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贵环
摘要:分层教学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为使得全部同学都有提高,而采取的一种科学教学手段。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能力分为不同的层次,并且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做出不同的教学任务,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分层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课堂良性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分层教学;以生为本;素质教育;初中化学
一、分层教学的意义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但是每一个学生的发育时间有早有晚,而且女生身体和心智发育普遍比男孩要早。所以学生在智力、心理、个性品质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别,在学习中知识接受能力也有着很大的差别。针对这种情况在初中化学课堂上,如果我们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向学生提出统一的学习任务是不科学、不合理的。所以在“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下,从分析学生,准备课程、授课、练习各个环节都分成展开教学活动,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取得不同的学习成果。这样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收获,也就都有一定的满足感,这样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初中化学分层教学实施办法
1.分析学生划分层次
在教学中要想划分出科学合理的小组,就要对每一位学生有科学的认识。如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获取知识的能力、学习品质和学习意志等方面。对于学困生教师也要分析清楚他们学习不好的原因,到底是因为智力有问题,还是学习态度有问题,还是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而对于学优生,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更深层次地挖掘他们的潜力,注重这些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
2.在备课时对知识目标划分出层次
教师备课不仅仅要仔细研究教学内容,同时要研究学生能力,为每个层次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内容,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依据教材和考试大纲,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要根据自己的能力获取不同程度的知识。首先全班同学特别是学困生,要求完成基本知识,获取基本化学技能;对于中等生,让他们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情况下上,能够运用科学手段对这些基础知识进行更深一层次的探究和运用;而对于优秀生,则要求他们能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一些高难度问题。
3.授课过中进行分层上课
授课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分层教学的效果最主要体现在本环节。而本环节的分层有主要体现在提问和巩固练习上。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讲授的内容由浅入深,设计的问题也由浅入深,那么这些基础性的问题就可以让学困生来回答,让他们掌握基础知识,树立自信心。而对于拔高性问题让中层次的学生来回答,引导他们的思维细化。而对于一些创新性问题就可以给尖子生回答,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巩固练习的设计上,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鼓励他们完成本层次任务,向高层次挑战。如在学习“氧气性质”知识点的时候,教师设计出一组问题:基础问题:(1)如何鉴定瓶内无色气体是氧气?(2)如何区分空气和氧气两瓶气体?提高性问题:如何区分氧气、空气和氮气三瓶气体?创新性问题:如何区分氧气、空气、氮气、二氧化碳四瓶气体?这样教师就为学生提供了分层次问题来提高他们的能力。之后的巩固习题,也分为基础型、巩固性、提高型三个层面,让不同的学生完成不同的题型。
4.作业分层
同课上练习题目一样,课后作业教师也设置不同层次的习题,在数量、内容、难易度上都有所区分,让不同层次学生进行作业的完成。让每一个同学都有任务,也都能够完成任务,既培养了能力又树立的自信心。
5.实验分层
化学实验是学生实践、探究的有效方法,学生喜欢动手实验,那么我们就利用他们这种原始的兴趣,来促进他们学习积极性的提升。然而,科学有效的化学实验能够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巩固知识、探究知识。但是如果方法不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程序混乱、结果不明,最终在实验过程中得不到任何有价值的内容,就会打击其学习积极性。那么我们也就把化学实验分成三个层次:对于学困生教师设计一些基础实验,可以选择课本上原有的实验或者教师演示过的实验,让此层次的学生进行模仿,通过实验来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对于中等生教师设计一些分组探讨性的实验,让他们在实驗过程中提高实践能力;对于尖子生,就需要设计一些创新性的实验,通过实验加强他们的化学学习兴趣,提高创新能力。在小组分组的时候,每个小组都可以有三个层次的学生,让优等生进行领导,中等生和学困生在优等生的指导下进行实验。
6.评价分层
在化学评价教学环节,也要实行分层评价。因为学生层次不同,他们能够完成的任务也不相同,只要他们完成了本层次要求的任务教师就对他们进行肯定,如果他们积极参与高层次学生的探究过程,就要给与大力表扬。另外学生分层以后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师做好分层前后的变化,学生一旦学习状况良好,具备进入高层次的能力以后,及时调整的他们所处分层,以便于进一步的提高。
总之,分层教学是符合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的,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有许多问题需要注意:首先是需要注意学生心理变化,在强化分层教学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自尊心,防止产生标签效应。其次分层教学中激励是策略的核心,教师认真记录学生的变化,对进步的同学及时表扬鼓励。最后分层教学成绩不是唯一的划分标准,也要注意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心理因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