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鉴赏课中文化理解的体现

2020-05-11 05:52李慧华
考试周刊 2020年29期
关键词:文化理解音乐鉴赏

摘 要: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将文化理解纳入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当中,希望通过音乐教学,加强学生文化体验、拓宽学生文化认知、提高学生文化认同。音乐鉴赏课是高中音乐教学的重点模块,本文以音乐鉴赏课《高山流水志家国》一课为例,分析高中音乐鉴赏中文化理解的体现,将研究重点放在如何在音乐鉴赏课中提高学生文化理解上,以文化浸润促进高中生全面成长。

关键词:音乐鉴赏;文化理解;《高山流水志家国》

一、 引言

音乐鉴赏课体量丰富,在音乐赏析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接触乐理知识、音乐技能,还有机会了解与音乐作品有关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背景,高中音乐鉴赏课成为拓宽学生认知、传播优秀文化的有效渠道,将文化理解提升与音乐鉴赏课相结合,两者相得益彰。文化理解教育要求的提出时间不长,各学校积极开展教学创新,为将文化理解提升充分落实于高中音乐鉴赏课,需对相关教学经验做总结性分析。

二、 高中音乐鉴赏课中文化理解存在的问题

文化理解基于一定的媒介,通过媒介首先让学生接触文化、体验文化,进而上升至对文化的理解和认可。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这一媒介可以是具体的音乐作品,可以是与音乐作品有关的故事背景,以音乐、故事等生动又富含情感元素的媒介,促使学生感知音乐文化,达到提升文化理解的教学目标。但从目前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实践上看,音乐鉴赏更像是教师将自身的想法、认知传达给学生的过程,学生仍处于与传统课堂相似的被动接受状态,缺少与音乐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无法很好被媒介所吸引,体验感不强,更难达到理解文化的层次。

《高山流水志家園》一课饱含传统文化内涵,其中古琴的弹奏淡雅而韵味十足,富有传统音乐文化魅力。然而对于高中生来说,欣赏、理解传统音乐作品并感知其中情感及文化含义存在一定困难,在课程设计中充分考虑高中生认知及偏好特点,并将《高山流水志家国》教学案例中普适性教学规律扩大至音乐鉴赏课堂,突出文化理解。

三、 《高山流水志家国》音乐鉴赏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高山流水志家国》一课主要为古琴曲,古琴是我国传统乐器的代表,带有浓厚的古典韵味及人文色彩。古琴音色淡雅而深邃、灵动且悠扬,在弹拨之间描绘涓涓细流,也可展示浩瀚江河,用以赞颂百折不挠、不畏强暴的精神。例如《流水》一曲,全曲富有变化,以欢快的气氛开头,曲中音调频繁转换,用以表达情绪、情感的跳跃,聆听过程中,时而是平静悠扬的水流,时而又奔涌险急,变化颇多、跌宕起伏。

(二)重难点明确

古琴曲与当代高中生生活之间存在较大距离,学生也很少有机会接触古琴知识,受到流行音乐文化的影响,相较于古典、深邃的传统音乐,学生似乎更偏爱流行曲目,在理解、感受古琴曲时存在一定阻碍,也成为本课程最大的难题。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对古琴知识的掌握、作品讨论、古琴意境体验上,教学难点则为学生对古琴文化的认识和感悟。

(三)目标设置

通过作品赏析,初步了解古琴文化,感受古琴曲的风格特征,并产生了解、探究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

(四)教学方案

1. 新课导入

课程起始阶段,播放1分钟左右的影视片段节选,视频中展示古琴及古琴弹奏场景,抛出思考问题:“视频中的乐器叫什么?其弹奏给你带来哪些感受?”。观看结束后,进行简短的讨论,引出“古琴”的概念,并引导学生使用简单词语概括自己对古琴的初步认知。

2. 知识普及

以故事讲读的方式对古琴的由来、发展历史、结构特点等进行介绍,如:“从曾侯乙墓出土的古琴,迄今为止已有两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古琴的第七根弦,为周文王悼念其死去的儿子而添加”。以上故事片段带有神秘的历史色彩,很容易引发学生深入探究兴趣。配合古琴实物及古谱图片,向学生介绍古琴的结构特征及乐谱特点,普及古琴基础知识。

教师手拿古琴走到学生中间进行展示,使学生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古琴,在展示过程中,教师抛出与古琴有关的诗句,如“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等,借助诗词拉近古琴与学生生活间的距离,并以此向学生介绍,古琴与其他艺术形式相同,成为古代人们表达情绪、寄托情感的一种艺术途径。且与古诗相同,古琴在情感与情绪上的表达委婉谦和,极富艺术、文化气息。此时班级学习氛围异常高涨,不少学生主动提出与古琴相关的诗词、影视剧等。

3. 作品赏析

播放完整的古琴曲作品,仍以《流水》为例,要求学生仔细聆听音乐,并使用3个关键词或短语概括自己的感受,可以观察到,赏析过程中学生非常认真,仔细品读作品中每一处细微的音乐符号。听完一遍后,以自由讨论的方式提出学生关键词,并将其记录在黑板上。以小组为单位,探讨从作品中能够“听”出哪些场景,并以3~4句话,描绘该作品可能的故事背景。在班级内分享小组学习成果,然后播放以《流水》为背景的视频短片,将古琴曲与具体画面相配合,对比探究学生的理解、感悟与画面存在哪些相似或不同,再次分享学生答案。有了之前的铺垫,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就作品给出较准确的评价,在感悟分享过程中,学生提出的认识和理解真切而富有情感。

4. 课程总结

赏析完毕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主要讲解该作品真实的故事背景,并对古琴的音色、速度、演奏方式等进行阐述,引导学生将对古琴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知,完成文化转化过程。为进一步在课堂上突出传统文化意味,在总结过程中,教师着重将古琴与民族精神、情感相关联,提炼古琴曲中所富含的高尚、正直、博大、宽广等思想要素,强调古琴是传统文化的象征。传统文化中,以“流水”寓意寻觅知音,在当今社会赏析《流水》一曲时,更表达出和平、友好、尊重的态度。

5. 课后探究

课堂的最后,为“乘胜追击”,给出课后自主探究任务,要求学生在课下重新聆听《流水》作品,消化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及产生的理解,结合自己的新认识,为作品配“台词”。台词的故事场景由学生自主设计,对话或旁白的方式均可,在班级QQ群分享作品。配“台词”任务给学生提供文化理解输出的机会,将其理性及感性认识贯穿,以文字方式总结和表达,进一步提升本次音乐赏析课的教学成效。

四、 高中音乐鉴赏课中文化理解的体现措施

(一)巧妙设问,引发文化探究

“巧妙设问,引发文化探究”的措施考虑到高中生的学习特点,在课堂初期以情境构建、问题探究等方式进行新课导入,普及基本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音乐文化的兴趣。在兴趣的引导下,之后赏析教学的开展能够在主动状态下进行,学生从内向外产生认识、理解音乐文化的诉求,促使其主动参与到课堂环节当中,提高赏析教学效果。

与文化理解相对应的音乐鉴赏主题或作品多与传统文化相关,这部分内容离学生生活较远,在赏析过程中必然存在一定阻碍,较难引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提出问题时,教师要挖掘传统音乐文化与当代生活之间的联系。如前文案例中,不少优秀传统音乐被融合到影视作品当中,或在一些大型活动中被展示,教师可以此类话题或资料为依托,构建音乐文化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联,并通过有趣的历史故事、生动的视频资料,激发学生赏析热情。问题的提出还应具备较高的探究价值,以便前后呼应,引导学生自主寻找问题答案。

(二)創新方法,加深文化体验

文化理解建立在文化体验的基础之上,当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沉浸在音乐作品当中,自然会产生更多、更深的理解和感悟,而文化体验则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方法来实现。

提出体验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要求赋予学生与教师同等的课堂身份,不再被动进行知识接收,而是加入知识的探究、挖掘过程中,在问题的引导下,与教师及其他学生相互讨论、分享心得,除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外,还有利于音乐自信、音乐兴趣、音乐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课上搭建与赏析作品有关的情境,形成浓厚的音乐氛围,将音乐作品的解读权交给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及创造力,以自己的视角去理解音乐作品。注意,学生自主感悟、自主理解并不是无限制的“瞎解读”,教师应在适当的时机给出一定的思维引导,确保学生能够得出正确、积极的理解。同时,重点传递音乐赏析技巧。例如,在聆听第一遍音乐后,以关键词的方式总结自身感悟。然后去了解本作品的有关背景,再次聆听音乐,结合作品背景进行解读,给出新的感悟关键词,或对之前的答案进行扩充。通过交流、分享,进一步发散学生思维,形成更深、更广的音乐理解,配合赏析游戏进行理解输出。

(三)自主赏析,提升文化理解

音乐赏析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应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在加深文化理解的基础上,还有利于提高学生提炼信息、自主探究能力,丰富学生情感内涵。自主赏析过程,学生思维发展更加不受限制,可得到鉴赏能力的全面锻炼,提升文化理解。如前文案例中给出的配“歌词”任务,自主赏析活动的方式、内容可结合具体教学曲目及学生学习偏好进行设计,注意确保活动的完整性。在学生给出任务成果后,教师要为其提供足够的展示空间,在QQ群、校内网站等渠道进行分享,并在之后的课堂中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以此来保证学生参与自主赏析活动的积极性,通过赏析实践,完成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培养任务。自主赏析活动的开展需得到学校、家长或社会单位的支持,有望将其发展为高中音乐赏析课的一大特色被常态化落实。

五、 结论

音乐鉴赏能够为高中生提供愉悦身心、排解学习压力的良好渠道,其实掌握富有艺术气息及文化内涵的情感表达及交流方式。高中音乐鉴赏课程设计应紧紧围绕提高学生文化理解的目标,在课上强调学生参与、体验和感悟,以音乐文化浸润学生内心,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传播传统音乐文化。

参考文献:

[1]李华.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239.

[2]赵永山,张学芬.传统文化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北方音乐,2019,39(21):96-97.

[3]吴灿.高中音乐鉴赏课中“文化理解”体现的探究:以音乐鉴赏《高山流水志家国》一课为例[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8(10):6-8.

作者简介:

李慧华,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文化理解音乐鉴赏
关注核心素养 让音乐学习有效生成
电影《撞车》里的跨文化因素解读
从“技术理性”到“文化理解”:当代音乐教学范式的转向
流动的时间,不确定的艺术
音乐鉴赏课堂的教学实践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
浅谈优化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路径
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
浅谈初中英语词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