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华淑
【摘要】文章以“辛亥革命”一课为例,从整合教材、删减教材、“调序”教材、补充教材、更新教材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基于学生认知的高中历史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的策略。
【关键词】学生认知;历史教材;开发策略
从课程论的角度看,教材仅是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之一,是师生互动的“文化中介”。所以教师的角色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更应是教材的开发者。教师要在研究学生的知识储备、兴趣爱好以及心理特征等基础上,从学生易于认知的角度出发,通过整合、增减、调序、更新等方式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从而使教材更好地适应具体的教学情境。下面笔者将以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必修一“辛亥革命”一课为例,就基于学生认知的高中历史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的策略进行探讨。
一、整合教材,建构知识体系
整合教材是在不背离教材意图的情况下,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重新组合。因为教材的编写逻辑只是给师生的教学提供一个文本,不一定是学生容易接受的认知逻辑。整合就是将教学内容的线索、顺序、层次等编排得更为合理,将教材的叙述逻辑调整为学生的认识逻辑,利于学生将教材知识内化為自己的认知。
“辛亥革命”一课教材分为“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三个子目,讲述了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成就与结局。教材线索清楚,但在辛亥革命背景、武昌起义过程等内容的叙述上比较简单。如果照搬教科书的内容进行教学,难以激发学生兴趣。所以,笔者参照了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李树全老师的教学设计,把教材内容分为三个板块,分别给它们配上了形象生动的句子:“一、乱象中国——辛亥革命前的中国”“二、新象中国——辛亥革命中的中国”“三、印象中国——辛亥革命后的中国”[1]。前两个板块讲述辛亥革命的背景和过程,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第三板块侧重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和感悟。三个环节有机、和谐地重组了教学内容,结构更清晰,引导学生由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整体,知识逻辑严密,重点更突出,承转自然,有利于学生整体知识体系的构建。
整合教材,不能简单地徘徊在教材的表面知识,教师既要分析教材知识固有的内在联系并进行合理调整,又要设置有逻辑的问题链和探究情境,为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石,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宏观历史。
二、删减教材,削枝强干
新课程高中历史教材是“一标多本”,由于编者对课标理解的差异以及学术专长的不同,致使各个版本的教材在编排顺序、材料的选取、教学内容的取舍等方面各有侧重,甚至大相径庭。所以教师要依据课标把握教材重难点,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出发,进行合理取舍、删减。
“辛亥革命”一课教材内容跨度大,跳跃性强,涉及的知识面广。在教学中,如果内容面面俱到,势必影响到教学的深入开展。哪些内容可以删减呢?在权衡教材内容主次的前提下,笔者对同盟会的建立、三民主义、黄花岗起义、南北议和、清帝退位等知识点进行大量删减。因为根据课标的需要,这些知识点与教学主线联系不多,而且学生在初中学习过,有一定的积淀,学生回顾以往知识就能了解。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所以对教科书的取舍,要坚持基础性和时代性两大原则,对专业性过强或者脱离课标和学生实际的内容以及非重点的内容要毫不吝惜地舍去。
三、“调序”教材,优化认知结构
新课标高中历史教科书采用了“模块+专题”、中外历史混编的编写体例,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历史学科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结构的整体性,破坏了历史事件内在的逻辑关系,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本课教材对辛亥革命背景的介绍显得非常淡薄,只提到同盟会的成立、革命党人的准备等内容,基本没提到辛亥革命的经济、阶级和思想背景。这样容易使学生以革命来理解革命,以偏概全,产生错误的历史认知。但是教材必修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必修三“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和选修“亚洲觉醒的先驱”中,分别介绍了辛亥革命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思想基础,以及孙中山个人对辛亥革命的推动作用。所以,将相关内容提前来讲,就有效突破了必修一教材对辛亥革命叙述的单向度革命视角,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全面的、丰满的、有血有肉的“辛亥革命”,从而给学生一种完整的历史认知。
整合教材和对教材“调序”是两种不同的策略:整合教材是因为教材在内容和难度等方面不适合学生,主要是按照历史学科内在的知识逻辑,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联系、延伸和拓展;而对教材“调序”,主要指按照时间顺序,以相连性和互通性为主要原则将同一主题的内容进行归类。
四、补充教材,添枝加叶
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在编写时往往以点带面,其叙事风格注重宏观大义,对某些历史事件只有知识的基本框架和历史结论,缺少生动具体的史实,致使学生和教材之间无法形成共鸣。所以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时,教师要读懂教材上的“留白”隐含的信息,并善于在教材的“空白”处挖掘、拓展教材的深度和广度。下面介绍三种常用做法。
1.补充典型史实材料,挖掘教材浓缩之处
教材限于篇幅,某些知识点只有结论或者只有概括性的叙述,但其言简意赅的文字背后往往浓缩了很多重要的内容。对此,教师应该补充典型史实材料,深入挖掘教材的“浓缩”之意。例如,在辛亥革命背景的介绍中,教材有这样一段话:“迫于形势压力,清政府相继打出‘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幌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教师如果不补充清末新政的措施,学生就难以理解新政与辛亥革命之间的关系,对教材后来讲述的资产阶级立宪派及其在辛亥革命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更难以理解。所以笔者补充了清末新政的措施,呈现了“小站练兵”“清末发行的彩票”“1903年留日学生合影”等图片材料,并引导学生思考新政的实质和客观影响,这样上述问题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