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献华
为了落实教育部“停课不停学”通知中有关疫期课程要“注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指示精神,“柳州市中小学七彩大课堂”之“育心树人”课程团队凭借心理课程的专业精神和专业力量,全力以赴“育心树人”,在“停课不停研、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用“心”陪伴师生,引导师生读好、用好疫期生活这本新教材,共克时艰,“让不幸成为通向幸福的桥梁”,努力纾解心理焦虑,实现心理上的“疫”路成长。
一、“育心树人”课程的形成与发展
2020年新春,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为了引导广大师生理性看待这次疫情,增强“心理免疫力”,纾解心理焦虑,柳州市教育局早在2月4日便作出了“在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线上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部署。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心理室在2月5日召开心理学科中心组会议,讨论如何开展疫期线上心理辅导工作,初步拟定通过QQ平台为有需要的师生提供心理援助热线的服务方案,并安排柳州市钢一中学的余潇、柳州市第一中学的马列子、柳州高级中学的赖彩华等资深教师抓紧整理编撰《柳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期师生心理线上援助工作手册》,作为疫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载体。该手册内容丰富,包括新型冠状病毒介绍、疫期大众常见的心理应激反应、疫期师生自我心理防护以及抗疫心理援助热线的基本工作流程、基本工作技术与方法、常见案例、心理救援人员的自我防护等。手册以电子文件的形式下发到各个学校,用以支持各校心理教师在疫情期间开展本校师生的线上心理辅导工作。
2月7日,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接到教育局明确开设心理咨询热线的通知,当即组织了第二次心理学科中心组会议,将中心组成员划分为统筹领导、运营管理、督导培训、科普宣传四个小组,分头落实热线筹建工作。2月10日,面向全市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职、高校各学段师生的8条QQ热线正式开通,线上心理援助工作正式实施。心理学科中心组从中小学专兼职心理教师群体中选拔出80名志愿者,从职校、高校专兼职心理教师中选拔出31名志愿者,作为防疫、抗疫心理热线的咨询师,肩负起柳州市教育系统用“心”抗疫的使命。与此同时,科普宣传组开始筹划在《柳州心育》公众号推出《用“心”抗疫,与你同行——一条心理热线背后的故事》系列报道,力图通过“纪实+科普”的形式,挖掘心理援助热线中的感人故事和师生关心的心理咨询专业问题,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被更多的读者知晓、接纳,让更多的人能够走进心理学,使咨询热线能够惠及更多的师生。
2月14日,柳州市教育局筹建柳州教育云“柳州市中小学七彩大课堂”,落实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指示精神。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心理室负责筹建心理健康教育“育心树人”板块的课程建设。将疫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课程来建设,德育心理室决定坚持“以人为本,育心树人,持续发展”的理念,将课程目标定位于人的发展,服务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并在整合前期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最终设置了线上咨询、热线故事、校园心理、心理剧场、疫期生涯五个课程主题。2月18日,“育心树人”课程随柳州教育云“柳州市中小学七彩大课堂”正式上线。疫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始向纵深推进。
二、“育心树人”课程的实践探索
当课程建设向纵深推进时,我们开始从最初应对疫情突发事件的问题解决视角转向主动讲述热线故事、重构事件意义的生命发展视角,并在不断挖掘课程深层价值的过程中,逐漸明确了以生命教育为基础、心理健康教育为主干、生涯教育为导向的课程结构。
(一)搭建线上咨询服务平台,通过疫期心理辅导,用心陪伴师生
“我觉得自己好像生病了,最近总是失眠……”“我们学校的开学时间又延迟了,我对接下来的学习感到很焦虑……”“我感到很崩溃,很想大哭一场……”一个个电话,一个个问题,柳州市教育系统免费抗疫心理援助热线的咨询师们一日三班接待线上咨询。截至2020年3月11日,心理援助热线已经处理了1 086名师生的预约,完成线上“一对一”咨询144例。
1.“一对一”陪伴与团队辅导及时跟进
小李是一名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因为疫情困在家中,“长期”与家长相处导致亲子摩擦不断,他觉得自己已经临近崩溃的边缘。心理咨询师刘老师受理了他的咨询,通过倾听、共情、引导,介绍一些调节情绪的方法,最终成功纾解了小李的焦虑。小李表示:他知道该如何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问题,缓和与父母的关系了。小李对接待他的刘老师充满了感激。
在咨询师志愿者们对师生进行线上一对一心理咨询的过程中,督导培训组的教师们却关注到了大量共性问题,如疫期学习管理、情绪调控、亲子关系等,于是决定将这些问题和心理辅导的要点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在《柳州心育》公众号、《柳州教育》公众号、柳州教育云“柳州市中小学七彩大课堂”三个平台分别进行专题推送。针对某一学段出现较多的问题,则联系相关学段学校,指导学校心理教师同步开展线上团体辅导。针对中职生预约人数较多且很难一对一完成咨询的情况,统筹领导组指导3所中职学校迅速组建了“柳州中职防疫心理疏导组”,通过在师生微信群中播放先期录制的疫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视频,对师生进行预防性的团体心理辅导,同时要求学校班主任和心理教师不定期地在班级微信群或QQ群对学生进行专题辅导。
在咨询师志愿者们的努力下,我市师生的疫期焦虑症状得到有效缓解,为“停课不停研、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打下了心理基础。
2.督导机制与咨询工作的专业、规范
“督导助理,我的来话者掉线了,一直联系不上,她有自杀念头,我手头只有她男朋友的联系方式,如何处理?”“好,我马上联系督导老师,我们保持联系!”这是2月23日线上咨询中的一个工作场景。督导助理接报后,立即向督导老师汇报了情况,督导老师很快给出详细、具体的指导建议,问题最终得到了顺利解决。晚上,咨询老师提交督导案例报告,督导老师针对案例展开专业分析与答疑,咨询师志愿者们全体参与案例督导过程。
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设置督导老师是非常必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讲,督导老师是“心理咨询师的咨询师”,是对咨询师和寻求服务者的双重保护,可以保障咨询师在胜任力范围内开展工作,避免伤害,让咨询师能够全程向大众提供专业的心理服务,最终保护求助者的权益。
这次热线督导工作的开展,采用了专家督导与朋辈督导相结合的方式。专家督导组的督导老师由广西卫生应急心理援助咨询专家、广西脑科医院科教科科长潘润德,广西大学心理学博士、注册督导师杨新国,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黄群瑛组成。他们在咨询工作开展时全程在线,定期开展团体督导,提供及时、专业的督导服务,保障了热线工作的专业运行。
督导组组长马列子老师这样说:“我非常感恩督导组专家们的无私指导,让这条充满爱心的热线走向规范和专业;我还感动于每一个志愿者的真诚和用心。我们的朋辈督导也在工作中起到了很好的互助作用。专家督导加朋辈督导的形式,让我们每一个志愿者都在专业能力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二)开发线上课程,以热线故事科普心理知识
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不少师生对其了解不多,甚至有些误解,认为去找心理教师咨询是一件让人羞耻的事情,还担心心理教师会把自己的问题告诉班主任或家长。为了向大众科普心理知识,我们用6篇《用“心”抗疫,与你同行——一条心理热线背后的故事》“纪实+科普”形式的报道,分别展示了心理咨询服务热线统筹领导、运营管理、督导培训、科普宣传四个小组的工作实况,以简洁明了的文字,阐明了热线运行中蕴含的心理咨询伦理设置、工作原则、工作方法、起效机制等知识。每篇报道通常由“小编的话”“主体问答”“小编划重点”三个板块的内容组成:“小编的话”用来提示本篇报道所要关注的心理热线运行中某一个方面背后的工作机制或方法;“主体问答”则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先呈现读者通常比较关切的问题,再由相关负责人给出解答;“小编划重点”则是本篇报道的精华知识提炼。
例如,第一条报道关注的重点“心理热线是如何运行的”,其中谈到了对咨询师志愿者历时三天的网络直播培训,以及培训教师们“在乌龙中成长”的点点滴滴,让读者看到了培训教师们在第一次接触钉钉软件居家进行直播课培训时出现的各种“乌龙”事件,比如孩子声音的屏蔽问题、主持人的转接问题等,特别接地气,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也更加敬佩专家团队的敬业和专业。“小编划重点”在总结提炼“这些老师们能够‘累并快乐着的秘密”时,提出了一个积极心理学概念(如图1),明确指出人的幸福感受积极情绪、投入、人际关系、意义、成就五大因素影响,培训教师们虽然经历了各种辛苦,但还是排除干扰,用行动践行了积极心理学理念,感受到培训工作“累并快乐著”。最后“小编”呼吁读者:“你感受到了吗?我们期待你在文末留言,让我们一起提高发现幸福的能力!”科普宣传组教师以此文正面回答了读者关于“热线运行”的专业关切,与读者分享了这一条心理热线“背后的故事”,同时将积极心理学的知识奉献给读者,潜移默化了对读者的积极心理建设。
咨询热线四个小组合理分工、职责分明:统筹领导组负责热线的顶层设计及管理人员分工;运营管理组负责热线接线流程的完善与热线咨询志愿者的调配;督导培训组负责对热线咨询志愿者进行岗前培训、在岗专业支持和专业能力提升;科普宣传组的工作重点则是记录热线工作、挖掘热线工作中的专业设置及感人故事,并以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心理知识科普。
(三)拓宽教育视角,为生命成长赋能
随着疫情拐点的出现,学生网络学习的课程逐渐增多,开学的日期日益临近,我们的工作重点开始转向如何沉淀疫期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服务于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1.沉淀防疫经验,开发积极心理。疫情防控如同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各种接踵而至的信息不断冲击着人们的心灵,让人性的美好与丑恶、高贵与卑微、温暖与冷漠同时展现在人们的面前。面对此情此景,课程团队开始思考如何在此时此刻启发师生向人性深处探索,去觉察生命的终极意义和价值,并为此举办了“快乐居家、健康防疫”创意作品征集活动(如图2),引导师生沉淀防疫经验,强化积极心理,越是在艰难时刻越是要用心感受事物的美好,把注意力投向美好的未来。
2.面向初中、高中毕业生开发升学心理调适课程,在毕业生心中注入“强心剂”。开学在即,“育心树人”课程建设的重心转移后,我们的课程团队开始把目光投向初三、高三毕业生的升学心理调适,并为此组建了面向初三、高三毕业生的两支心理调适课程设计团队,为初三、高三年级各打造5节“为自己负责、为祖国优秀”的系列生涯教育主题班会课,课程内容有1节是常规的情绪、压力管理等适应性课程,其余4节重点是落实生涯教育中的学业管理,包括目标管理、时间管理、学习策略、树立信心4个主题的心理课程,旨在为学生立足当下、踏实备考提供方法和心理技术支持。课程开发出来以后,我们以资源包的形式分享给各初中、高中学校毕业班的班主任,希望这些课程资源包能伴随毕业班的学生顺利度过今年的中考、高考。
疫情期间,不少中学也在自主研发生涯规划视角的心理课程。如柳州铁一中学在今年3月给高一、高二年级安排的课表中便已经有了线上“素养课程”,其中便包含了部分心理课。该校心理教师余小英介绍,该课程在保留心理健康教育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思考疫情之下的人生,让学生在看到生命的脆弱与卑微的同时,更加用“心”地去体会生命的光辉与伟大、坚韧与执着,以此为学生的生命成长赋能。
三、在课程建设中快速成长的课程团队
“育心树人”课程团队,伴随着课程的深入开展迅速成长。参与了本团队多项工作的柳州市第二中学教师韦文君,2019年9月刚入职,她在《柳州心育》公众号上推出的微课“我的‘快乐小瓶子”深受读者欢迎,阅读人数达1 300多人,点击量超过了5 000人次,不少学校将她的微课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观看;此外她还是柳州市高三年级心理主题班会课的设计者和执教者之一。正如韦文君老师在总结中所说:大家本着“同心抗疫”的初衷走到一起,克服种种困难坚持了这么久,相信这次难忘的咨询经历能一直激励我,不忘初心,做真正的“有心人”。
“育心树人”课程团队在疫期课程建设实践中,立足广大师生的实际需求,不断重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义、设置、方法、技巧,点、线、面结合,全方位、分层次、形式多样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引领柳州心育人秉持心理健康教育“以人为本,育心树人,持续发展”的理念前行,在团队交流与协作中变得更有力量。有这样一支专业、热情、实干的心理课程团队,笔者有理由相信,柳州心理健康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责编 白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