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例良性原发性纵隔肿瘤的治疗分析

2020-05-13 10:52王庆淮谭宁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胸腔胸腔镜原发性

王庆淮 谭宁

原发性纵隔肿瘤是胸外科比较常见的疾病,其中以良性病变为主,通常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常用的手术方式有常规开胸手术、胸腔镜手术等,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也有差异。本文对2001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良性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常规开胸手术与胸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 资料和分组

1. 资料收集:收集2001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暨贵港市人民医院胸心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良性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2. 纳入标准: ①CT等影像学检查诊断为原发性纵隔肿瘤;②肿瘤偏向一侧胸腔内;③肿瘤直径≤10 cm;④具备手术指征,无手术禁忌证;⑤患者愿意接受手术治疗;⑥术后病理证实为良性原发性纵隔肿瘤。

3. 排除标准:①肿瘤广泛侵及椎管内或其他器官;②直径>10 cm的巨大肿瘤;③有手术禁忌证;④合并严重感染;⑤合并肺结核、恶性肿瘤或重症肌无力症状;⑥胸部第2次手术;⑦患者不同意手术治疗。

4. 分组:将入选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常规开胸手术组和胸腔镜手术组进行回顾性分析。

二、 方法

1. 手术方法:常规开胸手术组选择常规经左侧肋间、右侧肋间进胸切除肿瘤;胸腔镜手术组采用经左侧或右侧肋间单孔或多孔胸腔镜手术切除肿瘤。若是胸腺瘤,则切除胸腺、胸腺瘤、80%以上的前纵隔、心包旁脂肪组织。常规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两组术后均采取相同的治疗方案对症治疗。

2. 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留置胸腔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三、 统计学方法

结 果

一、 一般资料

共入选102例良性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2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42.3±6.5)岁;常规开胸手术组40例,胸腔镜手术组62例。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及肿瘤大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患者经CT检查等诊断为原发性纵隔肿瘤到入院时间为1 h~3个月,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乏力等。肿瘤最小直径为1.2 cm,最大直径为9.9 cm,平均直径为4.6 cm。

二、 观察指标的比较

两组相关观察指标数据详见表1。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与常规开胸手术组比较,胸腔镜手术组的切口较小,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较少,手术时间、留置胸腔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 随访情况

出院后经门诊、电话等随访2个月~3年,2组均未发现严重并发症和肿瘤复发病例。

讨 论

原发性纵隔肿瘤大部分是良性肿瘤,治疗以手术为主。常规开胸手术是一种经典的手术方式,具有切口大、视野清楚、操作方便等优点;但其缺点亦比较明显,如术中出血量多、损伤大、住院时间长和术后并发症多等,导致患者术后恢复需要更多的时间[1]。

微创外科技术是未来外科学发展的方向,其安全性较高,在技术上也是可行的[2]。胸腔镜是腔镜技术在胸外科手术中应用的成果,通过胸壁孔洞在胸腔内进行相关的操作达到切除病灶的目的,极大地减轻了传统开胸的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3]。微创电视胸腔镜下手术治疗纵隔肿瘤患者疗效显著,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较轻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的特点,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缩短了住院的时间[4]。研究[5-6]发现,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具有手术切口较小、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较少、手术时间、术后止痛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较短的优势,更加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并且提高了治疗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表1 两组观察指标的比较

胸腔镜手术仅需在胸壁作1~3个1.0~3.0 cm小切口,并根据肿瘤的不同类型、原发肿瘤的位置以及病变性质等情况而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的位置[7]。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切口,优化治疗流程,可提高手术效果、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从而达到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效果。手术操作技巧也是决定术后切除效果和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胸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在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传统的开胸手术[8]。

进入21世纪后,国际上微创手术逐步开始应用胸腔镜手术治疗胸腺肿瘤[9],2010年后根据ChART回顾性数据库分析显示,在Masaoka Ⅰ期和Ⅱ期的肿瘤应用胸腔镜微创手术的比例已攀升至40%以上,在部分中心甚至接近100%[10]。这提示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电视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具有相同的治疗效果,尽管缺乏多中心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同时纵隔肿瘤切除的远期疗效评价目前亦无大样本的报道,但是应用电视胸腔镜进行纵隔肿瘤手术,尤其是胸腺瘤切除术,已逐渐被胸外科医师接受并广泛应用,能有效降低手术风险,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其手术方式安全可靠,同时可以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11]。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镇痛时间、疼痛指数评分、住院天数方面均优于与多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而两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无明显差异,体现了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的优势[12]。目前新一代的电视胸腔镜的镜头具有放大的效应,使其视野更加清晰,并能够满足直径<8 cm的纵隔肿瘤切除术的要求[1]。另有研究发现,在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中,微创胸腔镜切除术具有手术切口小、出血量少、恢复时间短、疼痛感轻、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13]。目前,胸腔镜微创治疗手段已应用到胸外科领域。对纵隔肿瘤患者施行胸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显著,与普通开胸手术对比,患者对胸腔镜手术的满意程度更高,因此,胸腔镜手术是治疗纵隔肿瘤病症的首要治疗手段[14]。研究发现,采用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胸腺瘤,行胸腺瘤加前纵隔脂肪剔除手术,其近期临床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并且安全性较高,患者易于接受该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15]。

根据我们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良性原发性纵隔肿瘤102例的结果分析发现,胸腔镜手术组无中转开胸手术病例,肿瘤的大小不是限制胸腔镜手术使用的依据;若是胸腺瘤,则切除胸腺、胸腺瘤、80%以上的前纵隔、心包旁脂肪组织。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开胸手术组比较,胸腔镜手术组切口较小,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胸腔引流量较少,手术时间、留置胸腔引流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微创手术对良性原发性纵隔肿瘤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手术,对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更为有利。

目前研究表明,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尚不能达到无所不能的境界,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就能够顺利、安全地实施手术。尤其是良性纵隔肿瘤,电视胸腔镜手术明显优于传统开胸手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术后伤口疼痛轻,能够早期下床进行功能锻炼、切口瘢痕少等优点,可明显减轻患者心理、生理上的痛苦,可以作为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的标准手术方式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胸腔胸腔镜原发性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不同肺复张方法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食管癌术后胸腔引流管拔除时机探讨
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AFP、CEA、CA-199、CA-125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胸腔积液中CRKL的诊断价值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在原发性甲亢外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