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洁明
【摘要】为培养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本文提出把“行-思-学”教学模式引入教学课堂。笔者经过在《商品营销》课程的多次实践,以《了解消费者的购买需求》一课为例,探讨了“行-思-学”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教学的有效性及该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关键词】职业教育 “行-思-学” 教学模式 商品营销
一、引言
近年来,职业教育深受国家重视。习总书记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创新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我国各大中职院校积极开展研讨,寻求共赢的合作伙伴;另一方面,在与企业的探索合作中深知,用人单位格外重视中职毕业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如职业道德和实践操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抗挫折能力、交往合作能力、反省能力、自学能力和迁移能力等。可是现实的困难也是显而易见的——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能力和迁移能力不强等特点。职业教育教师也在不断摸索,引入“任务驱动”“项目教学”“体验教学”等方法,让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借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但我们发现学生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但理论知识不足;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对知识理解不深以及不爱动脑,思辨能力欠佳。
基于此,本文提出“行-思-学”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培养主动意识及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等方面有良好的效果。经过课堂多次实践,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归纳、迁移能力等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二、“行-思-学”教学模式的内涵
“行-思-学”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研究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引导学生从原有经验出发,生长(建构)起新的经验(李方,2011)和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观”为理论依据的:
“行”即学生组建学习小组,先行探究。对于知识型的学习内容,学生在“导学案”和“微课”的引领下,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等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的问题;对于任务型的学习内容,借助微课,小组尝试根据“项目书”、“任务单”先设计活动或项目方案,并提交方案。
“思”即学生的分享展示,质疑思考。学生在交流和互评中相互质疑,通过质疑引起学生思考,在回答问题中帮助学生获得知识,解决问题。
“学”即学生的总结建构,基于前面两个环节,借助思维导图等工具进行知识建构。至此,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经过体验参与、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进行消化吸收,最后建构完成。
为巩固学习效果,可以进行循环“行-思-学”,设计拓展任务,对完成的拓展任务进行反思,再次完善建构知识体系。
三、“行-思-学”教学模式的有效探索
运用“行-思-学”教学模式,笔者对《商品营销》课程的整体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效探索,下面表格展示了“了解顾客的购买需求”一节教学内容的设计:
在“了解顾客的购买需求”一课中,笔者根据课程的需要进行了循环“行-思-学”设计并把先行任务安排在课前完成,若任务完成时间不长安排在课堂的第一环节也是不错的。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需提供学习微课或自学知识锦囊并收集学生任务完成情况,以便进一步调整“思”环节的教学。若任务的设置能结合当前校企合作项目或校园活动任务,更有助于增强任务的真实性和学生的参与感。
思辨环节的形式更多样化,如设计小组找茬、分享评价、抢答、辩论、头脑风暴等,再结合奖励措施,可以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在制作思维导图建构知识的环节中,可以采用纸质或者软件制作,形式不限;内容根据需要可以小组制作整个思维导图也可制作其中部分内容的思维导图,但要注意的是在“思学”两个环节中教师都要进行有效的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
在课后教师主要是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随时跟进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并指示下一步任务。任务完成后学生均需提交《课堂学习评价表》和《学习笔记》,在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的同时也便于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过程化考核。
四、“行-思-学”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行-思-学”教学模式以“行(任务/导学案引领)—思(展示交流、互相质疑、头脑风暴、反思完善等)—学(知识建构)”为主线贯穿课堂,它虽然在实施过程中会有一定难度,但对于打造高效课堂、改革考核机制和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方面还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一)打造高效课堂
“行-思-学”教学模式以任务或导学案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带着自己的体验经验或疑问进入课堂,教师也提前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状况,把握学生共性,更有方向的调整教学设计和内容;针对个性,课中进行个别指导。如《了解顾客的购买需求》一课中,教师由学生设计的问卷发现几乎每组学生在选项的设计都出现错误,因此在思辨环节安排多个选项设计方面的问题;而对于只有一组同学出现的问题,则是利用课堂巡视的时间进行个别指导。课堂思辨环节引入小组发言增加平時成绩的措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锻炼思辨能力,帮助学生透彻理解知识。建构环节学生体验分享学习的乐趣,在教师指导下仔细梳理归纳知识要点,建构新的经验。整个教学课堂学生参与度高,师生互动性强,课堂气氛活跃,能较高效实现教学目标。
(二)改革考核机制
“行-思-学”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每个环节的表现,如课前的问卷设计任务、课中思辨与建构环节、课后的拓展任务等,学生的学习态度、任务参与及完成情况、小组沟通合作表现以及知识的掌握程度,都会借助《课堂学习评价表》、《学习笔记》以及教师的观察等,记录在学生的成长册中。过程化的考核,能让教师更全面和合理的考核学生。
(三)培养综合职业能力
相较先传授知识要点,学生思考完成练习,最后运用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模式,“行-思-学”模式让学生根据微课或其他课前知识锦囊进行探究,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参与课堂“思”环节,发散思维,提升思辨能力;思维导图归纳知识要点,锻炼学生宏观建构能力;在参与各环节活动过程中,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一直在进步。课后再延伸拓展—思辨—建构完善再次深化所获能力。
五、结语
在职业教育中培养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方面,“行-思-学”教学模式构建的课堂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样对职业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要依托充分的学习微课、知识锦囊等课前指导资料,教师要能更熟练的运用信息化手段,快速录制微课等学习资源;另一方面,教师要随时跟进学生的学习情况,能根据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设计;能根据学生课堂表现灵活引导学生思考。因此,授课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教育技巧,让职业教育更为理想的实现为企业输送符合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方.教育知识与能力[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