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包装的朋友圈

2020-05-13 14:19申笑
新媒体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社交媒体

申笑

摘  要  文章通过对微信朋友圈中自我呈现从正常到炫耀性呈现,再到虚假性呈现这一过程的演变、原因、影响进行分析,最后探讨如何正确处理和对待朋友圈的自我呈现。

关键词  自我呈现;过度包装;社交媒体;虚假呈现

1  朋友圈的自我呈现与表演

1.1  拟据理论与表演

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中写道: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是演员,他们各有上场与下场的时候,一个人在一生中扮演着许多的角色。美国学者戈夫曼提出了一种解释人际交往行为的理论——拟据理论,又称自我呈现理论或印象管理,他以戏剧学的角度、借用舞台表演的相关概念,来解释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1.2  社交平台上的自我呈现

新媒体社交环境下,人们通过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台能够瞬时发布信息、快速捕捉关系链中他人的信息,受众的参与度、体验感都得到了极大的优化。以微信朋友圈为例,人们利用它来记录日常生活、发表观点看法等,这实际上是一种线上自我呈现,具有“给予”的强化和“流露”的弱化的特点,用户是自己的“把关人”,他们能够根据不同的社会关系需要,塑造理想的自我形象来维持这些社会关系。

受众在新媒体中的互动过程,也是传播中“传者—受者—反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受众会极大程度地沉浸于这些虚拟平台,并且释放自己的需求、收获“观众”的反馈、收获所谓的“存在感”。

1.3  从自我呈现到炫耀性呈现

社交平台中存在大量基于强关系连接的“观众”,调查显示,一般个体在社交网站账户(微信)添加的好友数量平均在200人以上,这就为用户的“表演”提供了更大的舞台和更多的观众,这也激励着用户分享更多、更好的个人动态。

社交网络满足了用户自我展示和“被关注”的需要,但是单纯真实的自我呈现已经逐渐满足不了他们了,部分用户的朋友圈就出现了夸大事实的信息,越来越多的用户在朋友圈“秀”优越感,营造“品味表演”,以此来显示自己显赫的身份和与众不同的生活,产生了炫耀性的自我呈现。

2  朋友圈自我呈现的极端化

2.1  理想化表演与误解性表演

印象管理,实际上是人们如何在他人心目中塑造一个自己的理想形象的策略,是戈夫曼拟剧论的实质。他将印象管理分为四类,其中理想化表演与误解性表演就很好地解释了自我呈现极端化出现的前因。

理想化表演是指表演者要掩饰自身与社会认知的價值规范、道德标准不一致的行为,并努力表现出与这些公认的标准规范相一致的行为。比如晒高级餐厅、秀恩爱,晒经过包装的所谓的精致生活方式,以寻求在点赞和评论中获得的满足感。因此,理想化表演本身就意味着一定程度的掩饰。表演者会掩盖或者隐瞒部分与自己理想的形象不一致的行为、事实和动机,以求在“观众”面前展示一个理想的形象。

误解性表演是指给别人一种错觉,得到虚假印象的表演。一般来说,误解性表演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获得利益,比如为了获得他人尊重的需要或社会地位;二是为了满足虚荣心。常见的朋友圈内容为富人哭穷、穷人摆阔、假装文艺青年。

无论是理想化的表演还是误解性的表演,都是为了塑造想成为的自己。但有些人就是在这样观众一片的“叫好声”中走向极端的。

2.2  朋友圈的过度包装与虚假呈现

社交媒体不仅仅是分享几张照片、国外定位和步数第一的标签的平台,而是从一个秀场变成了“假面舞会”,每个人都带着虚荣的面具在表演,从赤裸裸的炫耀到穿上皇帝的新衣。

淘宝曾经公布过的一次年终销量前五十的产品中,ins网红拍照道具名列前茅,可见几十万人在朋友圈假装过得很好,越来越多的人抹掉自己的情感,在他们的朋友圈中假装精致。朋友圈里每个人的形象都是可编辑的,朋友圈里没有人,全是人设。

这是对朋友圈的过度包装,是从炫耀性呈现到虚假性呈现的变化,是自我呈现的极端化。

2.3  虚假呈现的影响

社交几乎存在于生活的每个角落,换句说,就是“生活即社交”。就拿广告人常说的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来说,其中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都离不开分享,分享是人之常情,是对“被尊重”的期盼。但是部分用户不惜花钱营造在高档餐厅吃饭、开豪车、迪拜旅行的假象,使分享变了质,朋友圈也成了虚荣心作祟的工具。

虚荣,之所以被列入天主教的七宗罪之一——傲慢之中,就说明它是一种不良的天性,这种不良的心理会造成恶性攀比,给其他用户带来心理压力,甚至使他们产生嫉妒、不理智消费等负面情绪和行为。据统计,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发朋友圈,甚至在逃离朋友圈。

3  卸下朋友圈自我呈现的假面

3.1  做好自己的把关人

我们现在处在自媒体时代,所谓自媒体,是指借助互联网科技,用户可以通过公共社交平台将个人收集到的信息和观点发布出来的一种传播渠道。在自媒体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换句话说“人人都是把关人”,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朋友圈的发布的内容更具随意性和主观性。所以作为把关人的我们更应该承担起“传者”的角色,发布朋友圈时不仅要考虑“获赞量、评论量”,更应该考虑对受众的影响,当我们分享动态的动机和优越感或价值感需求有关时,这条动态可能已经背离了我们记录生活、分享看法的初衷,这种类型的动态大可不必发布。

3.2  减少朋友圈,发展一对一、线下社交

在这个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现代人普遍“孤独”,网络上的社交替代了真实生活中的社交,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大,“网友成群,朋友寥寥”。所以,当我们想要分享生活时,不妨发给单个人,远离朋友圈这种非单方交流的方式,甚至分享给现实中的人,更多的触及真实的情感,这样更能获得真实的想法,远离非黑即白的“点赞”。

3.3  关闭或屏蔽一些内容

不知何时,朋友圈图标旁边标有99+的红色圆圈也能成为炫耀的资本,每当我们发布完一条动态,就会有意无意的去关注“点赞量、浏览量、评论量”这些数字,当这些反馈达不到自己的期望时,甚至会出现“删除动态、二次精修”的行为,所以及时关闭数字性的提示,尽量少的关注直观的、可量化的反馈对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是很有必要的。

拥有“传者和受者”双重身份的我们,更加应该明白朋友圈里的内容有真有假,就像一个女生能判断出其他女生自拍的真实程度、看出修图痕迹一样,不要把自己的真实生活和别人精心设计的内容进行比较,这样不仅容易给自己造成无形的压力,还会滋生攀比心理和行为,屏蔽你认为格外虚假、过度包装的表演型账号,及时净化朋友圈。

4  总结

社交媒体为用户提供了自我表达的平台,用户通过表达自我精神来寻求价值认同。在他人面前展示一种积极的印象没有错,但是要正确的认识自己,面具戴久了会失去真实的自我。

参考文献

[1]丁倩,张曼曼,张永欣.自恋与社交网站成瘾:炫耀性自我呈现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9(1):99-102.

[2]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冯盼盼.朋友圈自我呈现的路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6).

[4]张培.国内外拟据理论研究综述[J].新闻世界,2011(3):144-145.

[5]董晨宇,丁依然.当戈夫曼遇到互联网——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呈现与表演[J].新闻与写作,2018(1):56-62.

[6]宋贞颖.新媒体社交环境中的“炫耀传播”[J].科技传播,2014(14):43.

[7]张铮,张晓涵,周奕欣.朋友圈的炫耀性内容对个体消极情绪的影响——嫉妒与消费水平的调节作用[J].新闻界,2017(10):64-72.

[8]李鳳华,孙哲,牛犇,等.照片分享服务中的人际关系印象管理[J].Engineering,2018(1).

[9]陈嘉.对朋友圈“精装修”的一点思考[EB/OL].[2019-10-30].http://esb.sxdaily.com.cn/pc/content/201910/30/content_487768.html.

[10]次央,钟思敏.自媒体时代如何做好微信公众平台“把关人”[J].新媒体研究,2016(21):1-3.

猜你喜欢
社交媒体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品牌营销传播策略分析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品牌营销传播策略分析
网络事件传播中公众焦点的转移
陕西老字号文化的对外传播策略
社交媒体背景下中学生校园欺凌探析
论社交媒体助推大学生创业
社交媒体视域下弱势群体舆情表达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在线社交变迁及动因分析
基于社交媒体的广告学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双微时代”的危机传播趋势和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