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隽
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只关注于学生对文本表面意思的理解与记忆,由教师一五一十讲解文本的结构、主旨思想与作者的思想情感,小学生只需认真识记相关内容即可,但是由于过于被动,小学生无法对文本产生共情感受,也因此丧失了阅读兴趣。后来,随着新课改的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已经成为学科教学的基本目标,需要全面优化学生的情感发育状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根本上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丰富学生的精神感悟。在此过程中,阅读活动可以促使小学生积累丰富的成长经验,使其产生丰富的情感体会,而且反过来讲,如果小学生可以对文本产生共情,那么也可使其实现深度阅读,便于学生全面内化文本知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组织阅读活动时要全力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逐步优化小学生的共情能力。本文将从联系现实生活,促使学生迁移生活回忆;创设多媒体情境,丰富学生情感体会;组织角色表演,深化学生共情感悟;组织主旨探究,完善情感交流四个角度来分析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
1 联系现实生活,促使学生迁移生活回忆
小学生的人生经历并不充足,如果文本内容脱离了小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那么小学生就很难对文本产生共情,无法真正内化文本内涵,很难真正优化小学生的情感发育状态。但是,如果小学生可以及时迁移人生经历去分析文本内容,回想起自己类似的情感体会,那么也可深刻把握文本主旨,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由此产生共情感受。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联系现实生活,利用生活资源引导小学生实现深度阅读,使其积极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表达目的,由此产生丰富多元的情感体会,切实优化小学生的阅读感悟。
就如在《风筝》一课教学中,笔者就提前在课间活动准备了风筝,让小学生积极参与放风筝活动,由此丰富了小学生的娱乐活动。在放风筝时,小学生的脸上都流露出幸福、快乐的神色,表示自己很喜欢放风筝,部分同学表示家长也经常会带着自己放风筝。然后,在阅读课上,笔者就让小学生分享了自己放风筝的真实经历,切实唤起了小学生的生活回忆,不少学生还认真描述了多姿多彩的风筝外形,顺利进入到阅读情境之中。借此,笔者就引导小学生阅读《风筝》这篇课文,便可确保小学生带着自己对风筝的喜爱之情有情感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及时对文本产生了共情,便于学生全面参与了文本分析与主旨探究活动中。如此,则可初步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其产生了丰富的情感体会。
2 创设多媒体情境,丰富学生情感体会
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中,情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因素,便于小学生及时整合已有认知结构去分析新知含义,让教学环境变得更有人情味,促使学生产生积极情感。在阅读教学中,丰富直观的情境也可促使小学生不断深化阅读效果,切实发展小学生的情绪感受,促使小学生自主整合文本内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创设多媒体情境,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生动、形象等多个特点去引导小学生自主内化文本内容,积极改善小学生的阅读感受,让小学生带着丰富情感去分析文本结构、探究文本主旨,并且能够自主表达个人阅读感悟,由此展开丰富的阅读交流。
就如在《观潮》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现了钱塘江景区的美丽景色,让小学生观察了尚未进入涨潮期的钱塘江景观,初步丰富了小学生的直观认识。再者,笔者就播放了钱塘江涨潮的视频资料,在课堂上再现了雄伟、壮阔甚至有些许恐怖的钱塘江涨潮时的壮观景象。前后景观的对比让小学生深深为钱塘江大潮这一自然景观产生了震撼、赞叹与惊奇不已的感受,也可真正促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便于学生全面探究文本内涵,促使学生实现阅读进步,切实优化了小学生的阅读情感。为此,笔者就引导小学生阅读《观潮》这篇课文,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文本内容,使其认真分析课文的语言特点,便于学生带着直观经验去分析文本内涵,使其真正实现了深度阅读。在本节课上,不少学生都表示直观的声像资源使得他们轻易便产生了丰富的情感体会,而且也能随着作者的语言描述展开直观想象,可以自主将所看画面与课文内容结合起来,所以让他们读得十分兴奋、愉悦。学生的肯定无疑是最好的证明,所以我会尽可能利用多媒体资源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直观画面,以便让小学生顺利实现深度阅读。
3 组织角色表演,深化学生共情感悟
对于小学生来说,没有什么活动比小学生的亲身经历可以使其产生更加深刻、丰富的情感了,因为小学生是十分感性的,善于形象思维,看重个人经历与真实体验。在阅读教学中,如果可以组织角色表演活动,让小学生换位思考,使其站在文本主人公的位置上去思考各个问题,探究人物行为,便可让小学生真正感受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切实优化小学生的共情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组织角色表演活动,全面丰富小学生的情感经历,切实优化小学生的阅读感悟与情感发育状态,稳步提升小学生的共情能力,改善阅读教学效益。
就如在《西門豹》一课教学中,由于本篇课文的故事线索比较直观,且语言生动形象,主人公的性格也十分鲜明,所以笔者就鼓励本班学生按照课文内容自由分组,分角色展开阅读探究,由此组织了课本剧表演活动。在此过程中,小学生要反复梳理、整理故事线索,使其自主分析文本内涵,且要认真观察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由此调整动作表演方式,以更加合理、直观、贴切的语言与行为动作再现人物形象。由此,小学生就可以及时展开阅读探究,使其真正对为本产生情感共鸣。再者,在角色表演活动中,小学生也可以适当扩充课文内容,联想西门豹在破除迷信时可能遇到的阻碍与困难,丰富表演内容,以便根据个人理解去解读文本内容,深化自身的阅读理解。实践证明,直观的角色表演活动可以切实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对课文产生情感共鸣,是提升学生共情能力,优化学生阅读情感的重要活动。
4 组织主旨探究,完善情感交流
主旨探究是促使小学生对文本内容产生共情感受的基本前提,因为文本主旨实则反映的是作者的思想情感、人生感悟、高尚品德与崇尚道德等等,所以只要促使小学生全面内化文本主旨,便可使其在阅读时产生良好的共情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组织丰富的主旨探究活动,切实改善小学生的阅读理解与阅读感悟。在此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全面解放学生,鼓励小学生自主表达,允许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让小学生全面分享阅读感悟,使其在讨论、交流与合作中产生更加多维的情感体会,让小学生真正实现学习进步。
就如在《和时间赛跑》一课教学中,笔者就鼓励本班学生合作探究课文内容,希望小学生在阅读活动中产生情感共鸣。本班学生很少会体会到光阴似箭、一去不返的紧迫性,不懂得珍惜时间、珍惜生活、珍惜家人,经常出现荒度光阴的行为。对此,笔者就让小学生回想自己与亲人、朋友甚至是一只小动物永远分离,无法再见的分离场景,借此营造了悲伤、紧迫的阅读情境,让小学生与作者产生相似的情感,再引导小学生自主探究文本内容。为此,笔者还组织了4人小组合作活动,鼓励小学生自主分享阅读感悟。比如,有的学生表示自己与家人的相处会一天天变少,每一天都是倒计时,所以应该珍惜家人,不要用坏脾气伤害家人;有的学生则表示要珍惜时间,珍惜每一天,因为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等等。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共情能力十分重要,可以促使小学生在阅读探究活动中实现深度学习,切实优化小学生的精神世界,健全学生的心智,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突出文本内容的主旨思想与情感内涵,全面优化阅读效益,保护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小学生真正实现长远进步。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刘海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