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景林 翟建华 高杰
【摘 要】鼓励教师合作是我国教师发展的基本政策指向,也是世界范围内教师发展的基本趋势。由于一切研修与培训的归宿是“校本”,学校亦成为教师开展合作行动研究最为适切的场域。无论是“人为合作”还是“自然合作”,其行动研究均建立在教师对学校价值追求与共性问题探究的基础上,而教师不断学习、拓宽视野、增长学识为合作行动研究的开展提供了保障,多元模式合作行动研究的探索为教师专业成长赋能。
【关键词】教师 合作行动研究 共同目标 专业成长
合作文化在北京市第四中学(以下简称“北京四中”)由来已久,首任校长王道元先生之训诫“所贡献于群众者不啬,斯群众之报施我者必丰”不仅镌刻在校园的训诫石上,也铭刻在一代又一代四中人的心里,更体现在教师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中。可以说,北京四中的教师合作行动研究,根源于百年积淀,生发自创新探索。
一、“合作行动研究”的内涵与特征
在《辞海》中,所谓合作,是社会互动的一种方式,指个人或群体之间为达到某一确定目标,彼此通过协调作用而形成的联合行动。参与者必须具有共同的目标、相近的认识、协调的活动、一定的信用才能使合作达到预期效果。在《中国教师新百科·小学教育卷》中,教育中的行动研究是教师密切联系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行动),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研究方法,以直接推动教育教学工作改进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种研究活动。笔者认为,北京四中的教师合作行动研究就是团队成员以解决教育教学专业实践中的问题为共同目标,在研究中个体协调一致,分享信息,将研究成果直接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获得教育教学质量和自身专业能力提升而进行的研究活动。其显著的特点就是,研究者团队合作下的一种“行动”与“研究”的双重活动。
北京四中的教师合作行动研究有以下两个特征:第一,行政命令合作与教师自然合作相结合。在学校文化引领下,教师的职业生活自然而然地生成了一种相互开放、信赖、支援性的同事关系。在这种文化下,教师对于教育教学上的问题,不是闭门造车,而是相互援助、讨论、共同面对。教师有共同的目标、利益,追求在教育价值上的一致性,对细节上的不一致保持宽容。行政规定的教研活动等在学校虽然占比较大,但在落实层面,组织者关注共同目标的建立,选取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问题开展研究,这样的研究符合成人学以致用的学习特点,不仅淡化了行政压力,而且提升了教师参与的自愿性。第二,以“行动”为中心。教师的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习与研究所得必须转化为教育教学行为方能奏效。因此,对“行动”的研究至关重要。首先,“为行动而研究”。 行动研究是一种旨在提高行动质量,以改进实际工作为“首要目标”的研究,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通过不间断的螺旋往复过程来追求教育教学实践的完善。其次,“对行动的研究”。行动研究“以问题为中心”,要解决的问题一定是教师在实践中遇到的真问题,而对行动的研究始于问题的发现与界定。再次,“在行动中的研究”。合作行动研究离不开教师工作的实际环境,教师既是研究成果的产出者,也是应用者。这种双重身份成就了教师在行动研究中的学习,他们对自己或他人教育教学行为进行观察与反思,通过与团队成员的对话和交流,不断加深对自我及自我实践的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自己。
教师的合作行动研究不仅是教师改善教育教学实践的方式,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手段。教师个体与群体在合作行动研究过程中的相互滋养,对破解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进行高水平教育教学反思等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以价值追求引领“合作行动研究”
北京四中的教育理念是 “以人育人、共同发展”,即以行为影响行为,以品德培养品德,以能力提高能力,以理想树立理想,以情操陶冶情操,以境界提升境界,以人格塑造人格。学生培养目标是“培养杰出的中国人”。
实现“培养杰出中国人”这一目标,离不开“以人育人,共同发展”办学理念的引领。“以人育人”中的“人”含义广泛,既代表所有的干部、教师、学生,也代表学生家长。其中的两个“人”字也非特指,在不同的教育场域或教育教学活动中,谁都有可能成为其中的任意一个“人”,这也正是北京四中师生相互尊重,和谐相处,不唯上、不唯书、不唯洋、不唯众精神的体现。
对于承担着“培养杰出中国人”这一社会职责的教师来说,首先自己要成为这样的人。在四中的校园中静静矗立着体育教师韩茂富、化学教师刘景坤和数学教师张子锷三位老先生的铜像。“热爱学生、热爱学科、热爱教学”“上好每堂课,教会每个学生”是他们留给后人的朴素语言。虽然斯人已去,但他们的风范长存。铜像默默地向世人昭示着北京四中的精神,那就是四中人所持有的对工作、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是四中人遵循的原则和终生追求的境界。
时间永是流逝,精神依旧长存,无论是一百多年前王道元先生的训诫,还是一代又一代四中人朴实的话语,都已成为北京四中的一种文化自觉,亦成为引领教师合作方向的风帆,更是将教师群体凝聚在一起的内在动力。传统带给四中人的力量是无穷的,同样,四中人也正在创造新的传统。共同的价值追求为教师真正参与到合作行动研究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以终身学习点亮“合作行动研究”
在“合作行动研究”中,教师有共同的价值追求,这是前提,教师个体还应具备良好的专业条件,且具独特性,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群体合作给教师专业发展带来的推动力。教师间的思想碰撞、融合,才能真正激发教师合作的兴趣,提升合作行动研究的水平。因此,教师需具备专业发展的强烈诉求,在不断的学习中积累知识、拓宽视野、增长学识。北京四中就有着一大批这样的教师,他们被四中的师生尊称为“明星教师”“学科大咖”“學术领袖”。
“明星教师”“学科大咖”“学术领袖”的学习与成长,源于学校文化的传承。韩茂富老师为四中体育工作奉献了43个年头,他不仅为学校班际篮球比赛裁判的公平公正拜师求艺刻苦学习,还以高超的执裁水平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批篮球国家级裁判称号。不仅如此,为了在教学中给学生做好榜样,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勤学苦练体操、篮球、游泳、田径等,让自己练就了样样精通的“十八般武艺”,成为体育教学的全才。老一辈教师刻苦学习的精神鼓舞着一代代四中教师,有的教师已成为大家心目中读书人的样子。他们谈论和推荐书籍,不是一种矫情和刻意,而是同事交往中的常态。一位历史组的年轻教师如是说:“对我影响最深刻的已经不是具体的教学建议和方法了,而是赵老师(历史特级教师赵利剑)所说的三个字‘多读书。去年一年我做的读书笔记就有15万字,连我自己都没有想到。”老教师的谆谆教诲及他们的率先垂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年轻教师。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一代代四中教师的行为世范,使得终身学习这种文化薪火相传。
“明星教师”“学科大咖”“学术领袖”的学习与成长,还源于他们对学习的认识—“入了这一行,读书当为本业”。在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时,有的教师解读《故乡》,能在小说文本与鲁迅生平之间,在小说中的故乡与鲁迅生命中的故乡之间,纵横驰骋;在关键问题的解读上,能进行多篇归类式研读;在引领学生阅读时,有的教师大量引入社会时事,让学生认识到,这个时代我们何以需要鲁迅。游刃有余的课堂离不开教师对《鲁迅全集》的通读。有的教师讲《红楼梦》,把自己放在共读者的身份上,将自己阅读时发现的问题转化为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解读和赏析,带领学生真正亲近文本,让学生感到《红楼梦》的情节大有深意,细细品读别有洞天。正是教师把《红楼梦》翻阅得“支离破碎、脱页飘飞”,才成就了学生对名著的热爱。
学识的不断增长,使教师对学术愈加尊重,对探讨的渴求愈加强烈。在办公室、在楼道、在操场上教师间的“争论”时有发生,甚至有人觉得这已经成为教师们生活方式。丰厚的学识让教师有自己的见解,和谐的文化氛围让教师敢于表明自己的观点。在不断的辩论中,碰撞产生的智慧,使大家获得共同的成长,所保留的看法又为新一轮的学习奠定基础。
君子和而不同。有底氣的“争执”源于教师拥有不断积累的学识和对教育价值的共同追求。教师间的合作是建立在尊重教师创造性、独特性基础上的。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成就教师个体的卓越。因此,教师的终身学习,是合作行动研究的必备条件。有了它,才能真正点亮合作行动研究。
四、以多元模式探索“合作行动研究”
在有共同价值追求的优秀教师群体中,教师笃信“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但是一群人会走得更远”。这符合我国教师发展的基本政策指向即鼓励教师合作,也符合当前国际上教师专业发展的转向,即教师发展途径从政府培训转向校本培训、从个体反思转向合作反思、从务虚转向务实,教师发展方式从孤立式转向合作式,教师发展目标从个体发展转向群体发展。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合作不仅成为教师队伍培养的主要路径,也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北京四中教师合作的模式是多元化的。有学校组织教师必须参加的“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学科组”活动、师徒制和班主任例会等;有学校组织,教师自愿参加的“专题活动”等;有教师发起、学校支持的“综合实践项目”“课题研究”等;还有教师自行发起组织,学校不予干涉的“学习社群”等。如果按照教师合作的发生方式可归纳为四种教师合作模式,即行政推进型合作模式、专题研究型合作模式、项目开发型合作模式和学习社群型合作模式(见图1)。四种合作模式互为补充,构成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多元、立体合作模式。
四种教师合作模式是一个从他组织到自组织的过程,是一个学校行政管理力度由强转弱,直至消退,教师自主性参与力度逐渐提升的过程,是一个“被要求合作”到“主动要求合作”的过程,是团队成员从一个学科或专业向跨专业、跨领域拓展的过程,是一个研究内容逐渐拓宽的过程。无论是他组织还是自组织,在学校都有其自身的价值。
行政推进型合作模式在学校中最为常见,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它的优势在于通过学校行政管理将全体教师组合成不同的专业合作团队,确保每位教师都是团队中的成员,但其劣势在于教师是“被合作”,缺乏合作动力。因此,弱化行政压力提升教师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在此模式中显得尤为重要。四中的合作团队以共同目标与利益的达成切入,选择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合作行动研究,使教师变被动为主动,实现了这一模式的效益最大化。语文教研组选择报告文学这一难点开展合作行动研究,不仅重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而且重视学生精神世界的丰盈—做杰出的中国人,而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通过开展 “我身边的陌生人任务群”活动,在教书育人上实现四中人的价值追求,历经十余载的研究与实践,培养了学生,也成就了教师。2019年,研究成果得到新课标专家组的肯定:案例的思想设计有前瞻性,与修订后的新课标理念和思想完全契合,是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开创性、示范性案例。化学教研组选择高考试题这一热点问题开展合作行动研究,通过对高考命题的分析,把握高考改革的方向,形成共识。课堂教学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高三教学不是简单机械地重复学过的知识和大量做题,要走进实验室,在真情景中做真的探究。
同时,另外三种合作模式与之相生相伴。不同学科的教师进行跨学科合作行动研究的探索,以“自组织”的形式,开设系列选修课或集体学习。如在高中部开设的“用文物讲好教育故事”的国博课程项目;在初高中三个校区开设的致力于学生思维培养的“哈佛创新课(青少版)选修课”项目;有致力于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教师培训课程以及三校区部分班主任教师参加的积极心理学培训等。此外,各种自发组织的学习社群、课题组、研究小组也比比皆是,合作行动已经内化为老师们的一种习惯。
可以说,北京四中的教师合作行动研究是“文化引领下的教师自觉合作”。教师对共同价值的追求形成了教师合作的文化,而多元研究主体的参与提升了行动研究质量,研究者之间相互学习、交流、支持与合作,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在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各种问题的同时,增强了教师的自信,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2] 朱小蔓.中国教师新百科(小学教育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
[3] 邓涛. 教师专业合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校本研究专项课题“北京四中不同发展阶段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的研究实践”(课题编号:CFBA19113)的研究成果。感谢王红、于鸿雁、韩露、柳世明、孟海燕、肖振龙六位老师为本文提供案例,西南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范涌峰提供学术指导。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四中学)
责任编辑:李莎
lis@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