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说明文自主学习方法指导策略例谈

2020-05-13 14:12赖丽贵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0年2期
关键词:物候事理说明文

赖丽贵

摘要:针对初中说明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缺失的问题,文章探讨并提出了四条改进建议:一是借助教材助读系统,引导学生自主确定学习目标;二是从标题入手,引导学生自主明确说明对象;三是通过理解关键词句,引导学生自主梳理说明文主要信息;四是抓住表示顺序的提示词,引导学生自主理清说明顺序。

关键词:说明文教学;自主学习;学法指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体目标与内容”中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语文教材中的说明文作为一种“解说事物,剖析事理,阐明意向,以便使人得到关于事物、事理或意象的知识的文字”,正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精神的重要载体。说明文阅读教学一直是阅读教学中的难点,大多数教师过于注重说明文体知识和说明方法的讲授——教学内容和过程枯燥无味,忽视了对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的培养及自主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长此以往,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索然,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低下。

针对这一现状,笔者认为说明文教学中教师应教给学生自主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能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在自主学习中提升学生的学习获得感,提升学生学习思考的能力,实现自主性发展,使学生成为有主见的人。下面试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阐述笔者的实践与思考。

一、借助教材助读系统。引导学生自主确定学习目标

新课标明确提出,阅读说明性的文章应“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结合部编版教材的编排意图和文章特点,教材中每篇说明文对学习目标的落实应有所区别和侧重,教师可引导学生借助教材助读系统自主确定学习目标。

首先借助单元导语,引导学生自主了解单元学习目标。部编版语文教材的说明文主要安排在八年级,在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和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均设置了单元导语。部编本说明文的单元导语都是分为两段,第一段是说明文学习的人文性要求,第二段是说明文的工具性阐述。以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例:

草木枯荣,大雁去来,恐龙无处不有,沙子极为致密,这些现象背后都蕴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

该单元的课文都是阐释事理的说明文,涉及物候学、地质学、生态学等领域,体现了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学习该单元,学生要注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此外,还要学习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质疑问难、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学生通过阅读单元导语、圈划关键信息后会发现,该单元的人文性目标是“感受文中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工具性目标是理清说明顺序、通过筛选信息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学习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最后应达成的水平是“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质疑问难、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

其次,可借助课前“预习”板块,引导学生自主明确课时学习目标。统编版教材的课前“预习”板块对该课说明文的学習提出了要求,对学生课前预习行为作出引导,同时对学生自主确定本课说明文的学习目标也很有帮助。以《大自然的语言》为例:

人类有语言,大自然也有自己的“语言”。“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物候学研究的许多自然现象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作者介绍这门学科时结合实例、娓娓道来、条理清晰、语言准确,快速浏览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段课前导读富有趣味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够迅速从中自主明确本课的主要学习目标是“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从标题入手,引导学生自主明确说明对象

阅读说明文,必须先确立文章的说明对象,说明文的标题大多与说明对象相关,因此从标题人手,可引导学生自主明确说明对象。

说明文大多以说明对象本身作为标题,如《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也有些标题暗含了文章的说明对象,如《大自然的语言》这一标题,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其本体是物候现象,这也是文章的说明对象;还有一些说明文的说明对象需要细读标题,并结合文章内容来确定,如《恐龙无处不在》,只看标题,我们可能以为作者要向我们描绘恐龙遍布世界的盛况,结合文章内容我们可以明白,这篇课文的说明对象其实是“恐龙无处不在的原因”——板块构造理论。

三、通过理解关键词句。引导学生自主梳理说明文主要信息

说明文是一种具有极强条理性和逻辑性的文体,作者大多会在文章的首尾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概括,在段落的首尾对本段的内容进行概括,因此引导学生抓住段落的首尾句等关键词句,有助于学生快速筛选文章的主要信息。在《大自然的语言》中,有如下关键句子:

这样看来,鸟语花香,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第2段段末句)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第3段段首句)

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第4段段末句)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第6段)

首先是纬度。(第7段段首句)

根据对以上关键句子的理解,学生可以快速梳理出文章的主要信息: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什么是物候、物候对农业的重要性、决定物候现象的因素、研究物候学的意义等。教师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自主将文章主要信息绘制成思维导图,从而提升其思维品质。

四、抓住表示顺序的提示词,引导学生自主理清说明顺序

说明顺序是说明文学习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理清说明顺序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逻辑关系,并对说明文写作的学习有切实的指导作用,因此指导学生理清说明顺序具有必要性。

大多数说明文中都有表示顺序的标志性关键词,能帮助读者判断文章的说明顺序,如根据表示时间的词语,可以判断文章的说明顺序为时间顺序;根据表示地点转移的词语,可以判断文章的说明顺序为空间顺序;而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等,则可判断文章采用了逻辑顺序。

以《大自然的语言》为例,在说明“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这一问题时,可以发现文中有这样一些句子:

首先是纬度。

经度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提示词,表明四个因素对物候现象来临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显示了其内在联系,这是一种逻辑顺序。事实上,通读全文会发现,该文先说“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接着说“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再说“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最后说“研究物候学的意义”,四部分内容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材料之间也是按照逻辑顺序安排的。

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学习说明文的方法,充分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激发其学习说明文的热情,不仅有助于提高说明文的教学效率,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最终使说明文教学焕发新生。

猜你喜欢
物候事理说明文
说明文阅读专练
气候变化对民和杏发育期影响分析
阅读教学中的人文事理解读
剧有诗书气自华
古代物候知识和物候历
联意义 析事理 用思想
山东省冬小麦2001—2010年生长季变化分析
说明文阅读复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