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市决咨委
自贡盐产业起源于东汉,清朝中期步入鼎盛,曾被誉为“富庶甲于蜀中”的“川省精华之地”,历史上创造了两次“川盐济楚”的辉煌,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制盐史,其发展经历了由原始手工生产、手工机械生产到机械化、现代化生产的过程。
1960年以前,自贡井盐开采、制盐及盐化工一直在自流井、大安、邓关等地开展。1960年以后,随着市区附近卤水资源日渐“枯竭”及制盐成本增高,自贡盐业矿山资源转移到新发现的威西岩盐矿床及威西岩盐体东南部边缘的长山盐矿。威西岩盐矿床地跨荣县、井研、犍为三县,岩盐储量190.294亿吨(自贡境内保有储量64亿吨),NaCl平均品位>93.31%。
自贡制盐企业目前有四川久大制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久大”)、四川自贡驰宇盐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驰宇”)和四川久大品种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久大品种盐”),原盐年产能150万吨(久大舒坪120万吨,驰宇30万吨)。2018年自贡原盐产量及占比见表1;原盐产品销售收入4.5亿元。
表1 2018年自贡原盐产量及占比
久大是自贡盐产业龙头企业,由于改制不彻底,品牌建设投入严重不足,目前债务负担沉重,资金匮乏,正处于战略重组期;驰宇原盐产能仅30万吨/年,行业影响力较小。而且,目前矿山基础设施陈旧,病井周边地质生态隐患严重,自动化水平低,资源开采利用率处于低位运行水平。
近年来,由于鸿化、富源等自贡盐化工产业方面的骨干企业停产,致使自贡特色盐化工(氯碱)产业链断裂,对自贡盐产业造成巨大冲击,致使上游原盐生产企业陷入困境,同时使下游化工新材料生产企业重要原料采购成本增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减弱。
盐产业仍然是朝阳产业,国内两碱产业也正以6-8%的速度增长,原盐需求也将随之增加。因此,盐业仍属于朝阳产业,如果自贡盐业不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自贡盐业将失去最佳发展机会,逐步被市场淘汰;自贡岩盐资源及能源优势明显,境内保有储量64亿吨,威荣页岩气田探明储量1247亿m3,自贡黄卤和黑卤所含锂、溴、碘、钾、硼等贵重元素达到工业综合开采品位;盐产业发展是自贡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成败的关键。自贡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有利于不断增强自贡盐产业竞争力,提升行业话语权,重塑自贡“千年盐都”的城市品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的目的在于通过技术手段和制度手段,实现经济的长期、健康和高效发展。基于此,自贡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与要义是:突出整体规划布局,以现代技术手段改造、升级传统工艺,以解决资源节约、绿色低碳、品质及安全保障、生产效率等产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促进盐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资源优势,岩盐资源丰富、开采条件优良:自贡市境内岩盐保有储量64亿吨,是三叠纪形成的高品位特大型岩盐矿床,矿盐洁净度高;卤水中高价值元素有较大提取潜力;自贡井盐卤水有黄卤、黑卤、岩卤三种,含多种贵重化学元素。
井矿盐文化历史传承及品牌优势,自贡产盐历史悠久,具有2千多年的井盐工业文明,素有“千年盐都”的美誉,其丰厚的盐文化遗存,是世界井矿盐史上的经典。自贡具备良好的盐文化品牌基础:自贡是中国井矿盐开采的发源地之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井矿盐文化底蕴,无数代人对井矿盐生产技术予以继承与发展。
技术及人才优势,自贡是中国现代真空制盐技术的发源地与诞生地、氟化工的领头羊;自贡是全国盐产业技术研究单位及机构最集中的地区;人才优势突出,具备国内一流的盐产业及相关领域技术开发及服务能力;“两碱”及氟硅新材料技术优势突出,鸿化曾是西南重要的“两碱”生产企业,其产品闻名全国。晨光院在有机氟、有机硅行业具有长期的技术积淀,有机氟单体及氟聚合物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行业中具有明显技术优势如表2所示。
表2 自贡开发或全国领先的部分技术
制盐产业生产布局不合理,自贡(久大)盐业矿山与制盐分离,其间靠三根70多公里长的长输干管维系,呈“哑铃式”生产布局(输卤成本高达33.5元/吨盐,成本竞争力处于劣势);长输干管易受卤水腐蚀,爆管频繁,严重污染周边环境;干管穿越贡井、自流井等城市中心区,影响城市规划建设发展,成为制约自贡盐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制盐工艺相对落后,自贡目前的三套制盐装置均采用“燃煤锅炉(电站)+多效真空制盐”热电联产工艺,煤炭为主要能源,环保设备设施运行成本高。同时,包装、仓储、物流、配送装备水平差,自动化水平低,基本没有智能化,生产效率低下,人工成本较高;食盐生产环境有待按食品安全要求进一步规范。
自贡盐产业与盐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不协调,自贡目前制盐活力不足,生产经营困难,成为自贡产业发展的一个短板。自贡盐文化旅游产业近几年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还存在较多问题:一是缺乏稳定、成熟和完善融合发展协调机制;二是融合发展成果亟待扩大;三是融合发展激励机制还未完全建立。
政策机遇,国家盐业体制改革的机遇,国家盐业体制改革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制盐企业食用盐真正成为市场的供给主体;省政府《做强做大四川盐业实施方案》的机遇,方案提出“把四川建成国内最大的井矿盐产业基地、世界级盐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目标,并将自贡列为四川省四大制盐基地之首。
国内制盐业整合期及氟化工新材料高速发展机遇,我国制盐产业已进入重新洗牌、利益重新分配的行业整合期。在含氟新材料方面,特别是含氟膜用材料,随着氟树脂在新能源、环保、建筑、太阳能背板、新能源汽车等用膜产品的开发,膜用氟树脂的需求将会快速增长。
消费升级给自贡盐文化旅游业带来的发展机遇,2018年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6.2%。消费提质升级为自贡盐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历史机遇。其一,自贡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盐文化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其二,消费升级为自贡盐产业向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攀升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与强劲发展动力。
自贡区域交通改善带来的机遇,新增高铁、高速公路对外大通道线路,初步形成“川南半小时、成渝1小时、贵昆3小时”的对外经济交通走廊。随着自贡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及项目落地建设,将促进自贡盐产品输出,走出四川,辐射全国,拓展国际市场,提升盐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制盐企业纷纷抢占国内盐业市场制高点,目前我国盐行业进入重新洗牌、利益重新分配的关键时期。国内各大型制盐企业纷纷加快混改、兼并、重组及产业改造、升级的步伐,抢占资源。因此,在今后3~5年内,如果不能顺利完成自贡现有制盐装置升级项目建设而实现对自贡制盐产业生产布局的调整和对传统制盐工艺的改造升级,自贡制盐产业将丧失转型升级发展的窗口期。
盐改起步期的无序市场竞争,目前,我国盐业仍处于盐改起步期,行业发展不成熟,盐业市场上同质化产品泛滥,极易陷入低价恶性竞争的低端竞争方式。将使自贡盐产业在品牌、质量、技术、服务等方面相对优势无从发挥,不利于自贡制盐产业的发展。
高附加值品种盐产品开发竞争日益加剧,自贡品种盐开发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技术和品种储备丰富,但近年来在装备、包装等更新欠投入,与国内其他企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而省外企业纷纷加大投入,不断推出上市新品,国内高附加值品种盐开发和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1.自贡盐及盐产品深加工高质量发展路径设计
自贡盐及盐产品深加工高质量发展路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2020~2022年通过绿色矿山建设、规划建设荣县来牟“自贡井盐产业园区”及实施久大舒坪制盐装置迁建改造升级项目,完成对自贡制盐产业生产布局的调整。
二是2020-2025年向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攀升,大力发展高附加值多品种盐、调味品及日化盐产品,实现产业规模与效益的全面提升。
图1 自贡制盐及盐产品高质量发展路径示意图
2.建设行业最高水平的现代化绿色盐品生产示范基地
自贡盐产业生产布局调整,重点以久大舒坪制盐装置迁建、改造、升级项目为依托,规划建设“自贡井盐产业园区”,集制盐生产要素于井矿盐矿山腹地;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实施井矿盐矿山改造,建设绿色矿山,矿山是自贡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源头,应统筹规划,在园区内实施井矿盐矿山改造升级项目,将自贡井矿盐矿山建设成为行业一流的绿色矿山,为自贡盐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建设代表行业最高水平的现代化绿色盐品生产示范基地,高规格规划建设荣县来牟“自贡井盐产业园区”,通过重点实施“久大舒坪制盐装置迁建改造升级项目”及驰宇生产技术的升级改造,形成150~200万吨/年代表行业最高水平的现代化绿色盐品生产示范基地。
3.实施“三品”战略,打造食盐、调味品及盐日化产品行业领军品牌
(1)井矿盐产业链
自贡盐卤资源产业链上游包括卤水化工、真空制盐装置的延伸应用、盐卤浴(康养-康疗)等领域,其产业链下游包括工业盐(大工业盐、小工业盐)、食用盐、功能性盐、调味品、盐日化产品等。井矿盐产业链分析图如图2所示。
图2 井矿盐产业链分析图
(2)实施“三品”战略,打造食盐、调味品及盐日化产品行业领军品牌
首先,对盐深加工产品科学布局。第二,以“增品种”满足多样化消费新需求。一是向高附加值调味食盐、营养盐等方向发展。二是向高附加值保健、康养盐产品方向发展。三是打造具有自贡盐特色的调味品产品及品牌。第三,“提品质”促进有效供应能力提升。第四,以“创品牌”树立自贡盐业良好形象。
表3 盐深加工及调味产品发展方向
表4 预计2025年自贡井盐产业园区项目及产值规模
1.盐化工协同发展总体定位
自贡盐化工应以原盐为基础,氟硅化工产业为龙头,围绕新型氟聚合物材料主导产业,延伸和发展含氟精细化学品、氟制冷剂及配套氯碱化工等产业链,形成“工业盐-氯碱化工-精细化工-氟硅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协同、集群发展,重点打造氯碱及卤水化工生产基地(沿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及氟硅化工新材料生产基地(富顺晨光经开区跨江发展区),到2025年形成300亿元以上的产业规模。
2.产业链发展方向
一是按照原盐(200万吨)、离子膜烧碱(20万吨)、甲烷氯化物(16万吨)的产业链条优化发展,为下游氟化工提供氯仿等原料保障;
二是在链条的中下游,按照氢氟酸、氟里昂、氟单体、含氟聚合物、含氟精细化学品以及氟制品加工的产业链条打造特色高技术新材料产业;
三是协同发展氟制冷剂、高附加值的含氟医药品及氯产品。
1.建立融合发展协调机制。自贡盐文化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与自贡制盐、盐化工产业建立融合发展协调机制,该机制的设计建立,应借助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制造等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建立融合发展信息化平台。借助平台将自贡制盐和盐化工产业的研发和制造资源,以及餐饮、文化、旅游等服务资源,实时、高效地对接、整合起来。此外,该平台还可通过信息快速流动、供求快速匹配,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2.打造重点项目,彰显融合发展合作成果。深入挖掘自贡历史文化名城内涵,整合“盐、龙、灯”等特色优势旅游资源,凸显独特性,紧密围绕“强基础、铸品牌、塑形象”的目标,借助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的契机,着力打造重点项目,彰显融合发展合作成果,逐步实现500亿元的自贡盐文化旅游产业规模。
岩盐开采形成的盐穴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可成为原油、成品油、天然气和一些工业废料的理想储存场所。目前全球已开发利用的盐穴共有2000多个,数量还在不断增加。自贡井矿盐开采已2000多年,盐穴资源丰富。同时自贡位于川南中心,页岩气、天然气资源丰富,天然气管网建设基础较好,荣县地区地质条件稳定,自贡盐穴作为储气调峰设施容腔具备良好的天然条件,建议对盐穴资源进行踏勘论证,突破盐穴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实现自贡盐穴综合利用的产业化、社会化,使其成为自贡盐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盈利模式。
加快推进“自贡井盐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力争在2022年前基本建成并初步形成30~50亿元的产业规模;站在自贡盐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局的高度,在2020年完成自贡盐化工产业的总体规划布局,并扫除相关障碍,创造优良的招商引资项目条件,力争在2021年引入外部资本,启动修复自贡盐化工产业链的“两碱”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