畅[1-2]。 维持正常呼吸功能的重要部分。目前,针对性气道护理效果良好,本研究分析了针对性气道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将我院2017年3月~2018年9月的76例重症颅脑损伤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分组,治疗期间针对性气道护理组年龄23~73(57.33±2.21)岁。男18例,女20例。常规护理方法组年龄24~75(57.13±2.02)岁。男19例,女19例。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
常规护理方法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治疗期间针对性气道护理组开展治疗期间针对性气道护理。第一,机械振动和排水干预。协助患者采取侧卧位,进行振动排痰仪叩背,逐渐移动以冲击沉积在细支气管中的痰液,促使痰液流向较大的支气管,最后排出。吸痰动作轻柔。护理人员应仔细记录痰液的数量,痰的颜色和性质。第二,封闭吸痰干预。在给予患者吸痰治疗之前,必须将氧浓度水平控制在10%至20%,然后将无菌T型闭合吸气管连接在负压导流器上和呼吸机构建一个封闭的吸痰系统,给患者吸痰处理,每次吸痰时间为15s,连续吸痰次数不能超过3次。第三,体位护理。选择半卧位,扩张胸部,抬高床头,控制氧气流量6 L/min,实施体位引流和叩背等,加速痰液排出。
比较两组满意水平;重症监护室入住时间、吸痰次数、每天排出痰液量、吸痰所需要的时间;处理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死亡率。
SPSS 25.0软件,t、x2分析进行数据处理;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治疗期间针对性气道护理组的满意水平更高,P<0.05。治疗期间针对性气道护理组的满意水平是100%,其中38例满意,而常规护理方法组的满意水平是78.95%,其中30例满意。
处理前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P>0.05;处理后治疗期间针对性气道护理组血气分析指标优于常规护理方法组,P<0.05。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分析(±s)
表1 护理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分析(±s)
组别 n 时间 PaO2(mmHg) PaCO2(mmHg)针对性气道护理组 38 护理前 47.14±4.21 38.21±10.36护理后 84.56±7.52 31.14±3.01常规护理方法组 38 护理前 47.25±4.44 38.12±10.32护理后 76.64±6.21 34.21±4.89
治疗期间针对性气道护理组重症监护室入住时间、吸痰次数、每天排出痰液量、吸痰所需要的时间优于常规护理方法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重症监护室入住时间、吸痰次数、每天排出痰液量、吸痰所需要的时间分析(±s)
表2两组重症监护室入住时间、吸痰次数、每天排出痰液量、吸痰所需要的时间分析(±s)
组别 n 重症监护室入住时间(d) 吸痰次数(次/d) 每天排出痰液量(ml) 吸痰所需要的时间(h)常规护理方法组 38 28.40±2.17 26.41±3.57 32.40±2.17 2.41±0.57针对性气道护理组 38 20.24±1.41 15.56±3.61 21.24±1.41 2.56±0.23 t 6.011 7.101 6.211 7.101 P 0.000 0.000 0.000 0.000
治疗期间针对性气道护理组死亡率更少,P<0.05。治疗期间针对性气道护理组死亡有0例,而常规护理方法组死亡6例。
严重颅脑损伤是一种临床发病率高的重症疾病。 机械通气通常用作治疗该疾病的常见救援方法。然而,长时间的机械通气很容易引起呼吸机相关的肺炎。 很容易导致住院时间延长,甚至会增加患者的死亡率[3]。因此,进行相关的护理干预以尽可能地改善患者的情况尤为重要。因此,需要给予有效处理,以更好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改善ICU重症颅脑损伤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预后[4]。重症颅脑损伤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道护理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可以使痰液引流和呼吸道通畅,防止呼吸道的最大感染,并维持呼吸道正常,最终会使患者的病情尽快恢复[5-6]。
本研究显示,治疗期间针对性气道护理组满意水平、血气分析指标、重症监护室入住时间、吸痰次数、每天排出痰液量、吸痰所需要的时间、死亡率对比常规护理方法组有优势,
P<0.05。
综上所述,重症颅脑损伤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实施治疗期间针对性气道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死亡率,缩短住院的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