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迺莹
(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7)
通过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建立,能够更加客观、精准的从侧面反映出医院的护理水平,对于医院医疗质量的提升很有帮助。近年来,随着我国护理科研的日渐深入,护理质量评价指标越来越多,但由于缺乏完善统一的标准,因此也限制了其在临床实践领域中的广泛应用[1]。手术室是医院发展过程中的特殊科室,相比于其他科室,手术室的工作流程和工作环境截然不同,因此,急需建立一种指标对真实的护理质量进行反映,以提升手术是护理质量和评价效率。鉴于上述,本文主要对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构建进行了研究,具体阐述如下。
在研究小组中,主要包括护师7人、管理护师2人以及主任护师1人,共计10人。在该小组中,手术室工作经验达到7年以上的包括8人,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实践过程中,能够对结合具体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提升护理质量各项指标,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
小组成员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并进行共同讨论,最终将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划分为几下几种类型:即结果指标、过程指标以及结构指标。对1996年之后的中外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得出结构指标为:危机相关因素培训合格率、劳动时间浪费率;过程指标包括手术标本错误率、针刺伤发生率、异物残留率等;结构指标包括患者压疮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切口感染率等等。
针对初步构建的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月度例会中重点提出以下疑问:第一,手术室属于特殊部门,手术时间具有不确定性,一般均在8 h以上,在手术室的空余时间上存在较大争议;第二,手术过程中,若不小心损坏贵重设备,将引起严重后果,甚至会对手术进程产生影响,因此可将“设备损坏率”纳入敏感指标体系。
经研究小组讨论,最终得出12项敏感指标,并对专家函询问卷进行制作,包括专家权威程度调查、专家一般资料、问卷说明等。问卷正文敏感指标维度包括可行性、合理性和敏感性。
采用SPSS 20.0对相关参数进行处理,通过问卷回收率明确专家的积极程度,通过变异参数,对指标权重赋值波动进行明确,数值与专业意见协调性呈反比关系。
本次调查中,共发放20份问卷,全部回收,回收率高达100%,所有专家均针对实际指标给出建议,经研究小组归纳和总结,建议如下:第一,指标统计周期以年为主,由于数据参数较多,时间较长,因此会给后续的反馈和统计工作增添难度,建议将周围改为“季度”或“月”,以便于及时查看手术室状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第二,建议将“患者低体温率”纳入敏感指标,这一标准目前已受到了全世界研究学者的高度重视,手术过程中,若患者存在低体温现象,将会对其预后情况产生直接影响;第三,建议将“手术消毒合格率”纳入敏感指标,消毒是外壳手术中的关键性环节,其将会对整体的手术效果产生直接影响,亦应引起重视。
共发放20份问卷,全部回收,回收率高达100%。本次询函中,所有专家持统一意见,专家权威系数在0.80以上(如表1),指标变异系数在0.3以下,结果真实有效。
表1 专家意见权威度
在护理管理工作中,护理质量管理处于核心关键地位,在本次研究中,经过首轮专家函询和二轮专家函询,所生成的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包括了众多方面的内容,涉及到了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多个关键性环节,同时也包括具体的项目,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学性特征。通过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构建,更加有助于医院明确护理工作重点,提升管理工作的可执行性,对于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很有帮助[2]。
本次研究主要本着实用、精简的原则,对实践过程中的护理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对专科护理标准进行了定量反映。此外,本次研究还侧重于对现有管理问题的解决,对手术室各种潜在问题的相关指标进行完善[3]。
关于国内手术室护理,受到管理模式和地域等因素的限制,护理内容也会存在较大差异,本文所涉及手术室属于独立科室,无关乎供应室、麻醉护理等内容,因此,所构建的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鉴于上述情况,跨层级和跨地域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建立,将会是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这对于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以及医院的可持续稳定发展,都将具有着关键性的意义[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