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I专业现状分析与特色发展

2020-05-12 06:24王志伟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外语类笔译语种

王志伟,程 璐

(郑州大学 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一、引言

自2007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以来,至2019年初全国已有252个翻译硕士培养单位。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开展不仅符合《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引导高等学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持续推动地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比重”[1]的战略要求,也对外语教育提出了要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为使命,进行全局规划和顶层设计的新要求。精通外语、具有跨文化理解能力、了解国际形势对从事国际交流工作非常重要,然而当前国际交流场合中缺少精通外语的专业化人才。[2]因此,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需要培养拥有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具备专业化知识背景以及高度政治觉悟的国际化翻译人才。

我国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有十多年的办学历史,然而由于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培养“同质化”[3]、课程体系缺失、教学资源匮乏[4]等众多原因,整体上存在特色方向不明显、特色方向探索不足以及不能充分满足国家需求等问题。根据专家学者对翻译技术的教学研究和对国外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的研究,以及对翻译硕士特色院校、特色方向和特色培养模式的分析,可知我国当前各翻译硕士培养单位的特色发展模式亟待突破和规范。因此,研究我国翻译人才培养现状、对比国外发展模式、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对于我国MTI(翻译硕士专业)教育的特色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型、复合型的翻译人才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笔者根据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发布的招生信息,逐一对国内的翻译硕士培养单位的官方网站进行了核实。根据统计,除青海省、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全国共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置了MTI专业学位点,共计252所高校,年招生人数超过8000人。笔者从国内翻译硕士培养单位的综合情况、外语类和非外语类院校翻译硕士专业的特色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探讨特色方向的确定和培养模式对我国MTI专业教育的重要影响。

二、现状分析

(一)全国翻译硕士培养单位综合情况

根据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MTI培养单位的分布情况表可知,985/211类高校共96所,占比38.1%; 在专业或方向设置上有两个及以上类别的高校共154所,占比61.1%; 含小语种翻译的高校共79所,占比31.3%; 有特色方向的高校共36所,占比14.3%。(见表1)全国翻译硕士培养单位的整体情况呈现出以下3个特点。

表1 2019年全国30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MTI专业学位点分布表

其一,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MTI办学规模看,区域内翻译硕士培养单位数量大于10的高校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和中部、东部地区。山东、陕西、江苏、湖北、辽宁、湖南、四川、河南等10个省份的高校数量多,招生数量多,是MTI专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全国MTI专业中有特色方向的高校中,北京、上海占12所,其余28个省份所占比例较低。国内MTI专业特色发展地区分布不均,区域特色发展差距较大,发达城市和中东部地区在特色发展方面优于其他地区。

其二,从各培养单位对MTI专业或培养方向的划分上来看,根据对252个培养单位、35所985/211高校、61所211高校的数据统计得到图1。252所院校中,38.9%的院校没有对专业和方向进行划分,而是统一命名为翻译、英语笔译或英汉笔译; 对专业和方向均具体划分的高校仅占11.5%; 其他共125个培养单位虽然进行了划分,但并无一个统一的标准,其中88所高校将口、笔译或小语种口、笔译作为专业类别,不区分研究方向,剩下的37所高校恰好相反。对比985/211和211高校,对专业和研究方向均进行详细划分的高校分别占其培养单位总数的17.1%和16.4%。国内翻译人才的培养已经形成一种趋势,基本涵盖全国各个高校,但在专业及培养方向的设置方面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专业办学质量缺乏保证。

图1 全国翻译硕士培养单位开设专业与研究方向的对比

其三,以是否含小语种翻译为一种评判特色的标准,统计全国高校开设小语种翻译专业的数量绘出对比图2。由图2可知,31.3%的MTI培养单位(共79所)开设了小语种翻译专业,包括日语、俄语、法语、德语、朝鲜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越南语和泰语。其中,56所院校开设日语笔译课程,开设俄语笔译、日语口译、俄语口译、朝鲜语口译等课程的院校数量逐步减少。“一带一路”沿线共包含65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东亚蒙古国、东盟10国、西亚18国、南亚8国、中亚5国、独联体7国和中东欧16国,其官方语言达53种之多,分属九大语系。[5]国内MTI培养单位越来越重视培养小语种方向的翻译人才,与小语种翻译市场相比之下,供求关系远未达到平衡,尚有大片空白。因此国内MTI培养单位在小语种开设的门类数量和招生人数上亟待增加。

图2 全国开设小语种翻译专业的高校数量对比

(二)外语类高校翻译人才特色培养

在9所外语类高校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等5所高校的MTI专业均统称为高级翻译学院、高翻学院或不划分院系,同时在专业上详细划分了不同语种的口笔译类型。四川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大连外国语大学等4所高校对院系进行了详细划分。根据外语类高校翻译人才培养对比图可知,各高校小语种的种类和数量大致相同,主要包括日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 专业设置类别最多的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共19个专业方向,其次是天津外国语大学和北京语言大学,其专业划分的细致程度远高于非外语类高校的MTI专业(见图3)。在特色方向的设置方面较为突出的是北京外国语大学(11个)、上海外国语大学(10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5个)和北京语言大学(2个)(见表2)。

图3 2019年外语类高校MTI人才培养情况及特点对比

表2 外语类高校翻译硕士培养特色方向对比表

其中北京外国语大学是国内唯一有复语口译方向的高校,旨在培养能够在会议中熟练运用至少三门语言进行互译的高级翻译人才。上海外国语大学则在英语口笔译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特色,如公共服务笔译、技术笔译、人工智能辅助口笔译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重点开设商务、法律、传媒翻译等特色课程,并结合计算机技术增设翻译与本地化管理课程。北京语言大学也分别针对英语和法语开设有本地化管理的翻译专业。前3所高校均有专门的会议口译方向,除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其余3所高校均设有翻译技术的研究方向。如本地化管理,尤其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开设的人工智能辅助英语口、笔译方向,将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与翻译结合起来,创造了新的特色方向。外语类高校由于其师资力量、硬件设施、实践机会等方面的优势,其翻译人才特色培养体系基本已经成熟,在详细划分专业方向的基础之上,积极尝试和推动会议翻译、机器辅助翻译等方向的发展,引领国内MTI专业的特色发展。

(三)非外语类高校翻译人才特色培养

全国非外语类高校MTI专业中设置特色方向的院校共30所,占国内翻译硕士培养单位总数的11.9%,包括综合类(14所)、财经类(6所)、政法类(3所)、理工类(2所)、医药类(2所)、农业类(1所)、军事类(1所)、师范类(1所)。根据特色方向的类别可以看出,各院校的特色方向与院校类型有比较明显的关联(见表3)。综合类高校的课程设置涵盖范围最广,涉及文学、科技、医药、商务、经贸翻译等多个领域,例如东南大学着眼于翻译技术方向,中国传媒大学开设影视和新闻翻译。财经、政法类高校基本集中在财经、商务、法律翻译三个方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开设日语和朝鲜语的同声传译方向。理工类高校的翻译课程涵盖石油、科技、工程、机电、化工、物流等多个方面,侧重科技类和实用类文体,如中国石油大学的能源舆情和石油科技翻译,郑州轻工业大学的机电、化工、物流笔译方向,以及西安科技大学的地矿类科技英语、知识产权英语翻译等。医药、农业、军事类大学的翻译方向更为明显,最大化地凸显院校专业优势学科,如军事院校侧重军事、国防翻译等。

表3 非外语类高校翻译硕士培养特色方向对比表

整体而言,国内MTI专业的特色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各个培养单位已经意识到科技、经贸和商务翻译的普及性和重要性,这些方向的课程设置已经较为普遍; 二是小语种翻译成为一种趋势,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市场对小语种口笔译的需求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就业机会和前景将会越来越好; 三是翻译技术和应用的研究渐渐形成新的学科,传统的笔译开始与人工智能实现融合,无论是高校还是企业,都开始寻求科技与人力在翻译方面的契合点与突破口; 四是部分非外语类院校开始结合优势学科,打造特色翻译方向,灵活设置课程,实现优势学科与MTI专业发展的双赢。

三、对策与建议

针对目前国内翻译硕士培养单位的整体情况,对比国外翻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战略任务和响应“一带一路”发展倡议,本文拟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系统整合资源,建设“一带一路”翻译信息服务平台

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国家对战略人才需求等方面来看,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增加是大势所趋,但由于学生自身缺少相关专业知识、实际工作经验、面向社会的经验以及不了解相关渠道,在毕业后立刻从事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紧密相关的翻译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国家层面应当从以下3点着手。第一,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提升全社会对职业翻译的重视,从而督促提高职业译者的翻译素质,营造一个良好的行业氛围。第二,通过整合和发布 “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项目合作信息,搭建起具有一定规模的翻译资源信息服务综合平台,为译者提供快捷有效的工作渠道,也确保译者的翻译素养和翻译水平。第三,鼓励和推动多语种翻译专业发展,尽快实现MTI发展成果与国家战略需求的无缝衔接。

(二)灵活制定标准,保证MTI专业培养模式的多样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综观国内MTI专业发展现状,部分院校已经探索出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特色发展方向,教育主管部门应该进一步推动探索国内MTI专业的特色培养模式。第一,制定灵活的专业划分标准,使得培养单位在制定培养方案时既可以发挥学科特色又能够有标准可循,避免整个MTI专业乱象,学生在报考时也可以进行比较和参照,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第二,严格审核各培养单位的申报材料,凸显特色发展的同时与未来发展趋势紧密结合。第三,推动行业入职标准的制定,提高译员入职门槛,实现MTI专业硕士毕业生与进行社会实践的可衔接性。

(三)凸显专业特色,完善“专业+外语”类特色培养体系

全国252个翻译硕士培养单位中,部分院校已经形成其特色方向,并取得一定成果。各培养单位在翻译人才的培养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所以针对各院校提出3点建议。第一,利用自身地理位置的优势,充分考察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特色发展方向。“一带一路”建设涉及中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陆上丝绸之路涉及新疆、重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广西、云南、西藏13省(自治区、直辖市),海上丝绸之路涉及上海、福建、广东、浙江、海南5省(直辖市),这为各培养单位的MTI特色方向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契机。[6]各培养单位要充分利用这一地理优势,选准专业方向,制定详细的培养计划。第二,结合优势学科,打造MTI特色方向。我国高等院校众多,尤其是理工、经贸、财政、医药、军事、师范类学校均有自己的特色专业和优势学科,各培养单位应充分利用其优势学科的师资力量和市场影响力,为MTI专业硕士进行相关专业背景知识的训练学习提供支持,有了专业和外语的双重加持,其专业发展的实用性也就有了保障。第三,分析市场需求,丰富小语种类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到经济活动中来,各培养单位应当通过分析地理位置、市场及政策等多方因素,选择相应的小语种翻译作为学校的专业特色,实现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全面均衡发展。

猜你喜欢
外语类笔译语种
跨学科口笔译研究的百科全书——Research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介评
《波斯语课》:两个人的小语种
《口笔译话语分析研究新进展》评介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英语笔译教学研究
外语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青岛工学院应用实践小学期为例
外语类院校全口径PGT英语学习模式研究报告
浅谈小语种的学习方法和就业方向
构建外语类慕课质量评价量表分析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建立高校外语类慕课质量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