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学生学习需求,越来越多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开始走进课堂、走进教师的视野中。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其教学中的应用,有效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本文立足于当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对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其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微课;高中生物;翻转课堂;构建策略
高中生物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高中阶段最为重要的一门学科,集概念、实验和生活于一体,其知识非常抽象、理解难度较大,学生在学习中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另一方面,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不佳,严重制约了学生的生物学习质量,无法完成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要求。因此,积极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一线生物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在这种形式下,基于微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无疑给生物教师提供了希望和思路。
一、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结合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当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即:(1)学习动机较低,生物学习兴趣低下。受到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和理念的限制,学生对高中生物学习兴趣低下。虽然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设备,但是基本上都是将其应用到视频聊天、购物等,并未将其应用到学习中;(2)教师对课堂的控制感比较强,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比较低。受到传统课堂教学理念的束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思考的重点就是如何将知识一点一点传授给学生,如何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但是对于高中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进行知识构建,渴望积极参与到课堂中,主动进行知识构建。而当前的课堂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以至于学生在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逐渐丧失了思考能力等,严重制约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3)课堂教学方式呆板单调,生物课堂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在传统高中生物课堂中,其教学过程基本上是“你问我答、你不问我不想”,在这一单项的课堂模拟下,学生发言的机会比较少,课堂氛围沉闷,缺乏生机,致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养成了不愿回答问题、不主动回答问题的行为习惯,进而使得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严重制约了学生的生物学习效果以及生物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 微课与翻转课堂
(一)微课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依托于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终端而出现。主要是教师结合教学中的某一个知识点,精心制作5~10分钟的教学视频,对其进行详细的讲解。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微课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具有四个显著的特点,可将其概括为“短小精悍”四个字。(1)“短”主要是指教学时间短,常常控制在5~10分钟之间,真正实现了知识的碎片化和完整化的有机结合,与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视觉停留的规律相符合;(2)“小”则主要是指资源容量比较小。微课主要是针对某一个知识点而进行的,其教学内容量基本上为几十兆的微课视频,学生可通过手机、电脑等多种智能终端进行访问学习;(3)“精”主要是指教学内容具有精选性。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微课的教学内容更加突出、针对性较强,有效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4)“悍”则是指教学效果震撼人心。微课这一教学模式充分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了学生内心的情感,丰富了学生的认知体验,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到知识的构建中。
(二)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颠覆。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基本上都是遵循“课堂知识传授,课下知识内化”这一顺序进行的,課堂上教师只负责知识的传递,而知识的吸收和内化则是在课下,由学生自行完成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则对这一顺序进行了重构。课前,学生通过教师所制定的微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学生将自己在自主学习中面临的困难、存在的疑惑反馈给教师;教师则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收集和整理,并据此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计划,进而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讨论等形式,完成重难点的攻克。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在结合微课视频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完成了知识的吸收,而通过课堂上的疑惑点和重难点的攻克,完成了知识的内化。如此一来,通过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适应,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三、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精心设计制作翻转课堂的微视频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微视频是其核心,作为学习资源的主要呈现形式,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具体来说,教师在应用翻转课堂开展高中生物教学的时候,应加强微课视频的制作。高中教师在进行翻转课堂微视频制作的时候,应注意:遵循微课视频的内涵和特点,制作出短小精悍、高质量的教学视频,将其控制在5~10分钟;在内容选取的时候,应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大纲、学生实际情况的要求,针对某一重难点、知识点展开;在制作微课视频的时候,应遵循“目的性、科学性、可学性、整体性”的原则,有目的地选择知识点制作视频,供学生进行课前学习;确保所制作视频中所呈现出来的教学资料没有丝毫的偏差、错误,保证其准确无误;确保所设计的教学视频与学生的思维特点、反应速度相适应,使得学生能够听清楚、看明白。
例如,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在制作翻转课堂微课的时候,就结合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将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了划分,使其成为氨基酸、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蛋白质结构多样性以及原因、蛋白质功能等,并逐一制作出高质量的微课视频,分别对其讲解。
(二)具体应用
1. 引导学生在课前观看微课视频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课前自主学习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教师可将其制作的微课视频投放到相应的学习平台上,引导学生在课前按照微课视频,开展自主学习,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对新知识产生一定的认识。同时,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还在微课视频中设置了课外资源链接,学生可结合自身的学习需求,通过课外资源学习,扩充知识面;还可以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引导学生将自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放到平台上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进而将其解决。同时,针对经过讨论和交流尚未解决的问题,可将其反馈给教师。
例如,在“酶的概念”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就结合“三维教学目标”,结合教学的重点、教学难点以及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结合生活中的小事导入,引导学生走进教师所设计的学习情景中,指导学生在特定的动画实验过程中,完成对酶特性的直观认识,进而帮助学生完成课前自主学习的目的。
2. 课堂中知识内化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前通过微课视频的引导,已经完成了知识的初步学习,吸收了相关的知识。在课堂上,教师应结合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所反馈出来的问题进行解决,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立足于学生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课堂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在合作、讨论的过程中,加深知识点理解,最终完成知识的内化。例如,在“能源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的翻转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存在的疑惑点,教师将全班学生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之后结合教师层层深入的问题,引导小组成员之间经过讨论和交流,最终完成知识的解答。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要想真正发挥小组合作探究的价值,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应注意三个方面,即:①确保人人参与,分组竞赛。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中,开展顺利与否、实施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程度。因此,教师应不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并在小组竞争的过程中,对合作与竞争的关系进行妥善处理;②以学生为本。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身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讨论学习中;③给学生提供一个平等的交流和展示环境,使得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实现思维的碰撞,并最终完成知识的内化学习。
3. 课后拓展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在完成“课前自主学习、课中知识内化”之后,还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制作相关的视频,进行课后拓展。可以说,这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一旦忽视了这一个环节,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完成课堂教学之后,应结合学生课堂上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制定出层次不同的课后内容拓展,进而使得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均可在课后获得相应能力的提升。
四、 結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借助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学习环境和模式,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蒋家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9.
[2]刘建林.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学中的教学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8.
[3]陈蓉,张锋.基于高中生物学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研究[J].生物学教学,2015,40(9):32-34.
[4]郭琪琦,肖安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备考中的创新应用[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8,34(2):46-48.
[5]胡海龙.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173.
[6]沈若玺.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实践[D].苏州:苏州大学,2016.
[7]杨淑萍,马伟琴,剡晓婷,刘珂.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为例[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6,26(5):58-61+69.
[8]杨金花.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温州:温州大学,2016.
作者简介:
叶雪芹,浙江省宁波市,浙江宁波荣安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