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玲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越来越注重学生在学习中主体地位的发挥,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主动实现理念和方法的转变,运用生本理念,加强对高效课堂的构建,将素质教育充分落到实处,使教学质量和效率能够获得不断提高。同时使学生逐渐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增强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高效生本课堂;素质教育
生本课堂即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将学生视为主体,但是就当前情况来讲,多数教师在进行初中地理教学中仍然会受到传统理念的影响,一味运用灌输方式,在这种情形下,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难以获得较大程度提高。为了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教师应注重生本课堂的构建,建立生本课堂,并且加强学生对地理学习方面的引导,促进学生综合学习水平的提升。
一、 建立知识和生活的联系
高效生本课堂属于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需将学生作为根本,促进其主体地位的发挥。这种教学模式运用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更持续的发展,整体教学更具实效性,促进学生能力和水平的全面提升。同时这种教学模式的运用也能使传统教学弊端得以克服,师生之间角色发生转变。教师主要是课堂中的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当中的主人,需发挥主人公意识,对课堂中讲授的知识进行主动汲取。地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多数知识点是从现实生活当中总结得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生活内容的提炼,帮助学生对教材中比较抽象的内容进行消化。对于初中生来讲,生活中的地理相关常识和常见现象相比于教材内容来讲,更容易理解与吸收。抽象内容的理解对于学生来讲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这主要是由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发展,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在构建生本课堂时,教师需注重学生实际学习效率的提升,加强对生活化资源的利用。地图是进行地理学习时需重点掌握的内容,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在实际学习中,学生应具备一定读图能力。就初中生来讲,刚接触地图不久,很多学生并不能理解在地图上为什么会包含那么多内容,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辨认在地图中的方向,使学生在自身引导下能形成一定空间想象力,抽象思维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将学校当中的建筑作为方向讲授的重要依据,让学生运用合作形式完成相应任务。在合作过程中,学生需对相关内容积极进行测量与绘制,进而使自身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通过这种联系生活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更深刻的印象,也能调动学生的能动意识,更积极投入到学习中。
二、 加强对多媒体的运用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一直占据主体,学生的发展受到了一定影响,在比较枯燥的氛围中,学生难以有足够的信心和热情克服在学习中遇到的問题,对地理学习会产生一定厌倦心理,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在学习中缺乏动力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动力的驱动,将学生感兴趣的事作为切入点,引导其主动去获取知识。在新课改背景下,应积极转变传统模式。虽然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能够使课堂秩序得以保持,但是活力性欠缺,而学生在比较沉闷的氛围中势必会感觉到压抑,逐渐对地理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良好学习氛围的构建,使良好氛围能发挥对学生学习的推动作用,实现对高效生本课堂的构建。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加强对多媒体的利用,将教材当中的内容转变成动态形式,然后为学生播放,进而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形成相应动态意识。例如在讲授《地球的运动》这部分知识时,会涉及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相关知识,对于这部分知识,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在多媒体中为学生播放公转和自转的形式、特点以及在公转和自转的状态下,地球会发生怎样的变化。通过这种方式的运用,能够使学生认识到地理学习的趣味性,构建良好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对知识的记忆得以强化。同时通过对多媒体的使用,学习内容也能以更生动、形象的方式出现,降低学生在学习时的难度。
三、 树立明确教学目标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虽然教师在教学中开始运用新型方法,但是对课堂的整体掌控力度明显不够,学习氛围不够热烈,这主要是由于课堂形式相对单一,灵活性不够,并且缺乏深度造成。在学习中,学生难以对知识进行深入挖掘,进而使其技能掌握受到不良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给予这些问题充分重视,并且对新型方法进行详细解读,进而使新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学目标的树立,能够使教师在教学中形成更清晰的思路,在学习中更具方向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制定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分享,使学生在学习中对自身方向有明显认识,在此情况下更有利于对高效生本课堂的构建。在学习中,学生也能将教师制定的目标作为依据,对自身的学习方式进行改进和完善,同时教师需发挥对学生的辅助作用,引导学生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在讲授《水资源》这部分内容时,首先,教师需让学生认识到我国水资源在时空上的主要分布特点。其次,让学生树立对可利用淡水资源的正确认识。最后,能够保护水资源,做到节约用水。在明确教学目标之后,教师需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比较自觉的进入到学习状态,实现自学。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整体学习过程会有更明显的针对性,并且能够实现对课堂时间的节约,使学习获得更明显效果。
四、 设置探究性问题
虽然课程改革已经经历了一段时间,并且获得了一定进步,但是在课堂学习中,仍然存在学生参与度较低问题。而学生在课堂中主人翁地位的实现,需在学习中获得亲身体验,在此过程中,需具备自学空间和自学意识,自主对知识进行捕获,并且能自主思考与解决问题,但是就当前情况来讲,在初中地理学习中,学生普遍存在自主意识比较欠缺的问题。探究性问题的设置能够发挥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也是在教学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其目的主要在于使学生在探究活动当中,形成相应问题意识与探究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将探究法积极运用其中,促进高效生本课堂的构建,使初中地理教学能够高效开展。例如在学习《河流》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我国有哪些重要河流?河流的重要作用有哪些?河流有什么分布特点吗?通过对问题的设置,能够吸引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探究,使学生在学习和吸收知识时更加高效,同时也能形成相对完善的知识体系。问题探究是在教学中运用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具活力。因此为了克服在初中教学中比较沉闷的氛围,使学生在比较愉悦的状态下对知识进行学习,乐于对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究,发挥自身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注重对探究性问题的设置,实现对高校生本课堂的构建。同时教师可以积极构建小组学习模式,小组合作在学习中的运用,能够实现力量的集中,学生之间思维也会实现碰撞,集思广益。在小组合作模式中,学生也会形成集体意识,发挥自身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此情况下,能够促进高效生本课堂的构建。这种教学模式已经在教学中运用了一段时间,理论基础比较完善,因此可见,小组合作是促进高效生本课堂构建的重要方式。例如在学习《民族》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小组形式,让学生以小组状态学习,在小组中学生需运用合作方式共同完成任务。如有的学生可以负责查找民族演变过程,有的学生可以查找民族发展特点,有的学生可以负责查找民族风俗习惯等。在彼此协作和努力的状态下,能够在短时间内高效将相关任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