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乘宇
【摘要】數感是一种数学素养,它的建立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文章主要采用课例的形式,探索在一年级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数感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数感;数的意义;估数;直观;定量刻画;问题解决;亲数学
在一年级“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一课中,笔者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爷爷的年龄比淘气的年龄( )。”有的学生回答“小得多”,答案令人哭笑不得也很无奈。遇到类似的错误,我们常常将问题归因于学生缺乏生活经验,但事实上,学生是严重缺乏数感,因此培养学生的数感迫在眉睫。
何为数感?2011年版课程标准对数感的含义是这样阐释的:“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数感的具体体现是:“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选择恰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可见,培养学生的数感是当前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现就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做一些浅述。
一、在理解现实数的意义中培养数感
数的意义的理解与数感的建立密切相关。现实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无论是数与数量还是数量关系,都来源于生活现实[1]。为此,应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的语言进行表达与交流。这样,学生可以经历建立数感的过程,获得相关的感知经验。
例如,在教学“0的认识”时,笔者设计了“找0”这项作业,让学生记录下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0”。汇报时,学生的积极性高涨:“邮政编码中有0”“车牌上有0”“电话上有0”“直尺上有0”“温度计上有0”“身份证上有0”“在体育比赛的比分上见过0”……
通过联系这些身边的事物,学生体会到“0”除了表示没有外,还可在温度计、方向图上表示分界点;在直尺上表示起点;在日历、电话、车牌上与其他数字一起组成号码……联系生活体会数的意义,在现实中初步体验数感。
二、在估数的猜测、调整中培养数感
数感好指的是学生对数和数量有着良好的直觉。在估数活动中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感。估数是介于推理和猜测之间的心理活动,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事物的数量进行合理的推断。
首先,我们可以发现,新课程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估计能力,目的在于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感。例如,一箱苹果能放30个,那么同样的一个箱子能放多少个李子?是20个还是80个?学生通过比较,明白苹果大放得少,李子小放得多,从而深入理解80的含义。
其次,要让学生经历估数的过程。一年级的学生对数有了初步认识。估数学习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体现在设计中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有一种拾级而上的兴致和欲望,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积累经验,逐步增强数感。
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中,让学生对主题图“小方块”进行估数,想一想100个苹果有多少?100本数学书有多高?在猜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估数的结果与标准或模型进行对比,不断进行修正。到底有多少个小方块,你们估得对吗?请你数一数!点点滴滴的问题,提高了学生对数的第三感知程度,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此课最后,特别设计了一个小游戏“抓小方块”:1.请你抓一把小方块先估一估抓了多少,再数一数确切的数量;2.请你试着一把抓30个小方块。学生在第一次抓取活动中经历观察、估计、数数验证个数,形成自己对数特有的感觉;而第二次抓取是在第一次抓取的基础上,让学生去思考、调整,这也是学生在内心深处体验数的大小、增强数感的最佳时机。
三、在直观操作中培养数感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以直观形象为主,要想让小学生学好抽象的数,采用直观和形象的教学方式是十分重要的。灵活地运用模型图,使抽象化的认数教学直观形象起来,就可以使学生对数的认识过程缩短,减少其想象的困难,促使学生的思维实现从具体到抽象的飞跃,数感得到培养。
一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简单的实践活动如操作、观察、猜测、交流等对他们来说是充满吸引力的。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数感,课堂教学中应更多为学生设计有趣的实践活动。在课堂上多让他们实践“分一分”“数一数”“圈一圈”“摆一摆”的活动,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动手参与,感受到“数”的趣味和作用,对数产生亲切感。
例如在认数中,让学生数数小棒,数小棒的过程就是对数的感知。接着让学生每十根捆成一捆,这是第二次对数的感知,在捆的过程中,理解“10个1是10”的概念,渗透十进制的数学方法。通过这种操作感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由隐性变为显性,化静为动,对更大些的数建立感性认识,了解到数的大小以及数与数之间的内在联系。
如在“认识11到20的数”时,可以让学生抓一把小棒,数一数有多少根;让学生对一堆草莓先猜猜有多少,再数出来;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数轴统计18接近10还是接近20还是13呢?这样,把数感培养落实到具体的活动中,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可以使学生对数有一个鲜明的印象,在遇到相似的情境时,他们会在头脑中有一个具体的参照物,真正建立起良好的数感。
四、在定量刻画中培养数感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的科学,它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数学教师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抽象的数学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鼓励学生尝试用数学去刻画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状态,并从中进一步认识定量刻画事物的方法,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获得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学“认识100以内的数”时,笔者先出示一个书包,让学生猜一猜这个书包的价格是多少元。生:“30元。”师:“低了。”生:“100元。”师:“高了。”生:“40元。”师:“又低了。”生:“50元。”师:“高了。”生:“45元。”师:“正确。”如此猜数游戏,既锻炼了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把握数的大小比较的本领,又渗透了区间逐步逼近的思想。这样的游戏活动对培养学生的数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使学生在体会数的大小的同时,还能学到一种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五、在解决问题中培养数感
数感说到底是一种心智技能。如果说动作技能主要靠肌肉运动,表现于外部行动,那么心智技能主要是意识活动,它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有良好的数感的人在需要数感发挥作用的时候,它便会自然出现。要达到这样的境界,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让现实问题数学化,使学生在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中建立数感。
在教学“加与减”100以内不进位加、不退位减时,尤其重视动手操作。3捆小棒加2捆小棒等于5捆,也就是50根,30+20=50。从5捆小棒中拿走1捆还剩多少个?引导学生列出50-10=40。学生通过动手摆小棒,不仅加深了对加减法的意义的理解,而且在对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发展了思维,获得了积极的感性体验,从而形成数感。
这样通过解决问题,强化了学生应用数学观察、分析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的魅力和价值,培养了应用数学的能力。
六、在“亲数学”的行为中培养数感
数感,也可理解为对数字、数学的一种感觉、感悟。我们要对一样事物有感悟,就要多多去体会它,亲近它。所以培养学生的数感,要从书本联系到生活,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熟悉的事物,用数学的概念与语言去反映和描述社会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而想要让学生“亲数学”,除了可以讲授学生认知的、身边的数学知识外,精心设置情境,正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效果会更好。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实践应用等主体活动去亲近数学,体验数学,再创造数学和应用数学,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10以内的认识”中,笔者引导学生找出藏在我们身边的数,并进行比较,看看谁找得多。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有的学生数出了教室的门及窗户等物体的个数,直观地感受窗户个数4大于门的个数2;有的学生说出了自己年龄和姐姐的年龄,从中发现了10大于8;还有学生找出了家里有几口人、自己在哪个班、家里的门牌号码、电话号码、家住几楼等。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的意义,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体会用数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从而建立数感。当学生眼中看到的世界有了量化的味道,当他们遇到可能与数学有关的具体问题时,能自然地、有意识地与数学联系起来,会用数学的思想方法来进行处理和解释,那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总之,数感不是靠一朝一夕短时间内就能形成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過程,需要较长时间逐步培养。作为教师,培养学生的数感需要我们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把培养数感的任务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并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数学素材,让学生在感知、探索、发现中发展自己的数感。把帮助学生建立数感作为教育的基本目标,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去。
【参考文献】
李兆彬.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感的培养[J] .学周刊,2014(09):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