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唤醒深处的“记忆”

2020-05-11 06:09杜爽馨
小学生作文辅导·中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记忆语文教学教学策略

杜爽馨

【摘 要】 读写结合是学生学习和使用语文的有效途径,能够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学习潜能和动力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实现语言知识的转化,提升语言表达的运用技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读写有机融合,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而运用随笔的方式,则是一种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 语文教学;课堂随笔;教学策略

表达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组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注重培養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断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堂上的随笔,能够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运用方式,让学生在真正深入探知和主动交流中获得丰富感思认知,能帮助他们在轻松表达运用中深化识记运用。运用好随笔,能够让学生在真正聚焦学习核心要点的基础上形成多维度认知,不断丰富自身的认知视野和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表达的能力。

一、直击文本细节:揣摩章法

学生对课文感兴趣的地方莫过于其中的细节,能从中发现丰富多彩的本色,体味精彩绝伦的技法。多从文本中的细节入手,多给学生自我研读和深入构思的机会,能够促进学生从中发现更多的不一样与精彩,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学生直击文本细节,能从中体会到作者丰富的表达技巧与章法,主动仿效学习。

学生从文本细节中深入钻研,能产生多样化感触。如,在学习《少年闰土》的时候,作者笔下的细节描述“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可谓是可圈可点。作者运用景色描述的方式,通过外貌(肖像)、动作描写,向我们展现了一位勇敢、可爱的少年,为我们展示了农村特有的景色。通过这样的细节描述,很多同学能够从相应的景物描述中主动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运用短句描述,让我们读起来更有气势;细节描述再现了当时的情境,能够给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运用细节描述能够使得自己对“捏”“刺”

“扭”“逃”等词语有了更深的印象,从中获得丰富的认知。

教师多引导学生聚焦文章细节,多鼓励他们从中摘录筛选相应的词汇,便于其从中深受启发,开启思维,收获智慧。一切以学生的自我理解感知为切入点丰富教学,促进学生在真正参与交流中获得深层次的认知,从而引导学生在主动琢磨中产生丰富认知思维情感,掌握表达的技法与技巧。

二、直抒有感而发:自由表达

教师多给学生研读文本的机会,多鼓励他们有感而发,多给他们相应的策略指点和方法引导,便于其从中获得深度感知。学生有感而发的过程,更是其主动阅读,感知不断丰富和深入的过程。教师结合学生的自我理解,多给他们直抒胸臆的机会,培养他们主动表达的良好习惯。

结合整篇内容深入探知,能够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感知。如,在《匆匆》教学中,结合作者朱自清对时间的一去不复还的理解,不妨引导学生从“太阳他有脚啊……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表达自己的认知情感。很多同学在阅读中都产生了共鸣,纷纷认为作者所说的与自己所见的相通,都想为留住时间而不懈努力。有的同学写到,一寸光阴一寸金,真想留住时间;有的同学说,时间是最公平的,留住时间的最好方法就是做有意义的事情,让自己的少年时光变得丰富多彩;有的同学说,自己真想与时间赛跑,让自己留住时间,等等。这样的有感而发能够为学生积淀丰富的写作素材,为写作真实作文奠定基础。

教师多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探讨,鼓励他们针对自己的感知进行深入表达,引导他们在主动融入相应的情境中丰富情感体验。教师可鼓励学生针对自己的理解,运用随笔的方式予以展现,让他们从中找出富有深度和广度的表达素材,提升写作效果。

三、开放点评修补:切磋共进

随笔作为学生认识世界和抒写自己思想情感的重要载体,应该是学生丰富自身认知视野和思维的重要途径。开展开放点评的方式引导学生多深入修补,能够帮助学生在相互切磋和主动对话的基础上获得深层理解,帮助学生内化认知。运用开放点评修补完善随笔,能够让学生在相互切磋的基础上产生独特感知。

开放点评,就是要在尊重学生的意愿基础上多给学生足够的自我互学机会。教师在展示学生的随笔中,应该注意如下几方面:(1)注意同题异构,欢迎学生根据相同的题目主动写出自己的心理感知,引导他们结合各自的认知感触大胆说出自己的内在想法;(2)引导学生多融入随笔相互点评,找出其中的精彩之处,揣摩细节的运用方法,让他们在真正融入相应的情境素材中获得深刻认知,增强他们的语言灵活性和准确性;(3)多鼓励学生进行现场PK,引导他们在相互较量和主动切磋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设想,让他们在真正相互学习和主动切磋的基础上提升语用的准确性和灵活性,让学生真正喜欢上随笔。

教师多给学生提供平台予以展示,能够使得他们在真正融入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展现自己的精彩,促进他们在真正参与交流中提升用语技巧。结合学生的理解感知,多给他们相应的策略指点,鼓励他们在相互学习中集思广益,在相互点评中取长补短,升华自己的感思。

综前所言,发挥随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多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进行提示,凸显“为生活记录精彩,为感思留下倩影”,能够有效丰富学生的认知思维和情感,促进学生深度理解和领会文本,深化学生对读写的认知。从语篇中找出值得描述的地方,多给学生主动构思和自由创作时机,可以促进学生在真正融入课堂教学中获得深度理解,满足其多样化发展需要,提升语用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参考文献】

[1]邓华.小学语文课堂中随笔训练的教学实践[J]作文成功之路,2017.

[2]常雪琳.小学语文课堂中随笔训练的教学实践探讨[J].中华少年,2019.

[3]彭华蓉.小学语文中高段作文课堂练笔策略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

[4]王金锋.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随笔训练[J].写作,2017.

猜你喜欢
记忆语文教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