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影响

2020-05-11 06:11李锦玉李波刘丽颖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10期
关键词:肾性贫血血液灌流维持性血液透析

李锦玉 李波 刘丽颖

【摘要】 目的 分析血液灌流、血液透析联合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其肾性贫血的影响。方法 60例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 以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血液透析治疗, 研究组采用4 h血液透析+2 h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细胞指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平均血红蛋白量)。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05, P=0.011<0.05)。治疗后, 研究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平均血红蛋白量分别为(5.32±0.23)×1012/L、(137.75±2.22)g/L、(45.65±1.24)%、(31.43±1.42)pg均高于对照组的(4.54±0.12)×1012/L、(124.06±1.97)g/L、(34.17±1.02)%、(25.34±1.44)pg,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468、25.263、39.162、16.494, 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可联合进行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 不仅疗效显著, 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肾性贫血状况。

【关键词】 血液灌流;血液透析;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影响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0.023

肾性贫血是肾病常见的并發症, 患者患上肾病后, 其肾结构逐渐受到破坏, 促红细胞生成素因此而减少, 这使得红系祖细胞无法正常生成红细胞, 进而导致血红细胞显著减少, 若是长期如此, 患者将会出现肌无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食欲不振、疲惫、嗜睡、胃寒等症状, 若继续发展, 最终将会危及患者的生命[1]。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是临床治疗肾病的常用方法, 但其对肾性贫血是否有显著疗效, 仍有待研究证实。为了验证血液灌流、血液透析对肾性贫血的治疗效果, 本文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本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60例患者, 为其采取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治疗, 试观察血液灌流、血液透析联合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其肾性贫血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 以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30例。研究组男20例, 女10例;年龄48~64岁, 平均年龄(56.38±9.77)岁;透析时间3个月~4年, 平均透析时间(2.96±0.91)年。对照组男18例, 女12例;年龄49~63岁, 平均年龄(56.61±9.72)岁;透析时间4个月~4年, 平均透析时间(2.98±0.9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血液透析时间≥3个月;②均确诊患有肾性贫血, 血清铁蛋白≤200 ng/ml, 血红蛋白<90 g/L, 红细胞压积<0.27;③病情基本稳定;④无动静脉内瘘禁忌证[2-5]。排除标准:①合并有急慢性感染;②心肺肝等脏器有严重功能障碍;③合并有恶性肿瘤、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严重疾病;④有创伤史或手术史;⑤重度营养不良;⑥近期使用过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对血液指标水平有影响的药物[6-8]。

1. 2 方法 对照组采取血液透析治疗, 为患者建立动静脉内瘘, 建立血管通道, 血液透析机为威高DBB-27C血液透析机, Gambro Polxflux 14 L聚砜膜中空纤维透析器[膜面积1.5 m2, 超滤系数19.0 ml/(h·mm Hg)(1 mm Hg=0.133 kPa)], 透析液采用碳酸氢盐溶液, 血流量为200~250 ml/min, 透析液流量500 ml/min, 低分子肝素(3000~5000 IU)抗凝, 透析时间4 h/次, 3次/周。研究组采用4 h血液透析+2 h血液灌流治疗, 透析机和透析器同对照组, 一次性树脂血液灌流器型号为HA130(珠海健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血液透析方法参照对照组, 血液灌流方法为:准备好树脂灌流器, 引导患者血液使其流出体外, 利用灌流器吸附血液中的外源性、内源性有毒物质, 将血液中存在的蛋白结合毒素与中分子毒素清除。先进行2 h的血液灌流治疗, 调节血流量为200 ml/min, 随后再进行2 h的血液透析治疗, 每周1次联合治疗及2次单独透析治疗, 透析时间4 h。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细胞指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平均血红蛋白量)。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治疗后患者嗜睡、食欲不振、肌无力、胃寒等肾性贫血症状全部消失, 相关血液指标检查结果均处于正常范围;有效:治疗后患者嗜睡、食欲不振、肌无力、胃寒等肾性贫血症状均有一定改善, 相关血液指标检查结果趋于正常;无效:治疗后患者嗜睡、食欲不振、肌无力、胃寒等肾性贫血症状并无明显改善, 且相关血液指标检查结果也处于异常范围。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9]。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显效20例, 有效9例, 无效1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 %(29/30);对照组显效16例, 有效6例, 无效8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22/30);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05, P=0.011<0.05)。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细胞指标比较 治疗前, 研究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平均血红蛋白量分别为(3.04±0.12)×1012/L、(82.15±2.04)g/L、(30.15±1.07)%、(20.02±1.26)pg;对照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平均血红蛋白量分别为(3.03±0.13)×1012/L、(82.21±2.01)g/L、(30.18±1.04)%、(20.07±1.23)pg。治疗后, 研究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平均血红蛋白量分别为(5.32±0.23)×1012/L、(137.75±2.22)g/L、(45.65±1.24)%、(31.43±1.42)pg;对照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平均血红蛋白量分别为(4.54±0.12)×1012/L、(124.06±1.97)g/L、(34.17±1.02)%、(25.34±1.44)pg。治疗前, 两组患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平均血红蛋白量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0、0.115、0.110、0.156, P>0.05)。治疗后, 研究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平均血红蛋白量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468、25.263、39.162、16.494, P<0.05)。

3 讨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现阶段治疗各类肾脏疾病的主要方法, 這种方法可以将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和无用物质、潴留在体内的多余水分清除出体外, 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与水电解质稳定, 但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长期应用会使患者血液中分子量较大的营养物质一起被清除出体外, 因此长期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大多都患有肾性贫血。对于肾性贫血, 临床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补充铁剂, 但是既有的研究显示, 补充铁剂并不能获得理想效果, 这可能是因为肾性贫血患者体内存在对抗造血机能的物质, 对于这种情况, 临床便需要辅以血液透析或血液灌流等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10]。而从本文结果可以发现,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两组患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平均血红蛋白量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研究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平均血红蛋白量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联合进行血液灌流+血液透析可以更有效地促进患者造血功能的改善, 从而更有效地治疗患者的肾性贫血。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血液透析只能清除血液中分子量较小的有毒物质, 对大分子量的有毒物质则清除效果有限, 而血液灌流正可以弥补血液透析的不足, 将大分子量的有毒物质清除, 故二者联用可以更好地清除对抗机体造血功能的物质, 从而使补充的铁剂更好地发挥作用, 最终达到有效治疗肾性贫血的目的[11]。林金华等[12]的研究报告《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影响》中采取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治疗的实验组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95.00%、红细胞压积(44.53±0.21)%、平均血红蛋白量(30.23±0.31)pg、红细胞计数(5.21±0.12)×1012/L以及血红蛋白浓度(136.64±2.51)g/L与本文研究结果相近, 可见本研究结果及结论真实可靠。

综上所述,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在补充铁剂的基础上采取血液灌流、血液透析联合治疗, 以实现对肾性贫血的有效治疗。

参考文献

[1] 杨雪莲, 马云伶, 郝峥, 等.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肾性贫血的临床探讨.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5, 16(8):725-726.

[2] 赖冬梅, 王燕涛. 长期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肾性贫血、营养状态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9, 26(7):1150-1154.

[3] 郑全林. 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 10(9):77-79.

[4] 李跃昌. 对患者进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改善其皮肤瘙痒和顽固性贫血的效果评价. 当代医药论丛, 2019, 17(8):87-88.

[5] 王勇刚, 王林风, 王晓琳, 等.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慢性肾衰竭肾性贫血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华夏医学, 2019, 32(2):84-87.

[6] 倪华, 彭家清.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7, 17(7):427-430.

[7] 高术亮. 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 31(7):999-1000.

[8] 陈望. 联机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终末期肾病并顽固性贫血的疗效研究.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 23(20):83-84.

[9] 佟芳, 贺会清, 胡大军. 两种不同血液净化模式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8, 18(8):480-483.

[10] 王宓. 肾性贫血治疗效果欠佳的原因分析. 中国血液净化, 2018, 17(7):442-445.

[11] 王文素, 周建伟, 张倩, 等. 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6, 37(5):585-588.

[12] 林金华, 杨泽燕.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影响. 当代医学, 2019, 25(26):63-65.

[收稿日期:2019-11-05]

猜你喜欢
肾性贫血血液灌流维持性血液透析
肾衰宁治疗肾性贫血疗效的临床探讨
壮医药线点灸联合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治疗老年尿毒症瘙痒症临床观察
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的效果
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影响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中毒引起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
肾性贫血的网织红细胞参数分析
协同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管理作用
辛伐他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hs-CRP、IL-6和ADPN水平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己酮可可碱治疗尿毒症患者难治性贫血的研究