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心室双螺旋主动电极在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

2020-05-13 06:04邱金玉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4期
关键词:双螺旋卧床心房

邱金玉

(广东省徐闻县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广东 湛江524100)

近年来随着螺旋主动固定电极植入技术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临床医生的关注[1],螺旋主动固定电极植入技术可以降低电极脱位率,术后患者可及早下床,缩短住院时间,但国内研究[2]认为心房螺旋电极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且手术操作难度极大,阻碍了双螺旋主动固定电极技术的推广。本研究旨在探讨分析心房心室双螺旋主动电极在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6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过检查确诊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房室传导阻滞,均给予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接受手术治疗。排除标准:恶性肿瘤,严重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精神障碍,酗酒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3例。A组男28例,女15例;年龄45~69岁,平均 (57.26±10.29)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6例,房室传导阻滞17例。B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47~68岁,平均 (56.79±10.11)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4例,房室传导阻滞19例。两组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 (P>0.05),有可比性。

1.2植入方法A组:采用心房心室双螺旋主动电极植入方法,优先选择在患者左侧锁骨下植入心脏起搏器,在患者左锁骨下静脉进行穿刺,确认穿刺成功后制作起搏器囊袋,X线左侧位、左前斜位45°指导下将心室电极植入右室流出道高位、中位间隔,电极定位后将螺旋旋出,X线监视下见电极头端标记分开,心腔内电图可见ST段抬高的损伤电流,确定电极固定后在X线监视下将钢丝撤除。在X线像前后位、右前斜位30°、损伤电流的指导下将心房电极植入右心耳底部或低位房间隔。术后需要卧床5 h左右。B组:采用心房被动加心室主动单螺旋电极植入方法,在X线像前后位、右前斜位30°指导下将心房电极植入右心耳底部或低位房间隔,术后卧床2 d以上。

1.3观察指标手术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心房电极一次成功植入率、心室电极一次成功植入率、心房电极脱位率、心室电极脱位率、X线曝光时间、总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术后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随访时间和随访期间内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有出血、气胸、感染、电极脱位及周围神经损伤。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22.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电极植入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室、心房一次成功植入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B组2例在缝合固定心房电极时出现脱落,需要重新植入。见表1。

表1 两组的电极植入情况比较 [n(%)]

2.2 两组的手术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X线暴露时间、总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A组患者的术后卧床时间显著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手术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的手术指标比较 (±s)

分组 n X线暴露时间(min)术后卧床时间(h)A 组 43 2.73±1.18 64.98±10.27 4.15±1.06 B 组 43 2.99±1.20 66.86±10.34 54.22±1.22 t 1.013 0.846 203.154 P 0.314 0.400 <0.001总手术时间(min)

2.3 两组的术后指标比较A组、B组的术后随访时间分别为(19.41±5.89)个月和 (19.58±6.12)个月;B组1例患者术后2个月发生囊袋感染,清创拔出后重新植入。两组的术后随访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P>0.05)。见表3。

3 讨论

主动固定的双螺旋电极和被动固定的翼状电极是目前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常用的电极导线,被动固定的翼状J型电极多用于心房电极,但是临床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重要问题[3]:①对于特殊的心腔内结构难以固定;②最后电极缝合固定的过程中电极导线易出现牵拉、推送过多,从而造成脱落,需要再次植入固定;③术中、术后电极脱落及因避免电极脱落而延长的卧床时间,并且拔出电极导线的难度增加。因此,心室心房双螺旋主动电极在临床上的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

表3 两组的术后指标比较 [±s,n (%)]

表3 两组的术后指标比较 [±s,n (%)]

分组 n 随访时间(月)电极脱位A 组 4 3 1 9.4 1±5.8 9 0 (0.0 0) 0 (0.0 0) 0 (0.0 0) 0 (0.0 0) 0 (0.0 0)B 组 4 3 1 9.5 8±6.1 2 0 (0.0 0) 1 (2.3 3) 0 (0.0 0) 0 (0.0 0) 0 (0.0 0)t/χ 2 0.1 3 1 0.0 0 0 0.0 0 0 0.0 0 0 0.0 0 0 0.0 0 0 P 0.8 9 6 1.0 0 0 1.0 0 0 1.0 0 0 1.0 0 0 1.0 0 0并发症出血 感染 气胸 周围神经损伤

心房螺旋电极导线植入右房低位间隔与人体生理解剖结构更加符合,且电极导丝需特殊塑形,导致在手术过程中操作难度增大[4],本研究中心室心房双螺旋主动电极植入的患者采用J型钢丝植入心房螺旋电极,位置为右心耳基底部,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导线断裂、脱位、心脏压塞和心肌穿孔等并发症,而被动固定加单螺旋电极植入的患者中有2例在最后电极缝合固定过程中出现心房电极脱位,分析原因可能与电极易出现牵拉、推送过多,从而造成脱落,需要再次植入固定有关[5-6],导致X线暴露时间和手术时间稍有增加。被动固定加单螺旋电极植入的患者术后需要常规卧床休息的时间延长,增加了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本研究结果显示:被动固定加单螺旋电极植入与主动固定心房心室双螺旋电极植入患者的术后卧床时间有显著差异 (P<0.05)。本院既往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下床活动后出现电极移位的现象,因此医护人员交代被动固定加单螺旋电极植入的患者需卧床休息2 d以上,而主动固定心房心室双螺旋电极植入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显著缩短,从而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心房心室双螺旋主动电极应用于双腔起搏器植入术中,心室、心房电极脱位率低,安全、可靠,并且不增加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还能缩短患者术后卧床时间。

猜你喜欢
双螺旋卧床心房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马尔斯克双螺旋瞭望塔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心房颤动与心房代谢重构的研究进展
心房破冰师
health
疯狂大堵车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I Love the Mountains
左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