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

2020-05-11 05:55黄伟玲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38期
关键词:语文教育

黄伟玲

【摘要】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生命线。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悟、有所思,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而不仅仅是识文断字。培养学生主体的情感体验,在语文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对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作了系列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育;情感引导;情感激发;情感释放;情感熏陶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重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过程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由此可见,培养学生主体的情感体验在阅读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以教师的情感为载体,以情引情

教师积极的情感表现肯定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具体表现在教师的语言、表情、行为上,特别是在教师的语言上。宋代教育家朱熹曾引用程颐的话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的确,教师在教学中的语言、表情、动作,充满激情,寓理于情,寓知识于生动,昂扬奋发,学生往往乐于学习。试想一下,教师在上课时,以完全被课文所感动,完全融入教学中,与文章的作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面对老师真挚的不经意间的情感流露,学生能不为之动情吗?我在日常教学中,就特别注意用自己的积极情感去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学古诗词《枫桥夜泊》,课前我让学生收集了有关张继的资料,初步了解这首诗的蕴意、内含,写作背景等,在课堂上,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同学们,假如你遭遇重大挫折,或考试没考好,或亲朋离别,你是怎样的心情呢?这首诗的作者就是在进京赶考,名落孙山时,在回家的途中不经意间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让我们来体会一下诗人的心情吧!然后我播放了诗中描写的一些画面,配上舒缓的背景音乐,深沉地朗诵着:“月落……乌啼……霜满天……”,这种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得到情感的体验。

二、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以情激情

学生由于自身的遗传因素、所生活的社会和家庭环境,以及生活阅历的不同,形成了有着不同于别人的内心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新课标强调:学生主体的“童心”“童趣”也是课程资源,理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保持。况且,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已逐步产生了自我肯定的要求,希望能得到老师的尊重和认可。我们老师当然希望学生的表现都是完美的,但是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并不都是一样,他们的回答有時不容易被老师和同学们理解。

例如,教学《将相和》一文时,当我问道:“通过学习,你们喜欢课文中的谁?说出你的理由来。”大多数学生都说喜欢蔺相如,也有部分学生喜欢廉颇,并且理由都非常充分,蔺相如勇敢机智、爱国、以大局为重;廉颇爱国,知错就改,作战勇敢。正当我想宣布下课时,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喜欢赵王。”我和学生们都感到惊讶,教室里顿时也传过一阵“嘘嘘”声,那位学生脸红了。我为了不让孩子下不了台,就问道:“你的观点很独特,能说一说为什么吗?”学生振振有词说道:“赵王起用蔺相如这样一个小官,说明他有眼力;他不怕秦王,敢去渑池会面,可以看出他很勇敢,是一位好国王。”学生的回答让我震撼,但又让人信服,我肯定了他的回答,学生们都对他报以热烈的掌声。这一小小的教学环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得到了自我肯定,发言时多了几分自信,消除了顾虑,使自己的思维在阅读训练中得到了拓展。

三、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以情释情

阅读主体的“悟”是对文章“言外之意”“味外之味”的整体感知,而这种“悟”的关键就在于阅读主体的想象。教育心理学认为:想象和联想是主体感悟、体验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它具有现实性,同时也具有极大的跨越性、跳跃性、自由性。它能使阅读主体能在短时间内去搜寻记忆与阅读对象的契合点,从而达到领悟的境界。

如教学《月光曲》一文,这篇文章叙述了贝多芬同情盲姑娘,被其对音乐的热爱所感动,于是即兴为她弹奏《月光曲》的故事。文中对贝多芬弹奏《月光曲》的内容是通过盲姑娘的想象来完成的,贝多芬感情的变化也正是寓于其中。学生由于社会阅历少,对这一部分内容的感悟和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采取了一边让学生欣赏音乐,一边静思、想象。“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起来,小组交流空前激烈,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老师,我看到了月亮缓缓升起,钻破了轻纱。”“老师,我看到了月亮钻进了云层,听到了大海上风吼浪涌。”“老师,我看到了小女孩哭了,她也看见了月亮。”“我看出贝多芬太激动了。”……学生的发言精彩极了,他们多像置身于莱茵河边的小镇上,亲耳聆听贝多芬弹琴,亲身感受到他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这些丰富的内蕴,若不展开想象与联想是无法领悟到的。

四、展示独特的情感体验,以情陶情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教材的编排也有了新的变化,插图课文已成了新教材的一大亮色。插图往往紧扣课文内容,大多色彩鲜艳,虚实相生,能扣人心弦。课本中的古诗以及写事或写景的课文,大都绘制了插图,它们有的展示了文章的某一中心场景,有的再现了人间美景,有的抒发了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感情。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组织学生观察、交流、理解、发现。例如,教学《慈母情深》一文,文中的插图就真实地再现了母亲在恶劣的环境下拼命挣钱的情景,图中母亲疲惫的眼神吃惊地望着儿子,眼睛里充满着慈爱,知道儿子的来意后,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儿子买书;儿子因亲眼目睹了母亲挣钱的辛苦,而为自己向母亲要钱买书感到惭愧与自责!我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然后汇报:“你从文中读出了什么,从图中又看到了什么?你想对文中的母亲和儿子说些什么呢?”孩子们思维活跃了,很快地感知了课文,领悟了伟大的母爱和儿子对母亲无比的敬爱。

“豪华落尽见真淳,铅华洗却见本真。”语文教材中承载了作者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就要努力做到让学生与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产生共鸣,去采撷思想,浸润情感,生成智慧,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语文教育
浅谈信息技术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影响
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意趣培养研究
呼唤和谐的儿童本位观
语文教育教学要做到“文道美统一”
穷其本然,化为践履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