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迁移 架构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课堂

2020-05-14 13:40马云
学周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

摘 要:当前的初中语文在教学大纲制定中,主要以阅读和写作为中心,并且将课外阅读和自读融合进来,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说,新教学着重培养的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语言能力,并提升他们的语言感知和审美能力。针对此,笔者提出来几点详细的提升策略,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读写迁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10-013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0.066

语文学习主要是以阅读学习为基础的,并在这个基础上向其他的板块发展,因此要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得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利用阅读促进语文学习,也就是以读促写,读写迁移。

一、立足课本教材,强调学生的文本研习意识

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能力”“思维发展能力”“审美鉴赏创造能力”“文化传承能力”四个方面,笼统概括就可以阐释为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能力和文化传承能力。语言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内容,也是最为重要的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文水平,而后三者相当于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没有语言能力的奠基,其他能力也不会得到有效发展。在初中语文的学习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培养必定离不开语文的阅读和写作,学生需要从大量的阅读中积累语言知识,又需要在写作中,增强语言的运用,获得思维的发展,乃至于得到审美能力的提高,对文化进行传承。阅读与写作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點,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中,文本阅读的重要性显得愈加明显了,因此,想要促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就得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文本研习是写作的基础,利用课本教材,培养学生的文本研习意识,对于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极为重要。

(一)提倡学生做摘录批注

学生在阅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关键性语句,尤其是在大篇幅阅读中,这种语句更为重要,因此,学生应该对其进行适当勾画,比如说自己喜欢的语句或者是有疑惑的地方。在这些地方做摘录标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掌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和脉络大意,这些做法其实都是基本的文本研习方法。当然光靠学生自己是不会主动进行批注的,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运用文本研习的方式去阅读文章,在文章阅读中加入批注,融入自己的想法和理解。

比如说在《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从题目“花儿落了”,可以隐约看到一些怀念、感伤的情绪,此处可以进行批注,深入理解。本文是节选自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属于小说中的最后一部分,原题其实是“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原文章节写的是主人公历经了许多事情,在爸爸去世之后,终于明白了自己已经长大了,总得来说是讲述作者自己的童年故事,文章结尾才终于体悟到了长大的感觉。而教材中的节选部分,则是采取一种插叙的方式,将眼前的事情与过去的往事结合起来,并在插叙回忆中不断体现自己成长的经历,这种写法让全文波澜起伏,更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同时更能体现作者的怀念感伤之情。通过“花儿落了”,我们感受的一种悲痛和无奈,同时带有深深的眷念之情,可谓是一语双关。在这片课文中的学习,教师应该让学生仔细分析作者安排段落和叙事方式的用意,通过作者大量的回忆插叙,理解作者心中对于父亲的想念和缅怀,并联系全文的思想细节,来体会文章题目的内涵,一步步了解作者对于父亲的情感。从这种思念情感,设想作者的情感为何会如此感伤,再分析“落了”这个词汇的别意,就可以想到作者其实是用“落了”暗示自己的父亲已经离自己远去了,就像花儿落了一样,不会再回到树上让人欣赏,留下的只能是以往美好的回忆。教师要让学生注意这些特殊词义的运用,通过简单的几个字理解作者心中的情感。

(二)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阅读中,应用不同的阅读方式所获得的阅读体验是不同的。就以阅读的精细化程度为例,精读可以掌握文体的大致结构,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快读则是一种快速了解文本信息的阅读方式,一般针对内容简单易懂的文章;略读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文本的重点,适合寻找一些重要内容的阅读。以朗读为例,这种阅读方式适合节奏鲜明、情感丰富的阅读文本,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在不断地变速和变调中,体悟文章的旋律和节奏色彩。从这些分析来看,最适合运用朗读的就是诗文了,诗文整体篇幅比较小,节奏感强,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而且行文的变化比较明显,学生在朗读期间,能通过气息的调整和语速的变化体现行文的感情色彩,因此,朗读更有效帮助学生获得阅读的情感体验。

二、利用专题阅读拓展学生的读写空间

新课程改革后语文教学,更加重视课外阅读与课余生活的结合拓展,以便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课外素材,获得能力拓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阅读专题组织教学活动,最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适当设置阅读专题课

在语文学习中,学习方法的获得主要是在课内完成的,而学习能力的提升则是在课外完成的,换言之可以这么理解: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学会了教师传授的学习方法,在课后,学生利用这些方法进行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最终获得知识的掌握。因此,基于这个理念,课外阅读不仅是课堂阅读的扩展,还是最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课外阅读是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师必须重视起来,为了更好地指导课外阅读,教师可以时常开设一些阅读专题课,将所学的教材内容进行延伸拓展。就以初中学习的散文知识为例,教师可以从散文的特点进行拓展,分析它的行文结构和形散神不散的行文特点,借此开展相应的阅读和习作练习,让学生将课外阅读与教材内容实际联系起来,既做到知识的活学活用,又让课外知识能够得到实际应用。当然,教师也可以开展名著专题阅读,让学生从名著的人物塑造、情节描写、思想特点和行文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以《骆驼祥子》为例,这部小说是老舍的代表著作,小说中的主人公祥子是一个农村青年,为了生计和愿望来到北京,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并做一名上等车夫,他好几次已经攒够买车的钱,却屡屡遭挫,甚至新买的车子也被大兵抢走,在屡次打击后,他不得不和不喜欢的虎妞结了婚,又得到了属于自己的车子,但是虎妞却不幸难产而死,祥子最终人财两空。一次次打击后,尤其是心爱的小福子自杀后,更让他失去了生活的希望,彻底沦落为行尸走肉,可以说祥子的人物形象在当时是当时中国底层劳动人民的真实写照,还有无数的“祥子”是这么造成的,这是时代的悲剧。不得不感叹的是,这部小说的作者老舍先生也因为当时特殊的时代而选择了一种离别的方式。通过文章背景的了解,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当时的黑暗,以此为感情基础,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祥子会遭遇这么多挫折和磨难。《骆驼祥子》是一篇课外阅读,但是历年的中考阅读都有过涉及,当然不只是这一篇,还有其他的小说节选。总的来说,教师要注意课外阅读的拓展教学,上好阅读专题课。

(二)协同读写互动关系

阅读与写作是两个紧密联系的学习板块,当前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还要将写作教学重视起来,做到读写迁移,让两者高效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阅读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写作则是思考与表达的过程。读写融合,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七年级是初中的初始阶段,这一时期的习惯培养非常重要,教師一定要注重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摘录习惯,并鼓励学生每日一记,将自己想要表达的事情记录下来。过了七年级,八九年级的读写互动则是以文体写作、改编式写作为主,重在提升学生的描写、抒情和议论等综合写作能力。在协同读写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两个工作,一个是改变作文的批改方式,突出批改的专业指导性,避免模糊批改、应付批改的做法,利用批语给予学生更加清晰明确的指导意见,让批改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另一个是注重二次批改的多样性,如果教师需要对作文进行二次布置,并针对二次作文进行评价,一定要体现批改方式的差异性,避免和之前使用同样的方式,尽量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虚心改正。

三、丰富读写迁移的形式

想要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得注意学生的阅读训练,而要想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又需要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培养,做到读写迁移,协同进步。

学生的写作和阅读的提升学习,其实实质上就是对精品文章的模拟学习,如果按照作家的成长经历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懵懂无知阶段,此阶段中,当事者的各方面知识比较浅薄,理解文章能力也比较弱,属于写作的初始成长阶段,需要得到有效提升;(2)快速吸收阶段,此阶段的当事者开始大量吸取阅读知识,通过阅读丰富眼界,开拓思维;(3)模拟写作阶段,此阶段的当事者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能力,需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运用,但是在运用阶段中还比较青涩,所以需要大量模拟他人的作品来写作,这是一个中期的成长阶段;(4)初始原创阶段,经历了大量的积累和写作练习,当事者基本可以进行独立写作,只是写作还不太熟练,有些地方需要经过长期的推敲才可以完成,并且语言风格也不太熟练,需要进一步提升;(5)成熟创作阶段,此阶段的当事者在大量的独立创作之后,已经进入了一个黄金创作时期,可以对行文进行熟练掌控,塑造成熟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作品也达到一个优质的水准。

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去模仿优秀作品,在模仿之前,先了解语言表达技巧,再进行局部仿写临摹。比如说在七年级的学习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以临摹为主,仔细观察文章的词汇和句式,比较各种修辞手法的使用条件,按照优质文章的行文结构布置自己的作文,此外,学生还可以适当抄录一些优美文句,加入自己的作文之中,为作文增添色彩。

另外,读写迁移要关注学生写作风格、思想情感的应用,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训练写作思维、培养写作情感,并联系实际生活,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悟,获得读写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赖晓辉.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8).

[2]孙连生.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8(12).

[3]王永付.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语文教学[J].考试周刊,2017(56).

[4]柯惠强.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究[J].课外语文,2017(7).

[责任编辑 万淑蕊]

作者简介:马云(1977.2—),男,回族,甘肃积石山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核心素养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