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东 吴汕梅
摘要:《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指出,从2016年9月1日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强化生活中的法律观念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进行,教学环节安排活动型体验来引导学生重新进入自己的生活并进行观察、体验、反思、提升为目标。因此教师应重视教学内容生活化,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强化学生的生活化实践活动。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活动型教学;教学策略
小学阶段的学习与成长对于一个人的人格发展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而小学道德与法治正是这样一门具有教育实践意义的课程。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指导学生日常行为准则,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学科,也是小学阶段十分重要的一门学科。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生活中”“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由此可见,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生活化的课程,运用生活化的教育模式自然是最直接有效的教学方式。随着核心素养教育的深入推进,要求教师的教学要以学生为本,要从学生生活经验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解决实际问题,引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以此培养与提升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接下来,笔者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活动型教学策略进行相关探讨。
一、内容贴近生活。表演活动简单
学校课程建议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课程设计从书本知识向学生真实生活情境转化。活动型的教学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道德与法治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运用教材,在教学中如不引入生活中大量鲜活的事例,很难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更谈不上“情理交融”“迁情人化”。教师应该把教材与学生生活结合起来,及时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并将其加工成教学内容,让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接轨,带学生走进“活”教材,走进现实生活,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可信度。为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有效对接,笔者在教学时选择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内容,通过活动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内容,减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障碍和抵触情绪。
例如,在学习《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七课《我是班级值日生》的“夸夸我班的值日生”时,笔者先在多媒体上出示班上的几个负责任的值日生的照片,再请小王和小李同学上台表演早早地来到教室打扫卫生,下课时积极做保洁,而且还经常帮助其他有困难的值日生等的情形,笔者顺势引导学生探究分享:你喜欢这样的值日生吗?为什么?如果喜欢,请你把我们班的小奖章颁发给他们吧。在热烈的掌声过后,笔者还会顺势出示另外一些不积极劳动的学生的图片。这样,学生通过对比就会知道哪些行为、哪些学生是值得学习的,暂时落后的学生也会争当值日生,成为一个爱劳动、关心集体的好学生。
二、结合生活经验,创设活动情境
学习是为生活服务的,学生学习知识也是为了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根本,教学活动要将课堂学习到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能体验到知识的力量。以《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十一课《别伤着自己》的教学为例,笔者通过出示课件题目:当自己受到意外伤害时,家人会怎么做?接着鼓励学生进行多种情景模拟表演,总结意外伤害对自己和家人带来的痛苦和烦恼,最后说一说导致意外伤害的原因等,让学生明白意外伤害是指由于我们疏忽大意或缺乏安全意识而引起的身体伤害,如磕伤、撞伤、烫伤等,伤害无论大小都会给自己带来痛苦,还会给家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在进行各种活动时我们要多加注意,尽量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笔者顺势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医药常识,自然地引出“国家安全教育日”。又如,在《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二课《学做“快乐鸟”》的教学中,笔者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搜集和整理教学素材,引导学生在漂流瓶里写下自己遇到的开心的事与不开心的事,可以不留名字。然后把漂流瓶收集起来放到书架上,如果学生愿意帮助小伙伴开心起来,请过来取走任意一个漂流瓶,然后把自己开导别人开心的方法说出来。学生一起参与到课堂教学的互动中,不仅做到让学生有效参与,还可以让教学过程更加开放,营造出探讨成长问题的良好环境和氛围。笔者与学生互动,不仅发挥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还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给予及时、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更好地看待与处理自己成长中遇到的成功与挫折,使学生能健康快乐成长。
三、丰富体验活动。引领感知生活
为了能够更好地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授课效率和育人成效,笔者主动走近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带领学生认真地感知生活、反思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增长知识与才干。例如,在《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四课《少让父母为我操心》的“爸爸妈妈多辛苦”的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先观察父母一周里需要做的事并记录,记录时要尽可能全面,然后让学生分享交流:通过观察父母的活动,大家有什么想说的?我们又应该如何回报父母?最后,笔者相机引导学生:其实每一对父母都很辛苦,同学们要懂得感恩父母为自己、为家庭的付出。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反思与感悟,学生自然地就能体会到父母的辛苦,进而使学生养成感恩之心,促进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迁移能力的发展,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开展实践活动。内化学生行为
知识来自于实践,并最终用以指导实践。教师应该将教学的课堂拓展到实践活动中去,让小学生在切身参与中去感受、去体验,这样他们才会真正地明白这些知识的真正意义。在教学中,笔者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家庭、走向社会。因此,课前,笔者会有目的地要求学生通过开展采访、调查、参观、访问等形式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关注生活、思考生活中获得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初步的感性认识。同时,学生又必须将在课堂中所学的道德知识运用在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境中,使知识得以巩固、深化,从而使其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例如在执教《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九课《这些是大家的》时,根据小学生活动范围的特点,笔者布置一个学习任务——让学生课前去了解学校里的公物有哪些。这样,学校的篮球场、阅览室、教室以及教室里的风扇、课桌等公物就自然而然地变成了新的课程资源。通过开放的课前实践活动,教师引领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自主参与体验,既丰富了感性认识,又为教学目标的达成奠定了有力的基础。又如在教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十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时,在课前笔者让学生寻找身边的塑料制品,让学生说说见过哪些塑料制品,塑料制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作用?我们周边的人每周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数量是多少?学生从课前的调查实践中获得了亲身体验,激发了保护周围环境的美好愿望。同时笔者还在课中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塑料制品方便我们生活的同时,又带来了哪些困扰?以此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为此学生还积极设计了极富创意的环保方案。此外,笔者更多地关注课后实践的指导和检查。比如开展“从我做起,拒绝塑料袋”的活动,举行“环保知识知多少”的知识竞赛,组织好环保小队,定期交流实践成果等,同时还注意随时观察、组织评析、及时表扬,以鼓励学生的行为实践,使学生的行为及时得到外界評价的反馈信息,从而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有效地为保护周围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使保护环境成为学生长远的自觉行为。
总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要做到与现实生活有效对接,以活动的形式教学,教师不仅需要树立生活化的教学观念,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多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兴趣爱好和生活环境等制定有针对性的活动型方案,从而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收获学习体验,提升个人德育素质,完善个人的性格品质,为学生的未来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