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芹芹 郭鸿杰
摘 要:英汉对比应该占有丰富的语言素材,这样归纳出来的规律才具普遍性,研究结果才更具价值。故语料库建设问题应当引起从事英语语言对比研究的学者关注。因此,基于语料库的英语构词以及翻译教学与研究可以提供大量生动的例子,通过观察语言层面上两种语言构词的静态差异,尤其通过翻译而呈现出的动态变化,可以帮助学习者熟悉语言背后的思维差异。
关键词:语料库;构词;翻译;外语教学;派生词
词缀法是能产性最高的英语构词法。纵观英语发展史,派生词一直起着积极的作用。[1]英语词缀近337个。[2]相比较而言,汉语形态标记欠发达,汉字不因时态或词性而变形。据统计,汉语词缀数量最多不超过100个,其中包括了“非-”“准-”等新兴词缀,以及类词缀“半-”“好-”等[3] ,以上词缀多从印欧语系借入,故数量上远没有英语丰富,使用范围也不及英语广泛。故英语中许多派生词,如outlaw(使……不合法)、enlist(谋取……支持)、disown(否认同自己有关)、multi-cultural(多元文化的)、greenery(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等在汉语中常出现词汇空缺,即缺少对应的汉语词汇。
英汉对比应该占有丰富的语言素材,这样归纳出来的规律才具普遍性,研究结果才更具价值,然而,这种归纳法研究太少了。[4]故语料库建设问题应当引起从事英语语言对比研究的学者关注。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尤为适用于语言对比研究和翻译研究。[5]。基于庞大、系统的数据库资源,可以通过更大范围、更精准地收集或检索语料,对语料进行提炼和提升。[6]有鉴于此,本研究通过检索英汉科普平行语料库(ECPCPS),以派生词为切入点,探讨英汉构词的异同,在此基础上寻求有效的英语构词教学的途径,从而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技能和跨文化素养。
一、英汉构词差异的文字渊源
英语属于拼音文字,单词由26个英文字母拼合而成,是一种表音文字。历史上,英语和其他语言的接触和融合从未间断过,相比汉语,英语经历了跨越时空的巨大变革。[7]这些语言既包括同一个日耳曼族的语言,也包括相隔万里的其他民族的语言。在盎格鲁-撒克逊语基础上形成的古英语就有凯尔特语和拉丁语的投影。后来先后出现了和古诺尔斯语、法语、希腊、拉丁语等语言之间的融合和冲突。在语言接触影响下,英语不断从其他语言中汲取养分。这些养分既包括拼写、读音上的变化,也包括词汇上的影响。英语不仅仅借入大量的外来词,而且也引进了丰富的构词手段,尤其是派生词缀,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英语以派生词为主的构词手段异常丰富。
汉字一开始就走上了与拼音文字截然不同的道路,这在当代世界各民族中也是仅存的。[8]汉字是“依类象形”,以形状来理解抽象,多由图画构成,以此彰显视觉效果,而且还能区分同音词语的语义差异。余光中曾这样描写汉字之美,“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rain也好pluie也好所能满足?”[9]因此,汉字多借助“雨”部首偏旁,创造出美丽的“霜、雪、霞、霂”,骇人的“霹、雳、雹、雷”等。与汉字“雨”对应的英语单词rain则不容易产生“杏花春雨江南”“清明时节雨纷纷”等诗情画意。尽管rain等表示自然现象的词也会用于隐喻,然而它所吸收的概念却多为“数量多、力量大、影响深”。所以,汉字作为表意文字,以“双音词化”为特点,很容易将两个或多个作为词素的字并列起来,而不受其形式的束缚。
汉语属于分析型语言,英语则是从综合型向分析型发展的文字。[10]所谓综合型语言,是指这种语言主要通过词的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意义。英语的形态变化相对丰富,因此用于标示语法范畴,表达语法意义。所谓分析型语言,是指这种语言中缺少形态标记,语法关系主要不是靠词本身的形态来表达,而是通过虚词、语序等手段来表达。不过,由于历史、文化、思维、社会等非语言因素以及语言本身因素的制约,不仅不同语言之间,而且同一种语言也存在共存互补的情况。
二、英漢构词特点的思维差异
英语词缀来源杂,数量多。在语法化作用下,一些词汇的具体词义渐渐漂白,演化成构词词缀,这往往与新事物、新概念、新思想的产生有很大联系。此外,这种差异也体现在思维类型的不同。韩少功曾谈到过英汉语言在“形象”和“抽象”上的差异:
“中国人重thing,欧洲人重being;中国人重know,欧洲人重know to know。为了实现这一点,英语词性转化灵活,轻松跳槽,不断向上抽象化和演绎化,be可以加上一个ing,可以再加上ness,可以再加上self,这样一级级往逻辑迷宫里转化和掘进。……Otherness,oneness,sameness,nothingness,thing-hood,nonbeing-ness,for-itself-ness,in-itself-ness……中国人一看到这些词肯定头就大了,正像他们一听我们中国人说成语典故头就大了。”[11]
中国人重实践指向,从具体的实践归纳而来,而欧洲人则追求的是公理指向,是靠形式逻辑演绎出来的。[11]例如,英语名词性后缀-ness,常附着在形容词或动词之后,表示抽象概念。而针对这些概念,汉语常选择较为具体的复合词或短语,见表1呈现的英汉科普平行语料库(ECPCPS)中的抽样检索结果:
思维层面,后缀-ness的功能就是化实为虚,上升为一种抽象概念;语义层面,带-ness后缀的派生词要比词根本身蕴含更丰富的含义。以上几例均为形容词派生而来的抽象名词,本身含有形容词性修饰关系,或者主谓关系。派生词就是把这种复杂的关系浓缩到一个词中。在翻译成汉语时往往化虚为实,译文要么是分析型的名词性短语,要么“返璞归真”,回归其词根,结构形式或许比英语派生词要复杂得多,但是语义上要生动具体得多。有时为了表达出这些派生词蕴含的丰富语义,汉语“四字格”不失为一种策略,例如effortless(风度翩翩)、helpless(孤立无助)、rarity(凤毛麟角)、picturesque(风景如画)、talented(才华横溢)、localized(安营扎寨)、beloved(爱不释手)、encumbrance(碍手碍脚)、peaceful(安安心心)、bumpy(凹凸不平)、dispassionate(不动声色)等。
西方向来青睐以派生词为代表的抽象词汇,而东方却喜欢具象表达,故在思维层面体现了抽象和具体的思维差异。中文的文学作品被翻译成外文后,常常失去很多味道与内涵,更不用说翻译者自身的文学、文字功底在“再创作”过程中对译作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了。基于以上分析,派生词数量丰富,构词便捷,体现了英语重抽象、概念化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词汇化手段。另外,汉语词族的组成以义类相观照,是一个开放群,反映了汉语的整体思维模式。与此相反,英语则是以派生词构成为主,以词干为中心,是一个封闭群,反映了英语的个体思维模式。
三、派生词的语义功能及翻译
派生词除了具有词类转换的语法功能外,也蕴含丰富的词汇意义和复杂的句法关系。本节侧重分析派生词所蕴含的“动宾、使役、比较、重复”四个语义概念。在此基础上,揭示派生词如何与其他表达方式相辅相成,使英语的表达手段更为丰富和多样化。
1动宾关系
表达动宾语义关系的派生词常常包含un-,dis-,de-等前缀,如unmask(摘下面具)、unplug(拔去插头)、unseal(除去封条)、disown(否认同自己有关)、disfigure(毁损外形/容貌)等。在很多情况下,汉语的动宾结构以及表示施动关系的“把”字句可以和英语派生词进行互换。请看ECPCPS中检索到的例句:
(1)Right now he wanted simply to bathe, unpack, eat dinner alone, and sleep.
这会儿他要先洗个澡,把行李打开收拾好,独自用晚餐,然后睡觉。
(2)He might try to discredit me if I get too close to the fact.
在我越来越接近挖出事实真相的当口,他想着用什么办法给我的信誉抹黑。
(3)In 1817, the court outlawed all weirs on the St. Jones River.
一八一七年,法院宣布所有在圣琼斯河中的渔堰都是违法的。
在以上3个例子中,英语派生词unpack,discredit,outlaw分别被译成了表示动宾关系的汉语短语“把……打开”“给……抹黑”“宣布……违法”。
2使役关系
英汉对于使役概念的综合与分析表达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原因是英汉语言对使役动词的概念化不同,词汇化程度自然不一样。英汉语言表达使役的手段都比较丰富,其中分析式结构包括英语的make, keep, enable等词构成的短语,汉语则为“使……”“让……”等。除此之外,英语中的派生词语义丰富,其中包括表达使役关系的派生词可以化繁为简。通过对中国学生关于使役用法的语料库调查,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表达使役概念时,倾向于(甚至过度)使用使动句而非相应的使役动词。1,040篇抽样作文显示:“make +宾语+补语”的使役结构出现了453例之多,还不计cause, render, force, let等用法。[12]由此,中国学生在使用英语词汇或者造句时常常是派生词使用不足,造成语言表达啰唆,不够精当。以下例句中的派生名词皆表达使役关系:
(1)The project went along swimmingly for two decades, until young Godel derailed it.
这项工程顺利地进行了20年,直到年轻的哥德尔使它搁浅了。
(2)It subjected the non-Christian as well as the Christian subjects of the empire to all those forms of secret-police terror which have disfigured our own century.
它對这个帝国的非基督教徒以及基督教徒用尽种种秘密警察恐怖手段,而这种手段也使我们的当今世界蒙受耻辱。
(3)Ongoing serious global financial and economic challenges carry the possibility of undoing years of hard work and gains made in relation to the debt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当前全球严重的金融和经济挑战有可能使发展中国家债务方面的多年辛勤工作和取得的成功前功尽弃。
在以上3例中,派生词derail,disfigure,undo都表达了使动含义,分别译为“使……搁浅”“使……蒙受耻辱”“使……前功尽弃”,英语使役概念的高度词汇化可见一斑。
3比较关系
我们常用more... than,most, as... as等句法手段,以及一些表示极性概念的单纯词(如excel, exceed, top, transcend, above等)表示“比较”的含义。此外,一些派生词也可用来表示“比较”,如前缀-out和-over构成的派生词,如outperform, outrun, outweigh, outnumber, outwit, outshine, overtake, oversleep等。下面这个句子就采用了派生词(outpace)、单纯词(exceed)、语法(more… than)3种手段:
(1)Earnings of Asian-American households outpace the American average. Their spending exceeds all other groups. And they spend more of their money on groceries than the average American household.
亚裔美国家庭的收入已超过美国家庭的平均值,其消费也超出所有群体,在吃上的花费比一般美国家庭都多。
以下派生词均含有“比较”的含义,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和语法手段或其他表示“比较”含义的词汇互换:
(1)The mammalian Y chromosome is thus likely to be engaged in a battle in which it is outgunned by its opponent.
因此,哺乳类的Y染色体很可能参与了某场战事,但寡不敌众。
(2)The brain manages to outcompute the fastest computers.
大脑的计算能力超过了最快的计算机。
4重复关系
在表达反复或重复性行为或动作时,英语表达手段亦很丰富,包括表示重复性的单纯词,如hammer, drum, echo, rub, travel等;副词或短语,如again, over and over again, keep on, continue to等等。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带有前缀re-的派生词,请看下面的例子:
(1)Whole conceptions of modern warfare, the natur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 question of world order, the function of weaponry, had to be thought through again.
现代战争的整个计划、国际关系的本质、世界秩序的问题、军备的功能,统统需要重新思考。
(2)So he went back to his job as an examiner third class, but of course he kept thinking.
于是,他重新干起三级审查员的活儿。不过,他当然没有停止思索。
(3)I went back to Clare after lunch to hammer out the final draft of my genetics manuscript.
于是在午饭后,我回到了克莱尔学院,又仔细推敲那份关于细菌遗传学的手稿。
(4)In computer science, Leslie Lamport has caused the designers of distributed computing systems, collections of computers connected by networks, to rethink their assumptions.
在计算机科学中,兰波特也促使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即经由网络连接的大量计算机的设计者们重新思考他们的假定。
以上4例分别采用了副词(again)、动词短语(keep thinking)、单纯词(hammer)、派生词(rethink)手段来表达“重复”语义。基于以上4类较有代表性的派生词语义功能分析,我们发现派生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构词手段,更为重要的是,派生词体现了英语以抽象概念见长的思维特点。
四、英汉构词对比及翻译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综上,我们采用语料库的研究手段,分析了影响英汉构词差异的文字渊源及其所体现出来的思维差异,重点探讨了英语派生词的语义功能以及相应的汉语表达手段。我们认为,大数据新时代下的新概念、新手段、新问题对我国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以下我们将从“语料库应用、英汉语言对比、有效科学教学、思维模式转换”四个方面谈谈对英语教学的思考。
1语料库的应用在外语教学中方兴未艾
语料库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广泛应用于语言学研究诸多领域,既包括各个语言学分支学科的理论探索,也包括应用层面的外语教学研究。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对外语教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意义。基于语料库的学习模式更是一种探究式学习模型,是对传统课堂环境下的外语教学和学习的挑战。通过比较,两种学习模式具有以下几点差异,见表2所示:
基于大数据的外语学习范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而且有利于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环境。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大量的语料中去探求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及寻找问题的答案。举个例子,如何用英语表达汉语“对比”这个词?直接反应大概是compare这个词。通过平行语料库逆向式检索(见图1),我们发现英汉语言绝非“一对一”的对等关系,汉语“对比”可能对应的是一个英语单词,如contrast, comparable, compare, analogy等,也可能是一个短语,如in comparison with, contrast with等。此外,英汉的词性也绝非完全对等,汉语动词可能对应的是英语的名词、形容词,甚至是副词等。由此,学生可以从浩瀚的语料海洋中去寻找最为地道而且丰富的表达方式。
2英汉对比提升英语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不同语言之间的异质性是多层级、多维度的。英汉语法的先天特征就是方枘圆凿,故两种语言之间的顺畅沟通绝非易事。只有比较才能看出各种语文表现法的共同之点和特殊之点。[13]自20世纪初以来,对比分析已经成为语言教学研究或应用语言学领域的一种重要范式,旨在揭示不同语言之间的结构或意义上的异同,并用于预测或分析外语学习过程中的难点与重点。外语教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中外语言的比较教学。[14]
采用语料库的手段可以帮助我们从更深层次和更广视角去认识英汉构词的异同。鉴于派生词缀加在词根前后能改变词义,表达比原来意义更为复杂的意思,故派生词堪称是“英语构词法的灵魂和核心”[10],而汉语构词则以“复合词”为主。因此,英汉语言之间转换不仅仅是词与词,或者同一词类之间的简单转换,在很多时候体现了一种复杂的对应关系。比如,以Bonnie C. Wade所著Thinking Musically:Experiencing Music, Expressing Culture书名翻译为例 [15],大标题由动词和副词搭配而成,尤其派生副词musically一词的翻译比较棘手。一些翻译爱好者先后提供了多个译文,如“用音乐思考:体验音乐,表达文化”“乐性思维:体验音乐,表达文化”等。大部分译文明显带有英语搭配或语法的印痕,然而却无法生动地再现英语标题所蕴含的意义。令人欣慰的是,著名翻译家杨昊成先生提供了这样一个译文:“让思维插上音乐的翅膀:体验音乐,表达文化”,标题顿时有了诗意和神韵。相比之下,英语更擅长形式逻辑(此处表现为词形变化),而汉语缺少派生詞,形式机制弱,则更擅长用动词短语来表达。
3有效科学教学要兼顾语言形式和意义
有效外语教学包括四个元素:知识、技能、语感、方法。[16]就知识层面而言,派生词习得,不但要熟悉记忆各种词缀,而且要认识派生词的本质,派生词如何建构概念和意义,派生词如何与其他语言手段建立知识网络,如何将新知识与学生原有的知识形成有机联系,这是有效科学教学的关键。[17]英语中单个派生名词本身可能蕴含复杂的主谓关系、动宾关系或偏正关系的内容。有时候,单个抽象名词隐含着一个小句内容。反过来讲,汉语中一些表达复杂语义关系的短语或小句可以通过英语派生词来表示。从跨语言的视角来看,这个差异体现了两种语言词汇化的差异。纵向看,派生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与单纯词、短语甚至小句交替使用,英语表达方式更为灵活丰富,从而避免表达过于单调。
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元素是培养语感。[16]首先,培养语感的一个表现是要重视预构成语块(chunk),即不断复现的词汇序列结构,而不是孤立地记忆单词,要注意词与词之间的连用或搭配关系。就派生词而言,除了像其他词汇一样可以充当句子的各种成分外,派生词本身也是很重要的造词手段,可以和其他词进行灵活组合,表达一些复杂的概念,而且表达更为精当简练。举个例子,派生词friendly可以作为重要构词成分,构成许多复合形容词,表达“适合性”,eco-friendly(环保的)、user-friendly(方便用户的)、customer-friendly(服务态度好的)、business-friendly(便于经商的环境)等;其次,语感还表现在组词成句自然地道。一般而言,英语和汉语的一个显著差异在于英语倾向于多用名词,因而叙述呈静态;而汉语倾向于多用动词,因而叙述呈动态。而英语静态的一个重要表现是派生词易于形成概念化或抽象性的语言表达。请看例句:
(1)I was a born worrier and this made me more anxious than anything else.
从小我就杞人忧天,这番话更让我感到焦虑不已。
(2)If you decide to do an original investigation, there are numerous areas you can explore.
如果你决定要做一项原创性的研究,有大量的供你开发的领域。
(3)We bring you the fastest, the deepest, the coldest, and the hottest.
本书将介绍速度最快、潜居最深、最抗冻和最耐热的物种。
在以上3个例子中,不同形式和意义的派生词,即表达身份的派生词(worrier)、抽象名词派生词(investigation)、形容词派生词(deepest,coldest,hottest),使英语静态特点更为突出。对比汉语译文,我们发现,以上5个派生词的翻译都采用了汉语动词或动词短语的对应表达式,体现了汉语重动态的造句特点。
4重视语言习得过程中思维模式的转换
思维决定语言,语言在不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的影响下必然呈现出不同的构词规则。例如,英语以派生词为优势的抽象名词丰富就是由语言心理和逻辑思维所决定的。名词优势在现代英语中大有方兴未艾之势。而相对而言,对立并举表述反映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辩证思维,即所谓“反衍”(反合),例如长短(length)、宽窄(width)、大小(size)、开关(switch)、儿女(children)、买卖(transaction)、轻重缓急(priority)。比较来看,英语对应词则多采用词汇化程度高的单纯词或派生词。更注重逻辑思维,强调形式约束,故英语句法特别强调外在的形式,强调借助于语法规则,重衔接,显性突出,具体表现在两个并列的词往往需要一定的连词(如and, or等)进行连接,如life-and-death,foot-and-mouth, look-and-see等。
因此,基于语料库的英语构词以及翻译教学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生动的例子,通过观察语言层面上两种语言构词的静态差异,尤其通过翻译而呈现出的动态变化,可以帮助学习者熟悉语言背后的思维差异。这种认知有助于学习者了解两种语言的差异,从而增强语言使用的地道性和准确性。目前,英语的强势性和影响力是任何其他语言都无法取代的。据统计,在A & HCI,SSCI,SCI三大索引中,英文文本数量分别占75.3%、96.2%和98.1%。[18]故当下中国故事、中国智慧、中国文化、中国形象输出的重要媒介依然是国际通用语——英语。因此,通过了解英汉语言层面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认识到与英语民族的思维差异,从而使用更为地道、得体的英语表达方式将会助力中国“走出去”之路更为顺畅。
五、结语
本研究采用基于語料库的研究路径,以英语派生词为切入点,聚焦其结构特征和语义功能,同时分析了英汉构词特点的文字渊源和思维差异,并探讨了英语派生词的汉译策略,这对于外语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语料库语言学为外语教学注入了新活力,从而带来了外语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变革。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若能够借鉴英汉语言结构或者思维模式的差异,则可以提高外语教学的深度、广度和高度。外语教学不能局限于句型操练或语法教学,有效科学教学一定要考虑到语言在真实语境下的应用,而语料库则在很大程度上创设了一个更贴近真实场景、以学生为中心的环境,这不仅仅有利于形成立体化、多维度、思辨型的语言知识体系,而且有助于增强外语语感,提高学生应用外语的技能和跨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 陆国强. 现代英语词汇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3.
[2] 魏志成. 英汉语比较导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3] 藤永超. 从汉英构词法比较看国际汉字研究[J]. 汉字文化, 1999 , (3):31-35.
[4] 杨自俭. 简论对比语言学中的几个问题[A].王菊泉,郑立信.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1995—2003)[C].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5] Granger, S. The Corpus Approach:A Common Way Forward for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A]. In S. Granger, J. Lerot & S. Petch-Tyson (eds.). Corpus-based Approaches to Contrastive Linguistics[C]. Amsterdam:Rodopi, 2003.
[6] 劉宓庆. 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6.
[7] 潘文国. 汉英语对比纲要[M]. 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8.
[8] 尚杰. 中心:语言与思想制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9] 余光中. 听听那冷雨[M].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18.
[10] 邵志洪, 邵惟韺. 新编英汉语研究与对比 [M].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3.
[11] 韩少功, 王尧. 语言的工具性与文化性[A].朱竞.汉语的危机[C].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12] 张继东, 刘萍. 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使役结构及相应的词化现象调查与分析[J]. 外语研究, 2005, (3):35-39.
[13] 吕叔湘. 中国文法要略[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
[14] 王力. 中国现代语法[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
[15] Bonnie C. W. Thinking Musically:Experiencing Music, Expressing Culture[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16] 杨惠中. 有效测试、有效教学、有效使用[J]. 外国语, 2015, (1):2-26.
[17] 周丐晓, 刘恩山. 基于有效教学的教师信念测评工具的开发研究——以美国 TBEST 新型测评工具为例[J].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9, (2):91-97.
[18] 李宇明. 用中文表达世界知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9-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