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人际关系破裂引发的压力、焦虑情绪是青春期和成年期抑郁症的较强诱因之一。根据近期发表在《行为医学年鉴》上的一项新研究,治疗感冒的药物成分有助缓解社交伤痛,帮人释怀。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压力评估和研究实验室主任乔治博士招募了42名健康的年轻人。研究人员给1/3的参试者每天服用1000毫克对乙酰氨基酚,持续20天;其余人服用安慰剂或不服药。参试者通过问卷来描述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并评估社交伤痛程度。研究人员根据答案绘制出“伤害感量表”。分析发现,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的参试者在一段时间后,社交伤痛感减少了18.5%。
研究人员解释称,身体疼痛和社交伤痛受到大脑中某些相同的生物学处理过程影响,因此,服用对乙酰氨基酚与人们的宽恕能力产生了协同作用。愤怒和悲伤是对社交伤害的普遍反应,如果一直持续,容易导致慢性健康问题。此外,社交伤痛还与认知功能下降、攻擊性增强、自我挫败行为增多有关,比如过度冒险和拖延。基于此项研究成果,研究人员推荐适当使用感冒药来帮助那些正处于社交压力中的人。
保持社交距离是阻断新冠病毒传播的重要举措。近日,欧洲一项新研究认为,新冠病毒在户外的传播能力远超人们的预想,户外运动时应保持更远的社交距离。
研究由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伯特·布洛肯和比利时研究员法比奥·马利齐亚等科学家组成的国际团队联合开展。他们在比利时《佛兰芒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步行、跑步和骑自行车:社交距离2.0版》的研究论文。为确定病毒在室内和室外空气中传播的具体差异,研究人员通过计算机跟踪户外运动时周围空气的流动情况。模拟测试结果显示,进行户外活动时,跑步者之间最好拉开至少4米的距离;跑步者与骑自行车者之间应尽量保持10米距离;快速骑行者之间应保持至少20米的距离。
伯特·布洛肯分析指出,病毒在室内环境中的飞行距离有限,因此在室内不活动的情况下,“6英尺(约1.8米)规则”十分有效。但如果新冠病毒携带者在户外运动时大口呼吸,甚至咳嗽或打喷嚏,那么紧随其后的人一旦没有配备恰当的防护措施,就很容易感染病毒。他建议,疫情期间户外社交距离必须进一步增大,同时可适当增加额外的个人防护措施。当然,户外运动时选择无人区域最为理想。
由于流感病毒经常变异,所以很难利用某一种疫苗进行永久性预防,也因此每年的流感疫苗都会不同。美国一项新研究显示,新冠病毒的变异速度远不如季节性流感病毒那么快。
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生物信息学及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副教授内埃玛·莫希里博士团队利用基因进化模型,尝试确定病毒最有可能的进化方向。DNA测序是探究DNA核苷酸序列结构单元的过程,主要用于疾病遗传学研究。新冠病毒是一种RNA(DNA的临时拷贝)病毒,这意味着利用DNA测序技术无法直接解码。但是,科学家可以将病毒RNA逆转录成互补的DNA进行测序。目前掌握的数据显示,新冠病毒突变频度小于25次/年,而季节性流感病毒的突变频度达到近50次/年。由于新冠病毒的基因组几乎为季节性流感病毒的2倍,所以季节性流感的突变速度约可达到新冠病毒突变速度的4倍。
莫希里表示,针对病毒进化流程的探究不仅有助追踪疫情传播状况,更利于疫苗研发工作的开展。新冠病毒突变速度较慢,对于长效疫苗的研发来说是个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