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语文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2020-05-13 14:26赵囡华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渗透方法传统文化教育高中语文

赵囡华

【摘要】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教材,有效的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渗透方法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因此,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下面我谈一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一、深入挖掘教材内容

被编入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层层选拔、精挑细选出来的优质文章,不仅用词准确、语言优美,更有着深厚的内涵,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因此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善于发现有关传统文化的因子,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展示写作文章的背景,介绍作者的生平经历、倡导思想等,进而让他们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所包含的文学、文化概念与传统文化教育。

二、营造浓厚的课堂文化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提高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只有教师为学生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学习,才能够有效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随着教学改革地不断深入和发展,实现“三维目标”是对课堂提出的新的要求,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教师都应该开展阅读鉴赏、名著导读、表达交流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体会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

三、重视起古诗文的地位

古诗文是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有着极其独特而崇高的地位。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涉及了多种题材的古诗文,几乎遍及历代经典。有先秦诸子,有明清散文,有《诗经》,有唐诗,有宋词,有元曲……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诵读是基本的学习方法,抑扬顿挫的朗读更能够表现出文章的意蕴,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理解;其次是要深入理解文章,准确理解文章内容,结合背景来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最后要深化思想,学习作者崇高的品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开展多种教学活動

丰富的教学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因此教师应该积极为学生提供了解传统文化的平台,开展多种教学活动,来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师可以定期在班级内开展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的阅读;还可以让学生利用周末、寒暑假等课余时间自行组织活动,结伴参观博物馆,让学生发现文物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感知古代人民的辛勤智慧,从而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这样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有助于学生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传统文化,让学生在愉快的观赏中有所学习和收获。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要从小就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采用适合的方法推广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让传统文化在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中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猜你喜欢
渗透方法传统文化教育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探讨
试分析提高高中历史教学中传统文化史教育的必要性
浅谈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形思数,以数想形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初中历史岳麓版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