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互助运动以武昌互助社为典型。该社是由恽代英组织和发起的进步社团。社员们以自助助人、群策群力、提升修养为宗旨,订立规约,互相讨论批评,互相督促学习改进,发展社会事业,强化服务社会能力。互助社的建立在五四新文化时期武汉地区产生较大影响,推动了社会新思想的传播,推动了社会事业的进步,加强了社员的团结,为推动爱国民主运动的深入开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也反映了五四新文化时期青年们的思想面貌,对现在青年学生加强自身学习修养以及五四精神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五四运动;互助社;自助助人;社员
中图分类号:D432.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20)04-0108-03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互助思潮,已受到学者的关注研究。如孔祥枫以恽代英为视角写有《五四运动前期恽代英的伦理道德观》,还有一些关于工读互助主义思想的研究成果,如史也夫的《五四时期工读互助主义评析》等文。这些文章中虽然都讨论了互助思想,但系统讨论互助社及互助方式的成果不是很多。本文拟以武昌互助社为中心,讨论五四新文化时期的进步青年之间的互助,论述他们实行互助、追求进步,完善自我发展的行动。无疑,互助思潮及互助行动对于后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其中所包含的进步因素值得梳理讨论。
一、五四时期互助思潮的传播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民主与科学思潮的影响下,社会思想空前活跃,世界上的许多新思潮都被介绍到中国来,形成了各种社会思想涌进、频繁展示的社会景观。其中克鲁泡特金的“互助”思想也传入中国,并在新青年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克鲁泡特金认为,每个人的幸福都紧密地依赖于一切人的幸福。人类道德起源于人的自然同情心和互助,互助即互相帮助和互相援助,而不是依靠自己的力量独自存在和生活,其重要途径是合作,人们通过合作发展团结互助的精神,促进经济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互助论思想的道德取向表现为正义和纯粹的利他主义或纯粹的自我牺牲主义精神。“无政府主义就是在此理论基础上,标榜反对私有制,主张废除一切权威,在人类进化中实现正义、平等、自由等‘永恒的原则和所谓‘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理想社会。”[1]克鲁泡特金的思想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逐漸被一些进步知识分子尤其是青年学生所接受,全国各个地区出现了许多互助社,他们广泛展开活动,出版刊物,开展宣传教育等。其中武汉“互助社”就是当时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互助社之一。
武昌互助社是成立于1917年的旨在“群策群力自助助人”的进步社团,它是由恽代英发起和组织的,建社之初仅有四名社员,一年之内发展到五组十九人,主要社员有梁绍文、恽代英、冼震、周杰、潘定安、刘仁静、黄负生、杨理恒、鲁斌、郑兴焕、汤济川、萧鸿举、喻进贤、郑遵芳等。社员们非常重视个人品格的修养,渴望拯救国家,彼此督促互相进步,并在社内制定条文和戒约,对武汉地区产生较大影响,且对利群书社的设立、爱国民主思想的传播起了积极作用,也从侧面反映出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
二、互助社的主要宗旨及活动内容
互助社就是相互帮助,提高个人的内心修养,为他人服务,为社会服务,其互助活动内容非常广泛。这方面可以从当时互助社成立时的规约、互助规则及方式中知晓。
(一)互助社规约
规定互助社成立主要目的是研究自助助人的实行方法,社员之间互相询问问题、解答问题受益,实行办法有:一,本社以群策群力自助助人为宗旨;二,社员必须每天下午五点半至六点半开会一次,限制为半小时(后多为一小时),地点在启智图书室;三,每次开会之前先静坐片刻,继续上次会议并记录,每人需报告自己经历,互相讨论批评,一起朗诵《互励文》后散会——《互励文》的用意是督促社员真诚地报告自己的经历,与社员们互相商量且须实行,要时刻把国家安危放在前列,“我们立一个决心,当尽我们所能尽的力量,做我们所应做的事情,我们不应该懒惰,不应该虚假,不应该不培养自己的人格,不应该不帮助我们的朋友,不应该忘记伺候国家、伺候社会……是实行的时候了”[2]160;四,每会将所议事记录下来,日后进行对比其进步或退后情况,社员依次报告自己所做的事情以及遵守章程的情形,互相批判改正;五,“自助方面,戒约如下:不谈人过失、不失信、不恶待人、不作无益事、不浪费、不轻狂、不染恶嗜好、不骄矜”[3]114,这八项为根本戒约,效力重大;六,“助人分两种:一为公共议决的,一为个人临时的,临时助人的事,可于开会时报告之,以便讨论或传播其方法”。[3]114
互助社以颁布社内规约的办法从社团内部奠定了自助助人的基础,通过督促社员遵循规约来实现自助助人。虽然助人的事情很多不能实现,但是其中有两个决议对自助助人的持久性以及其他社团的建立和提携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助人必须有秩序而且要恒久,不然徒有虚名却无实际之益;二是说服他人组织与本社团性质相似的团体,不受名义和办法的约束。
(二)营造了互助社社员自我批评相互学习的氛围
互助社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主旨是“改造自身,改造环境”,不含宗教性质,每日严肃集会相互报告,信条为“实践”“奋斗”“互助”“坚忍”“俭朴”。健学会社员用书面报告自己一个星期内的功过——自助的、助人的,大家互相劝勉,互相讨论;多读书且每星期报告读了多少书,提出所习心得或发生的难解疑问,彼此互相切磋探讨。辅仁社社员“用书面报告一周内三育的心得、疑问及实践,后改为口头报告,笔录之记录册上。”[4]139武昌人社社员每周开常会一次,彼此传观日记,报告修养读书的心得,讨论做人的方法同一切切身的问题,研究适用的学术。设立公共图书室,学生可以互相借阅书本进行学习,“大家谈起设一个公共图书室,合个人所有的书放在一处,任人借阅。次日遂开始编辑目录……图书室开幕”[4]121,“社员轮流服务,手续极清。书报形式,均颇周备,”[4]146这也为武昌文化做了一些事情。自社团成立以来,社员们互相学习的氛围越来越浓厚,不断报告、批评、总结、反思提高自己。
(三)以提高互助社社员的个人修养为宗旨
互助社员开会时均真诚互相报告,互相勉励,互相讨论德性上、修养上的问题,注意个人修养,认真报告自己及其他成员的过失并相互督促改之。其中辅仁社以促进三育为宗旨,“作报告书,记述关于三育之心得、实践及疑问”“提倡关于促进青年三育之事务,”[4]138三育是指德育、智育、体育,德育,智育注意储蓄常识,体育早晚习八段锦,加强社员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提高个人品格修养,“时逢学校考试,我们议决考试时不能答复的,宁可交白卷,不可舞弊”[4]139。日新社则取“互相督促我们的学术精进、道德纯洁,而真正为我”为宗旨,每星期开会三次,开会前静坐自省得失,社员必须各携带日记,互相展览并改进。诚社社员“鉴于改造社会先要改造自身,所以在平常的通信亦常注意于修养的讨论规劝。”[4]150社员们在互助社中的个人品格得到了修炼,精神更加充实饱满。
(四)强化互助社社员社会服务的能力
互助社在寒暑假期间服务社会、乡土,为社会、乡村团体谋得一些改良和有益的事。诚社是黄岗同乡的几个朋友一起改造乡土的结合,他们结合各地同学共同做事,他们认为乡土服务很重要,“仍觉着乡村的运动切实要紧,我们乡土、风俗、教育的破坏急须整顿,”[4]149常常展开讨论,一个地方的人深知一个乡落的情形,便相互讨论共同研究,很好地从事乡村服务。辅仁社注重实行社会服务,认为应先由学校做起,在暑假期间,他们还“印了《国耻演说》七十余本以赠乡人,”[4]139这也是他们对社会的一点小贡献。健学会在暑假期间也做一些“调查工厂和学校”的社会服务,为社会发展做力所能及之事。社员们的社会服务能力在实践中得到了发展,这对于以后办报刊、置办书社也奠定了基础。
三、五四时期互助行动的影响
(一)推动了互助社社员关于社会新思想的传播
互助社致力于传播新思想,他们或与他人谈话时传播一些时事以及生活改良的方法,或介绍新潮、传播新思想给一些没有机会看杂志新书的朋友且不提倡使用洋货。“对人不得加以鄙俗称谓称呼;不可不用正当方法助人或求助于人;对于国事不可旁观亦不可徒存悲观等。”[4]123其中加入武昌人社的成员不分性别、种族和职业,社员不嫖赌,不欺瞒,不傲慢,不作无益消费,不低视妇女及劳动者的思想也是一种表现形式。日新社社员也被新思潮所吸引,在学潮后“大家都抱一种热心改造社会的志愿和增进平民的知识,便创设了一个通俗夜校”[4]141。社员们在五四新文化的影响下积极传播新思想,有利于社会底层人们了解国家大事、了解先进思想。
(二)推进了互助社社员发展社会事业的进程
关于社会事业的举办互助社早有想法,社员们互相携手谋求社会改造,有志者可以加入一起发展社会事业。其中启明化学工业社就是在互助社的影响下成立的,本着“本互助与劳动的精神,奋斗于实业界,改造社会,使社会经济得以发展,社会事业得以兴办”[4]151。它不是私人的产业,是全部社员的产业,也是为社会谋福利的产业,社员上进团结在一起,“尽其心力实践互助之义务,而完成人类之责任”[4]153。由于职务和知识程度的差异,社内分为甲项社员和乙项社员。甲项社员负责工、读、教与本社内对外的一切责任。乙项社员只负责工、读的责任。启明化学工业社的社员为“财团法人兼社团法人。有债务无股东,所有资金,分基本资金、存储资金、贷借资金、公积资金四种”[4]151。其中基本资金由甲员投入,是原始资金没有利息;存储资金是由对本社赞助者投入,此资金彼此定有专约,年利率为一分,每年都偿还于赞助者,关于剩下的利润由社员议定与其分之;贷借资金是以本社的名义经过甲项社员的介绍借贷他人的,关于借贷期至少三年不超过十年。“其利率第一年为周息一分二厘,第二年为周息一分四厘,第三年为周息一分六厘,第四年到第十年为周息一分八厘,”[4]152每年的周息都会增长;公积资金是本社剩下的资金存入启明化学工业社、启明学校的基本金,此项资金是本社一年接一年累积余利而形成的,没有利息。主要经营化学工业,其范围广且产品多,出售的有:粉笔、面糊、墨汁、油墨;此外还有铅印墨、石印墨、石笔、牙粉、漂白粉、洋纸、制笔等。启明化学工业社是互助社发展社会事业的开始,社员们不断研究产品,推动了中国产品的制造和消费者购买国货的潜力。
武昌互助社大概存在了四年,社员开会从未间断过,彼此激励观摩,加强道德修养,精神非常团结,将“自助助人”谨记于心,且社员通过旅行方式加强学习灵感,促进社员感情培养与个人品格修养,“它团结了一批热情的青年,把自己引向了自我教育的轨道,引向了集体主义的方向”[5]179。此外还设立公共图书馆,积极發展教育宣传。互助社的成立也是青年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尝试,在社团的宣传教育和互助实践中能够认识自己,体会到自己的社会价值。
(三)加强了互助社社员内部的团结
闲暇之余互助社社员举行旅行,促进社员感情的培养与个人品格的修养,也认识到团体生活与团体修养的重要性。有时会在开会时作有趣味的辩论游戏,以求对各个人的彻底了解,大家的精神都很有长进。有一次健学会组织社员“旅行至抱冰堂开会,此时虽然春尽,但大家都很感兴趣,”[4]144社员们对此次旅行都很开心,还产生了一个学术演讲会,从旅行中有助于社员学习的提高。
互助社以助人为重要内容,社员经常将结社的好处告知他人,在帮助他人的同时,有助于社团活动的开展以及社团队伍的壮大。刘仁静、汤济川、郑兴焕发起了辅仁社,毓兰发起了黄社,代英发起了仁社等。他们是实行帮助组织同性质的团体,不拘名义、不拘办法的帮助人家成立别种会社,从中认为团体生活很重要、团体修养“又极力求各社员对于他社的友爱,并与仁社协力提倡国货,很有成效”[4]120。互助社开始以自助助人为号召,但是每个人的辛勤学习工作和牺牲自己帮助别人的这种修养使其接受新文化并不是那么困难,他们渐渐地脱离互助社,从事文化运动事业,恽代英组织兴办利群书社最为典型,互助社的一些成员也相继地加入利群书社,“现在利群书社的人,有的是互助社的社员,有的是日新社的社员,有的是辅仁社的社员,有的是健学会的会员”[4]124。
武昌互助社作为五四新文化时期的进步社团,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对武汉地区进行了积极的教育宣传和组织工作,从事社会事业的发展,发传单、设立图书室、致力乡村实业,不仅促进了思想的解放,五四新文化的传播,教育活动和爱国活动的开展,同时也有不少先进青年学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与恽代英要好的互助社成员黄负生早在1920年就加入了共产党武汉支部”[6]。恽代英与其他社员在1920年创办利群书社之后,创办《互助》《武汉星期评论》《我们的》等进步刊物,也经常出售一些革命性质的刊物包括《共产党宣言》《新青年》等,除此外恽代英还负责编辑《少年中国学会丛书》,这也对新思想、新文化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起了有力地推动作用。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先进分子聚集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形成一股全民族的爱国力量。
五四时期进步青年的互助行动,如相互学习、相互批评、严于修身、投身于社会实践的这种精神,对我们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也有借鉴价值。青年学生要珍惜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不断历练,尽职尽责,肩负起时代的使命,除了认真学习之外也要多多参加社会实践,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和道德建设,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以汲取与创新,自觉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弘扬五四精神,当好青年人,做好青年事,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更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孔祥枫.五四运动前期恽代英的伦理道德观[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4).
[2]恽代英.恽代英日记[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
[3]恽代英.恽代英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4]张允侯等.五四时期的社团(一)[M].北京:生活·讀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
[5]人民出版社.回忆恽代英[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6]邓军.从“良心”到“主义”:恽代英与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社团组织困境[J].中共党史研究,2016(4).
作者简介:吕潇潇(1995—),女,汉族,山东青岛人,单位为辽宁大学历史学院,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责任编辑:李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