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性学习:自主学习的一种样态

2020-05-13 17:26汪小珍
关键词:小燕子燕子自然段

汪小珍

摘要:展示性学习意在使个人或学习共同体在展示中肯定并发展自己的优势,实现自我和其他学习者共同成长。展示性学习融合了“学”“展”“点”“练”四要素。“学”,通过布置层次化学习任务,让学生自主应对问题;“展”,通过激发隐性思考,让学生在多维展示中碰撞思维;“点”,通过紧扣教学要点,让学生在多方互动中拓展知识;“练”,通过强化达标练习,让学生在巩固中增强能力。

关键词:展示性学习 学展 点练

一、展示性学习的要素和特征

(一)展示性学习的要素

自主学习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趋势,它没有统一的、固化的操作模式。我校基于每个学生都有优势特长与内在潜能的实情,积极探索有利于发挥学生优势、释放潜能的“展示性学习”教学样态。

展示性学习,是指个人或学习共同体向他人展示知识收获、疑难困惑等,在展示中肯定并发展自己的优势,实现自我和其他学习者共同成长的学习方式。展示性学习融合了“学”“展”“点”“练”四要素,每个要素都指向不同的“教”与“学”目标(见图1)。概括来说,“学”,即自主学习;“展”,即交流展示;“点”,即精讲点拨;“练”,即达标练习。

展示性学习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具体学情进行灵活设计、组合,可以是“学→展→点→练→展”,也可以是“学→练→展→点→练”。

(二)展示性学习的特征

展示性学习具有三个典型特征。一是能动性。学生是展示性学习的主体,通过自己的言语与行为,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亲身经历自学、探究、展示的过程,丰富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二是可视性。学生通过自己的表达和行为展示原本不可见的思维(思维方式和思维路径),使其清晰可见。三是互动性。在展示性学习中,学生处于与教师、同伴、自我、材料等维度的互动对话的状态,在交流互动中获得自我发展。

二、展示性学习的推进

本文以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燕子》一课的教学为例,阐释展示性学习的推进策略。

(一)“学”:布置层次化学习任务,让学生自主应对问题

“学”,既包括课前独立预习、课中自主学习,又包括课后巩固复习。学的形式,既可以是学生独立自学,也可以是同桌对学,还可以是小组群学等。当然,学生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有效组织和引导。教师在布置课前、课中和课后不同阶段的学习任务时,应凸显层次性,让学生课前能自主发现问题,课上能合作解决问题,课后能独立解决问题。

1.课前预习,自主发现问题。

课前预习,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一些新知识、新方法,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敢于发现问题,养成善于质疑的好习惯。在学生敢“问”的基础上,再逐步引导他们会“问”,问出质量,问出深度。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我引入了“三星级评价方式”。如在《燕子》的课前自学单上,有的学生问“燕子一般吃什么”,有的学生问“‘小圆晕‘烂漫无比是什么意思”,还有的学生问“课文第2自然段主要写的是燕子的什么”。第1个问题与燕子的生活习性有关,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就可以解决,属于一星级问题;第2个问题涉及文中难理解的词语,说明学生关注到了课文具体的语言,属于二星级问题;第3个问题关乎课文主要自然段内容的概括,是本课的难点,属于三星级问题。和课文重点、难点关联度越高的问题,评价的星级也越高。

我会针对不同的问题启发学生,让他们明白:几乎不用思考,通过查资料或读课文就能找到答案的问题,只能得一星;和课文表达相关,通过认真读课文和用心思考后才能解决的问题,可得二星;涉及学习难点或重点的问题,可得三星。

在预习时质疑,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能让学生的学习更为积极和主动,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真正的困惑,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2.课中导学,合作解决问题。

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重难点进行独立自学、同桌对学或小组群学,通过充分的学习实践活动,增加学习的深度和效度。

立足“课文第2自然段主要写的是燕子的什么特点”这一问题,我启发学生:“如果每个自然段都是各不相同的画面,你会为它们取个什么样的名字?请你们通过比较,给每幅画面起个简洁、精准的名字。”待学生合作讨论,给每一段起了不同的名字后,我又组织他们对最难概括的画面进行针对性交流。以第2幅画面为例,很多学生从文中找出“烂漫无比的春天”“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等关键词句为其命名。我点拨道:“这一自然段不但写到了春光,还写到了燕子。你们能用加一加的办法把春光和燕子都概括进去吗?字数越少越好。”受此启发,学生最终将这幅画面命名为“春光燕子圖”。如此,他们对第2自然段内容的把握更为准确,对用关键词句概括段落大意方法的领悟也更为深刻。

3.课后拓展,独立解决问题。

展示性学习的“学”还涵盖了课后拓展学习和延续性学习。比如,对于课前学生提出的问题“燕子一般吃什么”,我让他们课后搜集与燕子有关的资料自主解决。另外,还让他们通过摘抄、用自己的话简要介绍等方式,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展”:激发隐性思考,让学生在多维展示中碰撞思维

“展”,包括交流疑难困惑、学习方法或思考收获等,也包括展示朗读背诵、课本剧表演、优秀习作等。这些交流展示是学生与教师、同伴、自我等的互动对话,能使学生隐性的思维得以外显,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思维碰撞。常见的展示形式有小组讨论、补充发言、课堂辩论与展示比较等。

小组讨论,即人人参与讨论,或提出疑惑,或表达观点,获取多方信息,激发思维动力,释放智慧潜能。

补充发言,即在提炼和综合他人思想观点的基础上,学生进行补充性发言。如在讨论怎样概括第1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时,有学生说:“主要写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马上有学生反对:“整篇课文都在写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这一段应该是写小燕子的羽毛、翅膀和尾巴。”我相机启发:“你的概括抓住了主要内容,但还不够简练。”此时,又有学生补充:“羽毛、翅膀和尾巴都属于燕子的外形,所以这一段写了小燕子的外形。”这样的概括,言简意赅,获得了大家的赞同。

课堂辩论,即当学生对某个话题有不同观点时,可以组织他们辩论,以辩促读,以辩促思,提升其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讨论《燕子》一课哪些自然段写了燕子的飞行时,学生产生了不同意见,有的认为是第3自然段,有的认为是第3和第4自然段。对此,我让学生说出各自的理由。有学生说第4自然段没有提到飞行,只写了燕子沾水面。有学生反驳:“这一段虽然没出现‘飞字,但‘横掠就表示燕子横着飞得很快呀。”又有学生补充:“我也认为第4自然段也在写燕子飞行。沾水面,也是燕子在湖面上飞行时的动作。”在这样的辩论中,学生对第4自然段的理解不再浮于表面。

展示比较,就是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其他学生进行比较点评。教学第2自然段,我请学生圈出这一段描写的景物,说说它们的不同之处。之后,请两名学生展示朗读。朗读描写“轻风”“细雨”“柔柳”的语句,两名学生都用了舒缓、柔和的语调,但读“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时,一名学生读得舒缓、轻柔,另一名学生则读得欢快。我让其他学生说说自己更赞同哪一种,马上就有学生说:“读‘轻风‘细雨‘柔柳时要慢一点,能让人感觉到春天的柔和,但赶集是很热闹的,赶集似的聚拢来,速度应该要快,所以我更赞同快一些的读法。”我相机点拨:“看来,朗读时我们需要根据内容的变化来变换语速语调。”接着,请学生再次练习朗读,学生就能随着描写景物的不同特点自然地变换语速语调了。

需要注意的是,“展”“思”互促互进,展示者和听众的投入程度、思考深度直接影响着展示的效果。交流展示前,教师最好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思考和准备,尽己所能展示所思所得;交流展示时,作为听众的师生也要高度专注,不干扰、打断展示,用心领会展示者表达的思想,用言行举止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和鼓励;交流展示后,说出展示背后的思考过程,让其他学生获得启发。

(三)“点”:紧扣教学要点,让学生在多方互动中拓展知识

“点”,是在学生自主学习及展示的基础上,抓住关键点、易错点、疑惑点等进行精讲点拨。

精讲点拨离不开示范指导。如背诵课文第1-3自然段,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背诵是否正确流利,是评价背诵的重要标准。为了提高学生的背诵效率,我先提示学生抓住关键词,理清描写顺序,并示范背诵第2自然段。掌握了背诵的基本要领,学生就有了信心。背诵是否有感情,是更高的标准。为了达成这一标准,我让诵读能力较强的学生示范背诵第1自然段,之后进行点拨:“这样的背诵正确流利,但如果能通过语速语调的适当变化,流露出对小燕子的喜爱之情,声音响亮,姿态大方,那肯定更棒!”每个学生完成背诵后,我让他们一一进行背诵展示,其他学生用心倾听,然后对别人的背诵做出点评。“欣赏+建议”的点评,既增强了学生背诵的自信,又让他们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找到了提升背诵的方向。

精讲点拨不是教师的专利,而是有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一起在头脑风暴中主动构建激情和灵感的过程。《燕子》一课中,很多学生很容易写错“凑”字。我让他们仔细观察字形,说说写对、写漂亮这个字的注意事项。有学生说“是两点水,不是三点水”,还有学生说“要注意右下方不是‘禾”。顯然,学生没观照到细节。我在指导他们书写时特意强调要特别注意最后四笔的写法,并进行书空。写的过程中,有学生注意到:“凑”字的三横长短不同,间距相等。有此发现,他们就能把字写规范、写漂亮了。

(四)“练”:强化达标练习,让学生在巩固中增强能力

练习是巩固展示性学习成效的重要环节。展示前的练习,能提升展示质量;展示后的练习,能深化学习质量。“练”的环节要注意以下几点:

1.精选练习内容。

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或选择有针对性和典型性的练习,强化语言积累和运用方面。

我对《燕子》一课的课后练习做了简化,主要引导学生就“背诵第1-3自然段”“读记说‘剪刀似的尾巴‘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光彩夺目的图画等词语”“摘抄优美生动的语句”3项紧扣本课教学重点、典型精当的练习内容展开训练,积累和运用语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降低练习难度。

练习难度合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所以,练习设计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要尊重学生差异,符合学生认知,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选择性、层次性,让每个学生都力所能及、练有所获。

例如,针对“摘抄优美生动的语句”,我分别设计了基础性训练内容和拔高性训练内容。前者,要求学生摘抄文中3个优美生动的句子,人人都须完成;后者,要求学生课后阅读一篇描写春天或燕子的文章,再照抄2个优美生动的语句,第二天在小组中进行朗读展示。这样的练习,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各有所获。

3.保证练习时间。

不管是展示前的练习,还是展示后的练习,都要有较为充足的时间,才能取得以“练”促“展”、以“练”延“学”的效果。展示前的充分练习,能够增强学生自信,展出效果;展示后的练习,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提升能力。教师要走近学生,深入了解学情,将练习时间设置在多数学生能够完成的范围内。例如,展示朗读第3自然段前,给绝大部分学生进行1-2遍练读的时间,学生读的时候就更有底气,也更有效果。

4.反馈练习结果。

对于学生的练习,教师要通过交流展示、书面批阅等形式,给予及时的点评和反馈,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效。练习反馈包括对学生练习态度、正确率、完成质量、完成时间等的评价。反馈者以教师为主,但也可以是家长或学生。

例如,针对背诵第1-3自然段的练习,我让学生先背给家长听,让家长写评语;然后背给同桌听,让同桌点评;最后在全班展示,师生共同点评。经过几轮的背诵,学生背诵的信心和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展示性学习,让学生在“学”“展”“点”“练”的平台上,从“消极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我们将对这个平台做更深层的研究。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普教专项课题“展示性学习:小学生优势迁移的深化研究”(编号:D/2016/02/2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何晓波.展示性学习:课堂转型的新视角[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4(5).

[2] 林汇波.课堂展示的有效性探析[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3).

[3] 李秀清,张惠,刘丹.提高小组活动课堂展示效果的教师行动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3(2).

[4] 王爱勇.学生课堂展示与教师有效指导[J].教育探索,2011(6).

猜你喜欢
小燕子燕子自然段
小燕子
小燕子找春天
燕子
秋天
燕子叫
发现迁徙的秘密
美丽的秋天
燕子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